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华佗,所杀不冤

曹操早年得了一种头风病,中年以后,日益严重,每发,心乱目眩,头痛难忍。诸医施治,疗效甚微。

曹操杀华佗,所杀不冤

后来有人向曹操推荐华佗,因为曹操生性多疑,认为给他开出的治疗方法是要取其性命,所以才命人斩杀了华佗,小编想问一句,曹操真的只是因为自己的猜忌,就杀了一代神医吗?历史典籍中的记载解开了这个谜团。

曹操杀华佗,所杀不冤

 据《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该书的《方技传》中写道,“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一语道破了华佗走上从医道路以后的心态。在行医的过程中,华佗深深地感到医生地位的低下。他的医术是高明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请他看病的高官权贵越来越多。在跟这些高官权贵的接触过程中,华佗的失落感更加强烈,性格也变得乖戾了,难以与人相处,因此,范晔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毫不客气地说他“为人性恶,难得意”。在后悔和自责的同时,他在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再度降临。所以真正的华佗跟我们印象中的圣医形象是有很大区别的,他的医术确实非常的高超,但是他的为人和人品却真的不怎么样,是一个非常注重名利的人。曹操请他治疗“头风”顽症,华佗用针扎胭俞穴位,手到病除,效果很好。《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佗针鬲,随手而差”。后来,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于是,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华佗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说,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苟延岁月。曹操的病果真那么严重吗?

曹操杀华佗,所杀不冤

据中医界人士讲,“头风”病确实比较顽固,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想要彻底治愈确实很困难,华佗虽为神医,也未必有治愈的良策。但若说即使“恒事攻治”,也只能苟延岁月,死期将近,就未免危言耸听了,很明显有要挟的成分在内。曹操后来说,“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意思是说,华佗能治好这病,他为我治病,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这说明,曹操当时是明白华佗的言外之意的,华佗以医术为手段,要挟曹操给他高官俸禄,但是曹操又怎么能够容许被一个治病的大夫威胁呢?于是就没谈拢,华佗就借口妻子病重离开了曹操,曹操屡次催他回来他都不肯。曹操就特意派人去探华佗的虚实,倘若真的是妻子生病,就给华佗赏赐,放宽假期;如果他是骗我,就把他给我抓回来。结果华佗因此就被抓回来了,曹操一怒之下就把他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