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十來年,機械結構回歸,是創新還是倒退

2007年蘋果發佈了被認為是變革者的iPhone,到現在也有十年多了。縱觀整個手機行業,讓外界拍案叫絕,並且心服口服的創新貌似越來越少,這背後有技術進步放緩的原因,也有用戶對手機要求越來越高的需求迫使。

智能手機十來年,機械結構迴歸,是創新還是倒退

喬布斯反感抄襲

喬布斯曾經表示過微軟抄襲,谷歌抄襲,從相關報道和書籍中可以看到,喬布斯對於抄襲是深惡痛絕。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討厭抄襲,畢竟這是一種被定位為負面的事情。

OV被認為是“抄襲”,給其帶來了非常大的品牌負面。所以,我們看到OPPO在智能手機市場愈加激烈的時候推出了Find X這樣極度不一樣的產品,vivo也拿出了自己的別樣方案,NEX。兩款產品很好的改變了OV的品牌印象。

抄襲和模仿很多時候並不好區分,記得有這樣一句話: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 steal。

回頭想想看,如果把安卓看成是對IOS的模仿,那麼安卓其實是在致敬IOS,同時讓更多的人以更低的價格得到類似IOS的體驗。

從某個層面上來說,模仿沒有什麼不好,關鍵還是看如何模仿。

國產手機撞臉

OV推出複雜機械機構的全面屏手機,反響還是不錯。最近華為榮耀發佈了magic 2,同樣採用了機械結構,與此同時,小米高管放出了其會在10月份發佈的新機的消息,採用了滑蓋的機械設計,並表述為:撞臉。

從各種消息來看,國產手機幾大品牌集體迎接有些復古的機械結構應該是一種巧合。各家有著相互模仿,或者說借鑑的意味,但背後體現了一個共同點:逃離蘋果。

在手機行業,蘋果一直處於領先的地位,iPhone所體現的產品邏輯非常值得去學習。不過學習他人就難免牽扯到抄襲和模仿,這一直是處於相對落後的國產手機的痛楚。

去年蘋果發佈了iPhone X,雖然其是當前技術下的一種非常不錯的權衡,並且加裝了更多功能,不過大劉海不好看就是不好看。vivo NEX和Find X其實恰好切中了蘋果大劉海不好看的要害。現在OV,華為,小米集體撞臉,擁抱更加極致的全面屏,實則是在放大蘋果大劉海的醜感,不管是相互競爭還是有意模仿,背後還是能夠體現國產手機團結一致的一面,有助於國產品牌在手機市場上獲得更多話語權。

機械設計帶來聲勢上的優勢,但也有不利於行業的一面。

通過有些復古的機械實際來解決目前現代化手機的一些問題,做法很討巧,也帶了不小的聲勢,不過這並不等同於這樣的設計有利於整個手機行業。

回顧這些增加機械結構的手機,更多是為了全面屏,在全面屏的框架內給用戶帶來更加震撼的感覺,提供更極致的科技感。極致很好,但極致肯定會帶來一些不好的情況,比如這樣機械結構的手機勢必會分散公司的研發精力,還要消耗宣傳方面的精力,增加售前和售後的難度,等等。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我們對於手機的評判準大多來自賣方,各家共同推崇機械結構,可能會把用戶的觀念帶跑偏,不利於用戶更好的理解手機,理解科技。

全面屏不全面

目前極致全面屏最大的好處在於好看,感覺,但是屏幕的作用是為了顯示內容,如何把內容以更高質量,更多維度的呈現相比肆無忌憚的增加屏佔比要更加重要。

雖然現在的屏幕質量普遍達到了相當不錯的水準,不過並不代表著屏幕的素質沒有提升的空間,比如更好的色彩管理,更高像素的OLED,更低的功耗,更舒適的亮度調節等等,這些雖然沒有極致屏佔比那樣震撼,但卻可以帶來實實在在的體驗。

另外,屏幕的顯示目前依然為2D,單調感依然存在,讓用戶感受到更生動的內容呈現形式是對用戶的正確引導。錘子手機的無限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實際用途並沒有那麼好,但是卻有不一樣的思考。

手機行業迫切需要微創新

在能夠感知的創新越來越越少的今天,手機產品上需要的是微創新,在已有的形態下拿出更好的方案。OPPO最近發佈的R17就有一個不錯的微創新,水滴屏在美感和異型屏上做出了亮點,更有利於美感。

另外,微創新也是細微的創新,比如傳感器層面技術的創新,操作系統層級的創新。只有在基礎技術方面有更多的掌控,手機才能更加體現貼合用戶體驗的功能。

無論是vivo NEX,OPPO find X,榮耀Magic 2,還是即將到來的小米滑蓋新機,它們都不是各家集中上量的產品,反而更像某種實驗品,滿足的也更多是用戶對科技感的某種感知。這些產品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贏在了聲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