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针灸调理的常见病证-枕大神经痛首选针刺

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后支发出的主要分支,因长时间低头、枕头高低软硬不合适、项部感受风寒、感冒或项部外伤等原因致第2颈神经主干及枕大神经走行任何位置受到刺激即可诱发枕大神经痛。枕大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23%。临床表现为枕部疼痛及其神经循行线上的牵涉痛或放射痛,疼痛多为发作性,每日可发作数次至十数次,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性质为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电击样或锐痛、胀痛和跳痛,程度为中等,个别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疼痛可为自发性,亦可因头颈部运动等诱发疼痛或加重。故发作时患者常保持头部不动或使头略后倾以缓解疼痛。查体可见枕大神经出口处有压痛、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其他像耳鼻喉科、神经科、多普勒、B超、磁共振检查均无异常或仅轻度异常。当与如梅尼埃综合征、脑梗、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等等相鉴别。

适宜针灸调理的常见病证-枕大神经痛首选针刺


枕大神经痛当属于中医所讲的“头痛”;“头风”;“脑风”;“头后痛”;“太阳经头痛”;“少阳经头痛”范畴。从中医学理论来讲,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感受外邪使气血凝滞,清阳受阻,阻遏经脉而致发病。穴取百会、风池。太阳经者加攒竹、至阴;少阳经者加瞳子髎、足窍阴。令患者取患侧在上的舒适侧卧并将所选穴位处充分暴露,常规消毒后以小于15度内角、针尖向后沿头皮快速刺入百会穴1寸至帽状腱膜下层,施以小幅度快速捻转平补平泻手法1分钟。针尖指向口的方向斜刺风池1.2寸,风池施以龙虎交战手法1分钟。以小于15度内角斜刺至阴、足窍阴0.5寸;术者左手一指放于眼眶内护住眼珠,右手持毫针斜刺攒竹、瞳子髎0.3寸,施以小幅度提插手法各5下。留针20分钟后起针,起针时至阴、足窍阴、攒竹、瞳子髎各挤出3、5点血。前三天每天一次,以后据病情变化隔一日、隔二日、隔三日……一周一次,以巩固疗效。

方中所选百会穴位于巅顶,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各经脉气会聚之处,可以举阳升气。风池为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功擅解表驱邪、壮阳益气、祛风清热、散寒解表、熄风宁神的功效。从解剖角度来讲枕大神经痛的阳性反应点正好位于风池穴稍内上方一点,施以龙虎交战手法不但增强了针感,提高镇痛效果、速度,而且以其“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的特质对巩固疗效起着关键的作用。分别再取足少阳胆经起止穴瞳子髎、足窍阴穴,足太阳膀胱经起止穴攒竹(从安全、实用角度考虑代替睛明穴)、至阴,分别针刺后并放血以收疏通经脉、祛瘀生新之功。


职业的缘故,业余时间写了些针灸相关科普小文章,有些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家庭中医药》等报刊;百度文库、网易博客、针灸中国网等公开发表。从学术交流角度考虑汇集于此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治依据。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文章版权归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医生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