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有争议的王爷,读书人都反对他,却因一个人,竟然成了皇帝

他是有争议的王爷,读书人都反对他,却因一个人,竟然成了皇帝

大家好,我是台台说历史,台台君在上期讲了自明朝崇祯皇帝煤山自尽之后,南明选皇帝终于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福王朱由崧,虽然他是流落过来淮安的,但是他的血缘和地理来看都是最能当皇帝的人选。

但是东林党人却不想让福王当皇帝,这个台台君上期都讲过,那么这期我们说说福王又是怎么当上南明第一任皇帝的呢?

他是有争议的王爷,读书人都反对他,却因一个人,竟然成了皇帝

我们先来看看东林党,其实东林党虽然是明末第一大党,他们其实是最没节操和最没底线的,与此相对应的,他们同样也没本事。

其实到明朝末年开始,读书人其实已经慢慢的被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同化到没有多少底线和原则了。

他是有争议的王爷,读书人都反对他,却因一个人,竟然成了皇帝

为什么呢?首先就是那个时候的读书人要是攻击政治敌人的时候是无所不用极其的,说出话的让现在人听起来都是不堪入耳的。

从晚明的历史可以看出来,那些所谓的忠臣攻击起所谓的奸臣的时候其实不见得比别人高尚多少。

他是有争议的王爷,读书人都反对他,却因一个人,竟然成了皇帝

比如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南明兵部尚书,那可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是作为民族英雄在历史上留名的,可是史可法被东林党也一说,也就去说福王不好,并且还给编出了七条不贤的地方,比如写的贪婪、淫、酗酒、不孝等等。

但列出来的这些东西里面却没有一个证据来证明这些,这已经是毫无根据的臆想了,然后还要写出来当做事实。

他是有争议的王爷,读书人都反对他,却因一个人,竟然成了皇帝

而读书人最没节操的就是,东林党人哪怕跟福王再有仇怨,也应该接受福王才对,竟然在民族危亡,国家蒙难的时候,东林党不以血缘论,居然还要论贤。

要知道,在崇祯死后,所有的备选皇帝都没有统治合法性的,当时南明的漕运总督路振飞就曾说过:“议贤则乱,议亲则一。”

他是有争议的王爷,读书人都反对他,却因一个人,竟然成了皇帝

意思就是说,这个时候选皇帝要论贤明来选的话是会乱套的,因为谁都没有贤明的统一标准,而论血缘就是最容易统一的,因为血缘是有标准在的,并且这个标准选出来的是唯一的。

所以说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基本上也就不知道底线了。

他是有争议的王爷,读书人都反对他,却因一个人,竟然成了皇帝

而且还有意思的是,当时反对福王上位当皇帝的东林党人,只是从舆论上说福王怎么怎么不好,怎么怎么不行,并且宣扬潞王怎么怎么好,但是却从来没有把潞王接来过。

说穿了,就是一群嘴把式。

他是有争议的王爷,读书人都反对他,却因一个人,竟然成了皇帝

因为这群嘴把式肯定是靠不住的,所以福王上位就被当时的凤阳总督马士英捡了一个空子,要知道从任何历史的点去看,扶皇帝上位,那可是有从龙之功的。

既然这群读书人都是嘴把式,马士英可就不管,立马就联系北方四镇的军人迎立福王,因为福王是从宗法上最没有问题的一个选择,马士英可不管你读书人说的谁贤谁不贤呢。

他是有争议的王爷,读书人都反对他,却因一个人,竟然成了皇帝

所以到后来,马士英和北方四镇的军人们认了这个皇帝,东林党无论再反对也就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所以到1644年6月7日福王登位监国,几天之后就正式当了皇帝,也就是弘光政权正式确立。

好了,限于篇幅,台台君本期就说道这里,下期我们就来说说这个福王真的不贤么?还是他非常英明神武?

他是有争议的王爷,读书人都反对他,却因一个人,竟然成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