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的三重境界

始修心,则依佛、法、僧。

​——《魏书·释老志》

修心的三重境界

人生在世,当如修心,修心的本质其实是在生活中所总结的一切感受,但不包括所发生或遭遇的具体事件,其实人人都在修心,修心不是佛学的专注,某种程度上许多学科都有心学的影子。

修心的第一重境界:明心见性、直指本心:

修心的第二重境界:赤子之心

修心的第三重境界:包容万物

三重境界,第一重属于傻傻的愚蠢的坚持本心,没有任何技巧,只有一招'坚持本心',硬抗一切冲击。就仿佛磐石在洪水冲击下不断磨砺一般。第二重,则有技巧了,该州则刚,该柔则柔,阴阳刚柔一切济合,自然抵抗能力上强的多。第三重,则更是高超。可是第三重和第二重,之所以比第一重高。主要是高在境界上,或者更类似于技巧方面,具有振幅作用。同样的灵魂意志,悟透'阴阳交合、赤子之心,后,抵抗威压、抵抗幻境、抵抗灵魂攻击等等都能立即飙升十倍百倍。若是达到心包容一切……"在抵抗威压、幻境、灵魂攻击等诸多方面还能再飙升百倍千倍。至真,心真无虚假。至纯,纯净无杂念。至诚,怀有一诚心。这是成就奇迹,发挥心灵力量的至高法门。在孤独中,心灵才会展露它的力量!而一颗至真至纯的至诚之心,特别是在这般剧烈疼痛下依旧至真至纯的心灵,更是滋生出源源不绝的力量三重心境,本无高低之分,其实是代表了三条道路。

修心的三重境界

最后修心八颂献给大家:

一颂 恒怀珍爱我于一切有情众,视之,愿成满彼究竟利,恒常心怀珍爱情。

第二颂 思维卑劣随处与谁为伴时,视己较诸众卑劣,从心深处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

第三颂 疾断烦恼一举一动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危害自与他人时,愿疾呵斥令消除。

第四颂 愿惜此宝秉性邪恶众有情,恒为猛烈罪苦迫,见时如遇大宝藏,愿恒惜此难得宝。

第五颂 自受亏损他人出于嫉妒心,非埋辱骂谤我等,亏损失败我取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第六颂 视害为师吾昔饶益助某人,且曾深心寄厚望,彼虽非理妄加害,愿视彼为善知识。

第七颂 暗取他苦无论直接与间接,愿献利乐于慈母,如母有情诸苦患,我愿暗中自取受。

第八颂 诸幻愿此一切我所行,不为人法念垢染,以知诸法如幻智,无执离缚而解脱。

修心的三重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