能机枪扫射,为啥拼刺刀?

大家都知道,军人近战拼刺刀很“男人”,所以好多军队都十分崇尚白刃战。在二战时期,日军的拼刺刀技术在各国军队里是拔尖的,甚至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日军在战争中发动的无数次白刃战,也让包括中国军队在内的许多国家付出重大代价。但是,在整个战场上,日军却很少和美军和苏军发生过白刃战,为何日本偏偏就没法和美军和苏军拼刺刀呢,其实这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他们没有办法。

能机枪扫射,为啥拼刺刀?

日本军队从日俄战争开始逐渐重视拼刺技术,甚至连辎重兵和海军的水兵都开始大量练习刺杀技术。1909年,日本陆军修改了《步兵操典》,明确将“决定战斗最终胜负的方式是刺刀突击”列入作战条例中。此时“刺刀突击”已经程式化,变为了战斗的终极手段。二战期间日本总共生产了680多万刺刀,远超其它各参战国。美军和苏军与中国军队不一样,他们都是拥有大量的自动火器和重型装备的军队。日军如果试图进行白刃战的话,势必要在近距离内和美军苏军交战。日军和美军苏军的火力差距实在太大,基本上日军步兵难以前进到距离美军和苏军步兵极为接近的距离,在这之前就会被对方的重型火器所消灭,或是被对方的自动火力所拦截。

二战时的日军拼刺能力第一,似乎这是一个很强的技能,实际上只能欺负欺负当时落后于日军的亚洲军队。比如当时的中国军队,武器方面不如日军,只得用近战的方式跟日军决一死战。

美苏双方的军队都配备有适合近战的步兵轻武器,例如手枪和冲锋枪。不到万不得已,美军苏军都不会和日本进行白刃战,基本上可以使用枪械来对付日军。毕竟冲锋枪和手枪在近距离的使用还是非常好的,相比之下,日军的手动式单发步枪实在不适合近距离战斗。

最后,日本士兵在亚洲还有着身体素质的优势,但是面对苏联或是美军时,这个方面的优势完全没有了,手持工兵铲的美苏士兵也不是好对付的。

能机枪扫射,为啥拼刺刀?

日军和美军的近距离作战,最典型的战例是1942年8月21日的瓜岛泰纳鲁河口之战。由一木清直支队长率领的约1000人日军,在泰纳鲁河口和美军遭遇。此前美军已经侦察到日军的突击动向,在河口附近布置了机枪火力点和带刺铁丝网,因此战斗一开始就呈现了一边倒的局面。无数端着步枪亡命冲锋的日军士兵瞬间被打成了筛子,战场上尸横遍野。美军只有50人伤亡,最终,双方的战损比达到了惊人的1:20。日军的精神胜利法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能机枪扫射,为啥拼刺刀?

美军在面对日军的刺刀冲锋时,才不会管什么武士道的荣誉,直接用机枪还击好了,即便日军冲到跟前,美军还有霰弹枪这种大杀器。日军就此认为美军都是胆小鬼,美军却很淡定:能凭本事用冲锋枪扫射,为啥要用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