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匪到东北老大,张作霖为了漂白自己,都用了哪些忽悠手段

张作霖就如宋江一样,当土匪的名声大了,就会引起官方的注意。而从土匪到官府红人,却是张作霖和宋江一直都很期望的事,但是漂白自己后,张作霖忠于自己,而宋江忠于朝廷,所以结果截然相反。那么,从土匪到官府红人,张作霖为了漂白自己,都用了哪些忽悠手段?


从土匪到东北老大,张作霖为了漂白自己,都用了哪些忽悠手段


忽悠第一个人:增祺

增祺是满洲镶白旗人,出生于1851。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任盛京将军。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俄军攻陷奉天(今辽宁),他逃往新民厅。

而张作霖的老家就在新民,两人开始有了交集。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生于辽宁海城县北小洼村。早年父亲暴卒,他早早地就品尝了人间的艰辛,也曾厮混于赌场,也曾提篮小卖,也曾投身于军营,也曾干过兽医,最终落草为寇。那土匪也不是好干的,张作霖使尽了浑身解数,才拉起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离出人头地,还差得远呢。

所以,他开始另想出路:“自古造反招安是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径,干绿林绝没有大出息,到头来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不是被官府剿灭,就是遭同道黑手,两者必居其一。”

增祺本来就生性懦弱,最近朝廷又接连下旨,责成他清理地面,肃清匪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东北的匪患由来已久,凭他增祺的能力,这辈子也休想见到一个清平世界了。“何不招安张作霖,来个以毒攻毒。”

增祺一拍脑门,定下了主意,他让三姨太取过纸笔,立马奏明朝廷,又去书新民府知府增韫,让他立即着手收编张作霖所部。知府大堂上,新民府知府大人增韫高高在上,他打量着跪在阶下的张作霖,心想匪性难除,也不知这姓张的马匪打的是什么算盘,一拍惊堂木,喝道: “本府问你,此次归顺朝廷,究竟是天良发现,弃暗投明,抑或是虚与委蛇,另有主意?给我从实讲来。”张作霖抬起了头,回答得十分爽快:“小的是真心受抚,为的是升官发财。”此语甫出,满坐哗然,增韫却是哈哈大笑,感到张作霖直率得可爱:“很好,只要你忠心报效朝廷,还愁没有升官发财的机会?今后就看你的表现了。”张作霖没有让朝廷失望,向昔日的绿林兄弟亮出了刀子,接连灭了海沙子、张海乐、陈殿文、李二皇上、侯老疙瘩等十几股胡子,而最让道上朋友寒心的,是他诱杀杜立三。不久,张作霖官星高照,连升数级,为奉天省巡防营前路统领,从一介普通军官成为省城军界的实力人物。


从土匪到东北老大,张作霖为了漂白自己,都用了哪些忽悠手段


忽悠第二个人:

新民地方太小,东北才是张作霖的看重的地方,所以他瞄准了第二个人,那就是赵尔巽(xùn)。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赵尔巽任盛京将军,相当于后来的东三省总督地位。在任时着意整理财政,开始成立财政局,铸造银元,创办东三省银号,发行纸币。因其措施得当,为人清廉,在任两年,使奉天省财政大有改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4月,赵调任中央,后调任四川总督。

武昌起义后,东三省也陷入了“保皇还是革命”的困境中,当时驻东北的新军将领希望革命,推翻清王朝,而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却主张暂时观望,反对革命。

这时,深知赵尔巽心思的张作霖当机立断,他亲率所辖全部人马从驻地出发,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直奔奉天省城。

到达省城后,张作霖马上求见赵尔巽,他假装诚惶诚恐地说:“因局势紧张,惟恐总督陷于危境,下官迫不及待,率兵前来勤王。如总督认为未奉命令,擅自行动,下官甘愿接受惩处!”


从土匪到东北老大,张作霖为了漂白自己,都用了哪些忽悠手段


正被新军将领包围的赵尔巽见张作霖率领人马及时赶到,他谢天谢地还来不及,哪里还会给予处罚?

在张作霖等巡防营旧派势力的支持下,赵尔巽随后便精心布置,邀请其他新军将领前来议事。会议召开前,赵尔巽派张作霖在会场内外布置人马,持枪待命,准备在局势失控的情况下使用武力镇压。

等到各将领到会场后,张作霖陪着赵尔巽最后来到,他手里拿着一个羊肚毛巾包,一进屋便“啪”的一声甩到桌上,恶声恶气地说:

“妈拉巴子,这是炸弹!咱们今天谁要是说妨碍皇上的话,咱就戳响它,谁也别想逃出这屋子!”

张作霖说完,便一边坐下,一边握着那个羊肚毛巾包。赵尔巽听后,却笑嘻嘻地招呼大家坐下,宣布开会。

赵尔巽先是说了一通“大家都是拿朝廷的俸禄,吃皇上的饭,要鞠躬尽瘁,死而后报”的大道理。

随后,他又假装循循善诱,说“各位年青,遇事喜欢莽撞,千万要见机行事”,以此来蒙骗各位新军将领。

但是,赵尔巽苦口婆心的劝说并没有赢得那些新人物的支持,只是大家对那个羊肚毛巾包里到底是什么东西没有把握,于是会场上一片安静,大家谁也不肯表态。

赵尔巽见气氛尴尬,于是给身旁的张作霖使眼色,让他继续表演。

张作霖见后,便又跳了出来,他恶狠狠地掏出手枪往桌子上一拍,大声喝道:

“我张某身为军人,一切以大帅之命为从!倘有不平,我张某虽好交朋友,但我这支手枪,却是认不得人的!”

这时,预先布置好的巡防营士兵也纷纷持枪进入会场。无奈之下,新军将领只得同意赵尔巽的意见,东三省暂时观望,不宣布独立。

由于张作霖的出色表现,革命党在清末民初时未能在东三省搞出动静。此举,赵尔巽十分重视张作霖,开始向上峰频频推荐张作霖。

忽悠第三个人:袁世凯

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后,张作霖通过赵尔巽结识了袁世凯。

最初袁世凯对张作霖也是抱有警惕的,因为奉军不属于北洋嫡系,所以必须裁抑,但张作霖已经尾大不掉,急切之间奈何他不得,因此使出了一招调虎离山、明升暗降之计,由陆军部发表张作霖为护军使,开赴蒙古。接到命令,张作霖大怒,拒不就职,他提醒袁世凯,不要玩花样:“中央欲以护军使、将军等职相待,此等牢笼手段,施之别人则可,施之作霖则不可。”他甚至对目前的地位也不满意,要弄个奉天都督干干。面对张作霖的强硬,袁世凯倒是始料未及,过去他与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打交道时,涉及利益问题,对方都很谦让,文质彬彬的,甚至还有几丝软弱,书生气十足。没见过像张作霖这样寸步不让,这样赤裸裸要官要地盘的。张作霖也不是尽玩硬的,他派人带着厚礼,找到已经调任回京的老上司赵尔巽为他在袁世凯面前说项,赵尔巽是个老官僚,说出话来滴水不漏,句句打动袁世凯:“嗬,那张作霖是个粗人,大总统不必与他计较,这个人不像孙文,有什么高尚理想,他是有奶便是娘,只要以利饵之,就会死心塌地跟着大总统走的。”袁世凯暗暗点点头,如果张作霖真是个见利忘义的人,倒是不可怕,大不了多扔几块骨头。于是他拍了一份电报,召张作霖进京,他要当面考察。


从土匪到东北老大,张作霖为了漂白自己,都用了哪些忽悠手段


只要看出对方脑后有反骨,立斩无疑。

张作霖也知道袁世凯心狠手辣,但不敢不应召,否则袁世凯饶他不过。他一路上忧心忡忡,到了京城,大把撒银子,将袁世凯身边的人收买个遍,于是大家都夸张作霖是个够朋友的汉子。袁世凯召见张作霖的地点是在中南海的怀仁堂。偷眼望去,只见袁世凯正襟危坐,不怒自威,张作霖镇定了一下心神,扑通跪了下去,磕头如捣蒜一般,只差呼万岁了。礼多人不怪,这一通头磕得让袁世凯大为舒畅,于是拉起张作霖坐下叙话,未谈上几句,袁世凯差点笑出了声,这张作霖果然是个粗人,左一句“妈拉个巴子”,右一句“操他个祖宗”,活脱脱一个山大王形象。

袁世凯忍住笑,向张作霖打趣道:“来北京有些日子了,雨亭(张作霖字)兄与手下的弟兄还习惯否?”他已经打听过,张作霖一来北京,就把八大胡同的所有妓院都包了下来,闹得乌烟瘴气。其实,这正是张作霖的障眼法,他就是要秽声四播,让人以为他是一介莽夫,胸无大志。张作霖嘿嘿一笑:“我的那些弟兄从小地方来,没见过大世面,都忙着找乐子呢。嘿,这京城的婊子真带劲,弟兄们这几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让大总统见笑了。”说着话,他夸张地捶着腰,仿佛不胜劳累。袁世凯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原先的警惕全无,他让人拿过一把军刀,作为一种象征,递给了张作霖:“从此后,东北的事情就靠雨亭兄多费心了。”

至此,张作霖的神经才松弛下来,在当今世上,能和袁世凯斗心眼而不落下风者,寥寥无几,他张作霖算一个。在他的百般钻营下,袁世凯终于任命他为暂时署督理奉天军务并兼巡按史,成了名正言顺的奉天第一人。


从土匪到东北老大,张作霖为了漂白自己,都用了哪些忽悠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