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给我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

2018-10-25 16:2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冯楠

当医生给我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

爽朗达观是叶珊丰身上最鲜明的标记。在她身上,少见怨言,有的是一种当医生的满满获得感。“一个病人看好了,多年后在路上碰见,她还记得我,而且健康地生活着,这比什么都让我觉得开心。”叶珊丰说,从医20年,虽不可能治愈所有上门来的病人,但想到至少能帮助到她们,也觉得很知足。中间尽管也受过不少委屈,但换位思考一下,也就释然了。

在医生之外,叶珊丰还先后承担起上虞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上虞第二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之职,这让她对病患需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乃至本土卫生事业发展又多了几分思考和发声。

当医生给我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

心怀感恩,一路有良师相伴

自1998年从温州医学院(今温州医科大学)毕业至今,叶珊丰做了20年的妇科医生。谈起这20年的从医之路,最让叶珊丰感慨的是,无论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还是达观心态的养成,管理能力的提升,一路都有良师相伴,非常幸运。

从医之初,叶珊丰记得,当时科室人虽不多,但大家团结齐心,做了很多台重要手术,其中有不少还是疑难杂症。作为新兵蛋子的她,也获得了不少放手锻炼,鼓励切磋的机会。这让她从中受益良多。采访当天,有一名年轻医生兴冲冲地跑来,就一个面向手足畸形患者联合开展公益 救助医疗的项目来征求她的意见,叶珊丰听后,表示全力支持。她认为,从病患一方来说,可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从医生一面来说,也可以就此获得接触更多类型病例的机会,对于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的业务提升大有裨益。

同样,外出进修、对外援医也被叶珊丰视为拓宽眼界,吸收养分的好机会。说起在浙江大学儿童医院遇到的孙莉颖主任,叶珊丰对其充满爱心和耐心的医德医风推崇备至,并将她对待病患的态度奉为自己的行医准则,时时对照,三省己身。而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生们起早贪黑,不计个人得失的行事风格也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于在援川医疗行动中,医疗队跋山涉水,不畏艰险、齐心协力、毫无怨言的工作氛围也深深感染着她。叶珊丰坦言,无论是个人行医,还是搞行政管理,这些珍贵的经历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激励着她。

当医生给我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

心怀患者,调整优化门诊布局

2012年,叶珊丰在医生之外,又担起了门诊部主任的工作。偌大一个门诊楼,每天的病患人流加起来将近几千号人。如何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有序的秩序中,及时精准地看上病?成了摆在叶珊丰面前的一个大命题。

“季节不一样,同一个科的门诊量也会有明显差别。”叶珊丰说,像现在天一冷,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的日门诊量就会跟着上升,就要适当增加门诊排班。当然,除了季节,门诊的安排,还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比如空腹检查的必要性,就诊的准确性,病患的隐私性,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等等。而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对人流变化的长期观察和对病患需求的准确把握上,也意味着这又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

当医生给我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

有一度,叶珊丰发现,女童性早熟的新闻时见报端,身边也有朋友曾就此事请教过她,但因为本地缺乏相应的门诊和医生,患者往往要跑杭州就医。她敏锐地预感到,随着饮食习惯的变化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儿童性早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她主动请缨,前去杭州进修,回来后牵头开设了上虞第一个少儿妇科门诊。对应的,后续又推动儿科组织力量,增设了儿童内分泌门诊治疗儿童性早熟、肥胖症等。

记者了解到,在叶珊丰的主导下,近年来上虞人民医院新开或分离出了近20个专科、亚专科门诊,比如精神卫生、风湿免疫、宫颈门诊、不孕不育、乳腺外科、盆底尿失禁、少儿妇科、小儿哮喘、小儿肾病、儿童内分泌等,其中有不少为上虞首开。当然,门诊不是想开就能开,得有足够的人才和技术储备,这又需要下一番内部协调和外部联系的功夫。不仅如此,为了帮助患者尽快适应自助挂号、缴费系统,叶珊丰还合力部门工作人员在人民医院院内组建起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如今这一服务模式已在全区各大医院推开。

当医生给我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

心系医疗,为卫生事业积极发声

作为九三学社成员,叶珊丰还是一位为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积极发声的政协委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连续拿出了包括特病患者属地化管理、上虞区儿科诊疗改进建议、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及尽快开放HPV疫苗等多份颇具分量的提案,为我区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来自专业一线的智慧和力量。

“享受特病待遇的慢性病患者多是老年人,为了买盒药,公交车爬上爬下,实在不安全。”叶珊丰注意到,此前由于特病特药只与区级医院挂钩,导致患者大老远地跑城区,一来不安全不方便,二来又加剧了区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就诊量不平衡的矛盾,而且随着持特病卡患者的加速增长,这些问题将会更加凸显。为此,基于促进全区医疗资源合理化利用,方便病人就医的初衷,叶珊丰在现有的专家下沉、分级诊疗的背景下,提出了特病属地化管理建议并分析了其可行性,受到了我区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最终予以施行。据了解,这份提案还被九三学社中央、省委录用。

不仅如此,得于多年门诊部负责工作的经历,叶珊丰还将目光对准了儿科诊疗服务短板。原来,因为儿科诊疗的特殊性,在现有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下,儿科医生的付出与所得往往不成正比,使得人才引进难,流失多,导致儿科常处于缺员状态。叶珊丰遍访各大医院、卫生院,愕然发现儿科医生短缺已成全区通病,“全面二孩放开都几年了,对儿科的需求量必然要增加,补足儿科医疗短板刻不容缓。”很快,一则关于上虞区儿科诊疗服务现状和改进建议的提案让更多人开始正视关注并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