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癌症患者開出的心靈處方

點擊右上角關注,閱讀更多養生知識!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康復科主任唐麗麗

與疾病密切關聯的4個象限

近年來,醫學研究發展有了很大改變,又回到那些已經被醫學和科學簡化了的研究方法上,開始將分離的心身重新合併起來,重新考慮將人視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心理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影響現在已經受到重視。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康復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唐麗麗認為,人的所有四個象限——軀體、精神、情感、心靈,一併伴隨著社會對個體的影響,都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作用。疾病已被重新定義為“不僅僅包括軀體,還包括精神、情感和心靈這3個象限”。其中,無論何種疾病的發病、表現、演變都與以上4個方面相關。而心理因素不僅與腫瘤的發病有關,對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也有極大的影響。

給癌症患者開出的心靈處方

唐麗麗介紹說,有這樣的患者,得了腫瘤以後,除了軀體痛苦外,心理上出現焦慮,抑鬱,睡眠等問題。同時也有社會的影響,不敢告訴單位。比如,有的腫瘤患者不通過醫保治療,怕單位知道,因為疾病可能與個人的升遷發展掛鉤。還有心靈性的痛苦,如擔心自己會死亡,和家人分離等,會把疾病與死亡聯繫在一起。

與心理致病有關的第一個因素是壓力。壓力對每個人的體驗有所不同,有些人能感覺到壓力,有人對壓力感覺不到,也有人覺得壓力大的不得了,把壓力想的特別壞。唐麗麗說,壓力的作用就好像某個人最多能扛100斤的重量,如果給他壓上300斤的重擔,1分鐘可能還能挺住,3分鐘後這人肯定就被壓垮了。壓力的負面作用顯而易見,要知道,任何壓力都是有個限度的,對於超常的壓力處理不當,人就可能因此致病。

第二個因素是生活中的負性事件。如果遇到的壞事、負性事件過多,如天災、人禍經歷過多,就會影響到人的健康。

第三個因素是能否適時減壓。唐麗麗說,有的人不能有效合理地看待、對抗壓力,遇到一點壓力就被壓垮。例如,有人不幸罹患癌症,如果認為這是必死無疑的疾病,心理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甚至有人一聽到自己患了癌症就被“嚇死了”。還有人怨天尤人,始終走不出來夢魘。相反,有的人就覺得腫瘤也是常見病,是大環境影響的,也屬於慢性病,並以這樣的心態積極面對疾病。

如何對待人生,如何看待疾病相當重要。人們常說,知足常樂。有的人只有50平米住房,但他認為別人住大房子和自己沒關係,還能一樣地開心生活。唐麗麗說,有了這樣的心態就不容易對壓力產生過度的應激反應。

第四個因素是能否獲得社會支持,即人際關係。這包括三個方面,你真正獲得支持了嗎?你想獲得支持嗎?你感受到支持了嗎?誠然,有些人沒有得到外界的支持,這是社會需要解決的問題,要給弱勢群體提供儘可能的支撐。而有些人即便有其他人的支持,但自身感受不到,不願意給任何人添麻煩,甚至封閉自己,不願意接受支持,當然也會感受不到支持。

腫瘤患者的心理之傷

唐麗麗認為,癌症在絕大多數人眼裡依然是不治之症。而對突如其來的癌症,人們的反應就像面對地震、海嘯、親人離世,車禍等災難一樣,心理上要承受很多壓力,需要闖過幾道心理難關,才能實現真正的康復。

談癌色變是大多數腫瘤患者的共同心理。唐麗麗介紹,從心理角度來說,腫瘤患者大多不願意表達自己,認為患了腫瘤不是好事情,常常是藏著,掖著。其實,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患各種疾病,即便是醫生也不能保證自己不得病。從這個角度而言,腫瘤並不是不光彩的事情。有些人拒絕告訴家人、單位同事、朋友,甚至拒絕探望,把自己封閉起來,慢慢走向抑鬱。還有很多腫瘤患者對醫生、醫療技術的期待過高,要求醫生根治自己的腫瘤。事實上,就目前來說,腫瘤還不是一個可以徹底根治的疾病。患者對醫生預期過高還有一個副作用,醫生因此可能不便或不能輕易告知患者實情,一旦治療效果不好,患者心理極有可能面臨崩潰的狀況,極易產生醫患糾紛等問題。另外,還有大量的腫瘤患者總是在找尋特效藥物和秘方,生怕丟掉任何一根救命稻草,但往往很多藥物,並不具備循證醫學的證據。以上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心態。

心理因素是把雙刃劍

心理因素在腫瘤治療中是一把雙刃劍,好的心態會讓患者擁抱陽光,壞的心態可引導患者走向黑暗。唐麗麗介紹說,一旦確診癌症,有部分患者甚至會發生“診斷休克”,表現為不吃、不喝、不睡,精神萎靡。而具有好心態的人,可以正確地理解和看待生命,勇敢地過好每一天,讓自己的生命積極地向前走。後者,會特別想聽醫生的實話,關注自身的病情狀況,看自己還有哪些事情沒有處理好,而不是做一個把“腦袋扎進沙子裡”的鴕鳥。

心理因素會影響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心理致病的最重要機制就是對免疫功能的干擾。人體有自身的平衡,正常情況下對腫瘤細胞會有監控,而源於內外環境引發的平衡紊亂、動盪,會導致機體內部監控失調,腫瘤細胞沒有了監管,就容易誘發癌症的發生。唐麗麗認為,不同的心理問題產生了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活動,極大影響大腦神經遞質代謝,從而影響內分泌和免疫。以發怒為例,人在憤怒的情況下,血壓會不穩定,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異常,使得血管收縮。精神狀態也極大影響了神經系統的變化。好的神經遞質如內啡肽,多巴胺等,這些物質在跑步,唱歌等愉悅的狀態下分泌,讓人不疲勞,有效對抗壓力;再如五羥色胺,可以讓人不抑鬱;而有些激素的過度分泌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疼痛因子等,會影響大腦神經-內分泌功能。

大多數腫瘤的發生與心理因素有關,如甲狀腺癌,乳腺癌,胃癌等。甲狀腺癌患者易發脾氣,容易急躁,這就會造成甲狀腺損傷;乳腺癌患者也常發脾氣,追求完美;也有人是屬於願意息事寧人的類型,有事自己強忍著而不會通過正常渠道宣洩;胃癌患者的共性是情緒上不願意表達,愛生悶氣。

唐麗麗強調,腫瘤患者自身的心理調節很重要,要學會放鬆自己,對過高的壓力說不。要愛人愛己,愛別人的前提是要首先愛護自己。唐麗麗認為,心理健康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腫瘤患者要快樂、勇敢、理性、正常地走進心理診室。

此外,在對患者的教育中,醫生不要只是單純“喊口號”,僅僅告訴患者要自信,要勇於對抗疾病,要給他們進行生命教育,要知道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好當下是最重要的。同時,對未得病的人要讓他們知道並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作息規律,摒棄不良嗜好,愉悅身心,多交好朋友,找到合理的宣洩途徑。

高壓鍋到達一定壓力後,需要打開閥門釋放壓力。人也一樣,如果持續的高壓不釋放,一定會爆發。所以,情緒一定要有出口。唐麗麗說,有個簡單的心理療法,就是通過打沙袋來疏導壓力。還可以去海邊、森林等大自然環境中,充分地釋放、發洩不良情緒,但不能去攻擊他人。也可以尋求社會支持,找朋友來宣洩。

有句話很好地說明了分享的意義,唐麗麗說:“快樂分享,快樂增倍;痛苦分享,痛苦減半。”情緒如果有合理的出口,人往往不易患病,如果壞情緒沒有正確的出口或者總是沒有出口,那麼人肯定會出問題。

腫瘤患者要理解生命有限,生命是一個過程的道理。同時,人們也要接受死亡教育,從學校、家庭開始教育,不要期望醫學技術無所不能,醫生會盡最大努力,但是生命有限,醫療技術也是有限的。要知道生命是活在當下和每個過程之中,死亡是生命的組成部分,沒有死也就沒有生。珍視自己的生命,要對自己負責。

在唐麗麗主編的《寫給癌症患者的心靈處方》一書的封面,有這樣的幾句話很值得分享:我們改變不了事實,但可以改變態度;我們不能預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我們無福選擇疾病,但可以選擇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