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擡著棺材大罵皇帝爲什麼沒有被殺?

素有“海青天”之譽的海瑞,一生歷經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明朝大清官。他的傳說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大家都知道,他曾抬著棺材向嘉靖帝上奏了《治安疏》,嚴肅批評嘉靖為長壽、信巫術、誤國事。

他抬著棺材大罵皇帝為什麼沒有被殺?

這事就發生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一日,海瑞就任戶部主事幹的第一件事。此事一出就震驚朝野上下。嘉靖帝晚年由於國家承平日久,進取意識淡化,日益腐化,迷信方士,尊崇道教,不上朝堂,深居西苑,二十多年來竟然無人敢勸。此次海瑞以死進諫,言辭激烈,責罵皇上。嘉靖讀畢,兩手發抖,龍顏大怒。

他抬著棺材大罵皇帝為什麼沒有被殺?

此時的嘉靖已是60歲執政大明45年的老皇帝,海瑞竟然如此放肆大膽,嘉靖豈能容他。然而,在貴人的遊說下,老皇上竟然沒有殺他,海瑞絕處逢生。

他抬著棺材大罵皇帝為什麼沒有被殺?

一是嘉靖紅人黃錦的善意提醒。太監黃錦跟隨嘉靖50多年,執掌司禮監和東廠。嘉靖看海瑞的奏摺時,黃錦正在身邊。嘉靖憤怒地命人去抓海瑞,黃錦提醒說:“聽說海瑞上疏之前,自知是死罪,就買好了棺材,遣散了僕人,安排好了身後事,他一定不會逃跑。”不要小看黃錦的這句話,他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海瑞不怕死,二海瑞是倔驢,皇上沒必要跟一個倔驢較勁。看似無關緊要的的話,嘉靖聽進去了,就此打消了立即殺了海瑞的想法。

他抬著棺材大罵皇帝為什麼沒有被殺?

二是內閣首輔徐階的巧妙規勸。內閣首輔徐階心裡明白,想殺海瑞的念頭一直縈繞在嘉靖心頭。為勸嘉靖徐階動了一番腦筋,巧妙地勸說:“君主聖明則臣子正直,海瑞之所以敢這麼做,就是仰仗著您是明君,才沽名釣譽,想撈個敢於直言的名聲而已。殺了他,則成全了他的名聲,放了他,才能顯示您的聖明。”這話讓嘉靖聽著,既舒坦又覺得有理,便沒有下決心殺了海瑞。

他抬著棺材大罵皇帝為什麼沒有被殺?

三是刑部尚書黃光升的形象比喻。嘉靖聽了黃錦和徐階的建議,把殺海瑞的事放在了一邊,但要放了他,恐怕還要有個合適的理由和臺階,畢竟他罵了皇帝,讓嘉靖太難堪了。刑部尚書黃光升請求皇上把海瑞交由刑部審理。之後,黃光升上奏說,海瑞勸諫皇上,好比兒子罵爹,罪不至死。海瑞雖然痛罵您,但足見他忠心可嘉,不然,他為何冒死勸諫呢!聰明的黃光升把君臣嚴重對立比喻為父子鬧矛盾,轉化了問題的性質,把大事化為小事、家事,給了皇上一個不殺海瑞的理由和臺階。

他抬著棺材大罵皇帝為什麼沒有被殺?

四是老皇帝嘉靖的從諫如流。雖有黃錦、徐階、黃光升等人的智慧相救,但最終生殺大權還是在嘉靖手中。幸運的是,嘉靖聽了三位勸諫的同時,反覆翻看海瑞的《治安疏》,認識到海瑞沒有惡意,是為了江山社稷。嘉靖病重時,曾對內閣首輔徐階說,海瑞說的都對,是朕做的不好,不然怎會被海瑞罵?嘉靖至死也沒再提及處死海瑞之事,其用意大家都明白。

他抬著棺材大罵皇帝為什麼沒有被殺?

更多精彩,請關注【下午歷史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