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良的第88師在南京保衛戰中有何表現?

小樹葉岑


孫元良,成都人,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深得蔣介石的信任。孫元良在黃埔畢業後,先在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任排長、連長、營長,參加了第一、第二次東征,參加了平定滇系軍閥劉震寰、桂系軍閥楊希閔的叛亂。1926年,北伐戰爭中,曾任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長。後到日本,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深造,回國後任教導第二師第七團團長。

1930年,孫元良參加了蔣、馮、閻中原大戰,後任國民政府警衛軍第一師第一旅旅長。1932年初,率部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因戰功被授予寶鼎勳章,並任88師副師長,旋升88師中將師長,這就是孫元良後來參加南京保衛戰的88師。

1937年8月,孫元良率88師由無錫、鎮江進駐上海,8月13日,日本發動侵略上海的戰爭後,孫元良首先率部迎敵參戰。之後,他指揮全師將士和上海保安總隊以及獨立第二十旅一團等並肩作戰,在閘北地區和日軍血戰兩個多月。因抗戰有功,升任七十二軍中將軍長,仍兼任88師師長。

於是,1937年底,孫元良帶領他的88師,參加了南京保衛戰。關於南京的守與戰,蔣介石在戰前曾召李宗仁、白崇禧、唐生智、何應欽等人商議,李宗仁和白崇禧從軍事優劣上分析南京不可守,唐生智則從政治上說南京應該守,蔣介石就讓唐生智來當南京的衛戍司令,保衛南京。結果,十一萬守軍在日軍的瘋狂進攻下,雖然打得很頑強,但敗得很悲壯。

孫元良的88師,就是在保衛南京之戰中,幾乎全軍覆沒,轄下的三個旅長陣亡兩個,六個團長陣亡三個,88師戰前約6000餘人,大部分死於慘死的戰鬥,還有一部分死於南京大屠殺,到戰後,88師將士僅剩500人生還。孫元良最後化裝成難民,躲藏了一個多月後,才僥倖逃出南京。隨後,孫元良被蔣介石撤銷七二軍軍長和88師師長職務。

1944年,孫元良被蔣介石重起,任二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兼二十九軍軍長,收復貴州獨山、南丹等地,逼迫日軍自貴州撤退,孫元良因此獲得“青天白日”勳章。抗戰勝利後,孫元良任重慶警備司令。

解放戰爭期間,孫元良任中將兵團司令兼徐州剿總鄭州前進指揮部副主任,下轄四十一、四十七、九十九三個軍。此後,孫元良率軍參加了淮海戰役,被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子打得全軍覆沒,他自己化裝成農民,才經信陽、武漢,逃回南京。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孫元良也到了臺灣,再也沒有受到蔣介石的重用,他轉而經商。1956年,東渡日本,在日本經商十餘年,1975年到臺灣定居。2007年,孫元良在臺灣去世,享年103歲,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中最著名的長壽將軍。


帝國的臉譜


孫元良的88師幾乎在南京保衛戰中全軍覆沒。該師下轄的3個旅中,在中華門外的2個旅基本拼光了,只剩下2000多傷員,2個旅長朱赤、高致嵩殉國。

孫元良讓輜重營在長江邊準備了200多艘小漁船,幫助部隊撤退。

但這2000人撤退期間出現問題,被其他部隊攔住。無奈之下,孫親自前往交涉,最終才得以放行。

這被人曲解為孫要逃走,正是笑話。

令人震驚的是,這2000多先行撤退的傷員,竟然是88師唯一成建制撤退的部隊。

在12日17點下達撤退命令後,孫元良仍然奉命在中華門繼續防守。

在日軍的攻擊下,孫元良又死撐了2個小時。於是,該師剩下的部隊又傷亡極大,日軍認為中華門內的88師官兵遺體就有1000具。

該師剩餘部隊約一二千人,從中華門向南到中山碼頭撤退時,日軍已經封鎖了長江。

最終,這些部隊幾乎都沒有撤退成功,連孫元良自己都被裹在城中,差點死於大屠殺。

至於有些傢伙黑孫元良,說什麼孫元良放棄部隊逃走。

那麼請問,國軍在南京有差不多10萬軍隊。其他那麼多軍長都撤退成功了,只留下孫元良一個人沒走成,差點把命都送了。

都逃走了,為什麼就他一個沒走掉?這符合基本邏輯嗎?

88師最終成功突圍出去的僅僅二三千人,師長也險些送命!

之所以黑孫元良,是因為他說明一句名言:說國軍消極抗日,真是天理難容!


薩沙


全師幾乎全部陣亡,孫元良僥倖逃脫


其實在南京保衛戰之後,有大批的人開始黑孫元良,主要聚焦點在於國民黨消極抗日,孫元良率殘部消極出逃。然而孫元良部逃出去了嗎?沒有,幾乎全軍覆沒。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的第88師的情況。

1937年12月11日在接到蔣介石的撤退命令後,然而最後除了陳廣東的兩個軍和宋希濂撤了下來,其餘幾乎全軍陣亡。而關於孫元良逃跑,是來自宋希濂所說:

88師負責的雨花臺淪陷後,又全部轉去中華門,之後孫元良率領2000殘部向下關退去,企圖過江逃跑。最後在宋的堵截下,孫又不得不率部回中華門,最後因為敵人火力太猛,撤離中華門。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被阻的88師是因為雨花臺淪陷後,又無法從中華門進城,所以部隊是繞城而走。而當時孫元良還在中華門的城樓上,在這之後才與部隊匯合。並不是孫元良率部從下關撤退,而是該部隊無法入城,又無法按計劃從雨花臺突圍才走下關,這就涉及到了突圍路線。

南京軍的突圍計劃是在12日按照鐵心橋――古裡村――路廊橋的路線,中間必經之地是雨花臺。 當時雨花臺已經淪陷,衝上去是白白送死。而下關位置是留給長官部隊的位置,孫是正面雨花臺突圍無望才走的下關。

總而言之,88師沒有臨陣脫逃,全軍所有官員灑盡最後一滴血。該師的兩個旅長,幾乎一半的團長全部戰死。除了廖齡奇率領殘部2000人從下關坐船突圍外,其他所有人全部死於雨花臺與中華門。8000多人被日寇所殺,孫元良未能跟部隊撤離,後隱藏民間。


史之策


孫元良的第88師剛剛參加完淞滬會戰之後又立即參加了南京保衛戰。第88師負責守衛南京的南大門——雨花臺。

南京保衛戰中 ,雨花臺是中日軍隊交火的主要陣地之一。負責守衛雨花臺的是孫元良的所謂“德械師”第88師,該師下轄第262旅、旅長朱赤,第264旅,旅長高致嵩。進攻雨花臺的日軍為第6師團、第114師團各一部。




第88師的官兵與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戰鬥至1937年12月12日時,第88師的官兵大部分壯烈殉國。堅守雨花臺的官兵有6000餘人,經過連日的血戰,傷亡了大半,到南京淪陷時,又一部分官兵未能撤退遭到日軍的大肆屠殺,最後收容者僅僅只有四五百人。

第88師在南京保衛戰中的表現是不差的,但是身為師長的孫元良卻在關鍵時刻拋棄了自己的部隊而隻身逃走,這與黃埔精神是不符的。


歷史軍魂


孫元良是國民黨中著名的“飛將軍”,當然和蔣鼎文那個飛將軍意義不同。在淞滬會戰爆發後,孫元良成為了國民革命軍第88師師長,而這第88師是一個在國民黨軍隊中也少見的德械師,戰鬥力極強,算是國民黨的主力。



在淞滬會戰結束後,日寇進逼南京,而國民黨圍繞守衛還是放棄南京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後來唐生智自願請求守衛南京,其後被蔣介石任命為南京衛戍司令。而孫元良便率領剛剛退下戰場的88師奔赴南京,展開了南京保衛戰。



而這88師的戰鬥力是毋容置疑的,在淞滬會戰時謝晉元率領的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便是孫元良的部下,而南京保衛戰打響後,孫元良率部守衛雨花臺和南城,在88師全體官兵的英勇抵抗下,南京依然城破。



後勢於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也下令撤退,而孫元良卻乘亂獨自離開了南京城,拋下了88師的國軍士兵,使得所部損失慘重,88師突圍出去的不足千人。後在解放戰爭時期孫元良於淮海戰場逃跑,相比於長腿將軍劉峙,這位“飛將軍”卻更讓人“佩服”。


歷史之絕唱


孫元良(1904一2007)四川華陽(今成都市)人。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歷任排、連、營長。1926年任北伐軍第一路軍第一團團長。1927年留學日本,東京陸軍士官學校特別炮兵科肄業。1929年返國後任國民革命軍教導一師野炮營長、陸軍第二師第七團團長。

1931年任國民政府警衛軍第一師第一旅旅長,後改為第八十七師二五九旅旅長。1932年派赴上海抗日。參加了淞滬戰役,在廟行鎮擊退日軍。此役被當時國際間評為“國軍第一次擊敗日軍的戰役”,由此獲得寶鼎勳章,擢升為第88師師長。駐軍京滬線,並先後兼任蘇常守備司令及首都警備副司令。

同年冬,相繼被派往福建、江西等省與中國工農紅軍作戰。 抗日戰爭期間,歷任第七十二軍軍長,第十九、二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兼二十九軍軍長等職。1946年6月任重慶警備副司令。後擔任過第十六兵團司令官、第十五編練司令部司令兼第四十軍軍長、徐州“剿總”前線指揮部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去臺灣。2007年以103歲高齡在臺北去世,他是最後一位離世的黃埔軍校一期生。根據其遺願,骨灰暫放林口,等待適當時機再安葬南京。

孫元良,南京保衛戰有個事件長期以來眾說紛紜,被人們津津樂道,議論的主角就是時任第72軍軍長兼第88師師長的孫元良。有資料在介紹他的生平時有這麼一段話: “1937年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駐守城南雨花臺一 帶,曾經私自下令撤出南京城,被其後隊宋希濂舉機槍督戰逼迫下才不得不重回戰場。南京失守前,因畏敵如虎放棄對本部隊指揮直接導致部隊崩潰,致使大批士兵被俘被殺,自己一人化裝躲進妓院得以存活。此戰後廖耀湘等上 呈報告要求追查責任,因此被撤職查辦,投監拘押42天。”




由於在淞滬會戰初期中孫元良謀劃得當,指揮有方,被蔣介石加官晉爵,升任為第72軍中將軍長,仍兼第88師師長,後又被授予國民政府“雲麾勳章”。 1 1月9日,日軍突破蘇州河,國軍餘部皆潰不成軍。孫元良也與大部隊失散,身邊只有幾個衛士。直到蘇州後,才將陸陸續續零散而來的部隊重新集結起來。12月10日,南京保衛戰打響,第88師未經休整即迅速投入戰鬥,負責守衛南京的制高點雨花臺和南京城南。官兵們雖經浴血奮戰,拼死搏殺,終因兵力、武器、給養方面的全面劣勢,僅僅兩三天,外圍陣地即告失手,復廓陣地主要方向也被日軍逐漸突破。 12月12日上午,雨花臺陣地陷落,日軍居高臨下,攻擊中華門陣地。第88師第262旅官兵堅守城垣…… 事情發展到這裡,關於孫元良“逃跑”的說法就出現了以下幾個版本: 1.就在第88師第262旅官兵堅守城垣的時候,孫元良卻率師直屬隊和第262旅一部擅自向下關撤退,企圖渡江北撤。在挹江門內被第36師師長宋希濂的督戰隊用機槍“勸阻”,只得返回中華門繼續作戰。到了當天中午,中華門被日軍突破。孫元良不通知部隊,獨自逃跑,用金條收買老鴇,躲入南京青樓之中。

2.有個叫吳求劍的下屬說,在12月1 1日下午3時左右,我還同孫師長通電話一次,他告訴我見機行事,就失了聯絡…… 3.德國商人拉貝在《拉貝日記》中說:“對於國民黨第72軍軍長兼88師師長孫元良,拉貝更是關心入微。得知孫藏身在難民營中,拉貝親自將他接到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頂層密室裡居住……” 4.奉命駐守雨花臺、中華門一線的第72軍軍長孫元良尚未接到撤退命令,便擅自率部向下關碼頭轉移,藉口是即將彈盡糧絕,移師下關尋求糧彈補充。




李三萬的三萬裡


蔣介石是1937年12月7日凌晨飛離南京的,此時日軍對南京外圍陣地的進攻已經開始了四天,西路第6師團陷蕪湖,九個師團正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合圍壓縮南京防禦半徑。



(南京保衛戰第88師青年士兵)

1943年蔣介石還有一次在空中遭到日本戰鬥機攔截的歷險,左右大驚失色,惟蔣介石正襟讀書,甭管真的還是撐的,作為最高軍事統帥,鎮定的架勢還是有的。

由於飛機載員不足,他的兩個貼身侍衛班遲至12月11日才從下關碼頭乘船撤離,負責看管船隻的宋希濂腦子還算靈光,未予阻攔。



孫元良已於淞滬戰役第二階段被晉升為第72軍軍長,不過只是架子軍,手下的部隊仍然還是一個第88師(組建了補充旅),在南京衛戍總司令唐生智的軍事地圖上,第88師的防區為南京城南的雨花臺和城垣的中華門,是日軍的主攻方向。該師左翼是俞濟時第74軍,右翼為王敬久第87師,雨花臺山岡上築有永備國防工事,以重機槍堡為主、戰車防禦炮碉堡為輔,各碉堡之間以戰壕相連,陣地前沿布有雷區。

孫元良中將根據本部實際情況,作如下兵力佈署:以第262旅朱赤(黃埔三期)所部和264旅高致嵩(黃埔三期)所部死守雨花臺,親率師直屬隊和補充旅坐鎮中華門。此前,唐生智已頒佈“背水一戰”命令,下關碼頭大部船隻開往上游,所餘船隻由第36師切實掌握,未經命令擅自渡江北撤者,格殺勿論。既然如此,各部也做好了決死一戰的準備,孫元良的戰鬥動員很簡單:“敵人不是打不死的”。



(第88師師長孫元良)

1937年12月10日下午1點,在唐生智拒絕了松井石根的最後通牒後,日軍第6師團和第114師團對雨花臺發起進攻,最先上來的是戰力一般的末松茂治中將第114師團,日軍先趟了地雷,再被重迫擊炮轟,最後是猛烈的機槍火力掃射,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價,幾個回合下來,主攻的第150聯隊戰死中佐大隊長以下數百人;次日,更加兇惡的第6師團牛島旅團岡本聯隊擔任進攻主力,在重炮聯隊沒有到達的情況下貿然發起衝鋒,又扔下500多具屍體。

戰犯谷壽夫率師團主力到達戰場後,首先呼叫第三飛行團對雨花臺陣地狂轟濫炸,由於雨花臺山頂平緩,日機捕捉目標極易,第88師陣地盡毀。隨後日軍在重炮和坦克的掩護下,發起一波又一波的衝鋒,每次衝到山頂又被打下去,然而第88師也出現了可怕的傷亡,兩個旅四個團八名正副團長僅存一名,官兵傷亡超過6000人,血戰至12月12日上午10時,雨花臺陣地失守,朱赤和高致嵩兩位旅長力戰而死,殘部由264旅副旅長廖齡奇(黃埔四期)率領向中華門撤退。

(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

孫元良的南京保衛戰歷程,跟唐生智一樣,是標準的“虎頭蛇尾”,發現雨花臺陷落後孫元良立即下令炸燬了護城河上的橋樑,致廖齡奇殘部無法進城,只能且戰且走,繞城撤往下關碼頭。

中華門是南京最堅固的城門,總高超過20米,甕城中有藏兵洞27個,城門上有88師的標語:誓復國仇(見照片)!然而在現代化的攻城武器面前,古老的南京城牆是無力的,日軍在雨花臺上架起加農炮,到下午4時即轟破數個缺口,中日兩軍圍繞突破口展開廝殺。

(注意城門上的誓復國仇四字)

前一天安徽當途陷落,蔣介石即知南京守軍已陷死地,囑江北的顧祝同通知唐生智可以相機撤退和突圍,結果唐生智心理動搖了,12月12日傍晚召集各部隊長開會佈置撤退,並要求各部隊長在撤退令上簽字(沒有蔣介石的直接命令),孫元良第三個簽字。隨後唐生智下達了一個愚蠢的口頭命令:變更原撤退預案,允第87、第88兩師和教總跟隨第36師一起自下關碼頭撤向北岸,要命的是宋希濂卻沒有接到這個命令!

12月12日晚,兩個德械師和教導總隊的殘部湧向下關,非但渡船極少,宋希濂第36師還奉原命令開槍攔截,長江上的日軍艦艇炮火連天,教導總隊一名頗多戰功的團長竟被活活踩死,其狀慘不忍睹。第88師雨花臺殘部2000人由於不能進城,因禍得福最先到達下關附近撤出;孫元良則未及中華門陷落,即率師直屬隊逃往江邊,結果被36師攔阻後折回城內,部隊終被打散,第88師最後僅存廖副旅長率領突圍的人馬,餘皆損失。



(第36師師長宋希濂)

孫元良在後來的回憶錄中寫到:“帶司令部600人從龍潭附近渡江,經泰興、淮陰等地,於1938年3月下旬到達武漢云云。”純屬自吹自擂。

實際情況是,孫元良的直屬隊被打散後,隻身一人躲進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難民所,後來被德國人拉貝藏於學院一座樓房的閣樓,躲過日軍搜捕後,1938年初逃離南京,輾轉到達武漢,這一細節已經在後來出版《拉貝日記》中完整的記錄下來,可惜當時沒有人瞭解清楚。第264旅副旅長廖齡奇撤至武漢後,面呈蔣介石要求槍斃孫元良,理由就是驚慌失措、放棄部隊和臨陣脫逃,孫元良隨即被陳誠扣押。



頗具諷刺的是,孫元良被審查42天查無實據無罪釋放,“告御狀”的廖齡奇(轉任第74軍第58師師長)卻在第二次長沙會戰後以“擅離職守”被執行槍決,雖然後來證明是冤案,不過成全了另外一位國軍網紅:副師長張靈甫,天上砸金蛋,意外得以轉正。


度度狼gg




孫元良是隻活脫脫的兔子!

孫元良被人戲稱為“飛將軍”,只因為跑得飛快,活脫脫像只受了驚嚇的兔子,可謂是頗得“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奧妙,將此兵法運用得活靈活現,簡直妙哉,妙哉。

1935年88師師長俞濟時調到侍從室,孫元良以88師副師長升任88師師長。1937年8月12日,在淞滬會戰爆發前夕,孫元良88師運抵上海,8月13日國軍率先發起進攻,由此拉開了淞滬會戰的序幕。在淞滬會戰中,謝晉元率領88師524團1營“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掩護張治中部撤退,成為舉世矚目的英雄。謝晉元的出色表現成全了孫元良,孫元良被升為72軍軍長,仍然兼任88師師長。

上海失守後,國民黨高層關於是否死守南京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蔣介石對此的看法是“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對國對民殊難為懷也”,畢竟南京是首都,如果不守的話在面子上過不去。最後是唐生智請纓,孫元良88師也被劃給了唐生智。

在孫元良的率領下,第88師的表現又會如何呢?



在說孫元良88師在南京保衛戰中的表現如何如何之前,我們先說說88師的歷史。

1924年蔣介石奉命創辦了黃埔軍校,然後專門建立了衛兵隊負責蔣介石的安全與警衛,後來蔣將衛兵隊擴編為特務營,到了北伐的時候又將特務營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衛團。

1927年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後,為了匹配自己的身份,又將警衛團擴編為首都警備師。1930年12月,首都警備師與中央軍校教導第1師合併成為首都警衛師,轄2旅6團,師直屬1個特務團和1個炮兵團,在人員編制上相當於2個常規師。1931年3月的時候警衛師又被拆分成了警衛1師和警衛2師,到了12月警衛1師和2師分別被改編沒87師和88師,87師師長為張治中,88師師長則為俞濟時,至此這兩個師讓出了蔣介石“近衛軍”的位置。但是,在88軍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很輕易地發現,88師絕對是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部隊。後來宋希濂的36師則是從87、88兩師中各抽2個補充旅組成。

第88師總兵力在14000人左右。

國民政府與德國展開軍事合作後,德國為國府制定了整軍計劃,對國軍進行裝備德械與德式軍事訓練,在少數幾個完成了換裝德械的師中便包括了88師與87師、36師,成為精銳德械師,成為蔣介石早期的嫡系王牌軍。



第88師作為蔣介石最早接受德械和德式軍事訓練的嫡系王牌軍,被劃給唐生智參加南京保衛戰後,在戰場上的孫元良和88師的表現如何呢?

蔣介石當時打算將國軍從淞滬戰場撤到南京以保衛南京,但是在撤退過程中因為指揮混亂,致使撤退變成了潰敗。此時,日軍正在後面咬著國軍的尾巴,潰散的國軍難以快速收攏,南京,到底守還是不守?

最終,被蔣介石冷落閒置的唐生智為討好蔣介石,主動請纓守衛南京,於是蔣以唐為首都衛戍司令長官,負責守衛南京。88師和36師亦被劃到南京守軍序列,88師負責守衛雨花臺及城南,36師負責守衛江山、幕府山以及城北。

此時的88師遭受過淞滬會戰的摧殘後,早已不復曾經的威風。



1937年12月1日,南京保衛戰打響。

12月10日,日軍發動兩個師團與坦克、飛機協同向雨花臺發起進攻,日軍依靠猛烈的炮火迅速攻破了88師的一線陣地,88師值得轉移到二線陣地。12月11日,88師二線陣地又被日軍摧毀,88師殘部只好退守雨花臺核心陣地。12月12日,88師264旅在日軍攻佔雨花臺後,因中華門被堵死無法進入城中而冒著敵軍炮火劃木船渡江,可謂是死傷慘重。此時,88師262旅仍然冒死堅守城垣,但是這時卻發生了一件為人所不齒的事,88師師長孫元良竟然扔下自己的部隊悄悄渡江偷跑。孫元良到挹江門的時候,被36師師長宋希濂拿槍頂著腦袋給“勸”了回去。孫元良無奈下,只好返回中華門繼續指揮作戰。

中華門被日軍攻破後,88師退入城內。



12月11日,蔣介石眼看南京保不住了,所以讓顧祝同下令唐生智從南京城撤退。唐生智收到撤令後,想了想,自己曾經說過“誓與南京共存亡”,同時他也知道蔣介石恐怕也不想就這麼撤出南京,所以將這份撤令隱而不發。

12月12日雨花臺的失守,讓唐生智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也讓他放棄了繼續守下去的想法,於是在當日17時,唐生智召開軍事會議,然後下發了撤退的命令。

這便意味著孫元良的“擅自撤退”是在唐生智下發撤令之前發生的,是臨陣脫逃!



等到唐生智下發了撤退的命令後,南京守軍的將領們更是爭先恐後地拋下自己的部隊逃離南京,致使部隊失去了指揮,造成了更嚴重的潰敗和損失。孫元良也是如此,孫元良當時藏身在難民營中,後得到德國人拉貝的救助。

孫元良善於“逃跑”,可謂是貫穿了他的軍事生涯。

早在北伐時期,時任1師1團團長的孫元良,負責駐守南昌牛行車站,結果戰鬥剛剛打響,孫元良便被嚇得扔下部隊率先跑路。後來,程潛讓孫元良去守奉新,掩護主力部隊集結,結果孫元良剛聽到敵軍要來了,立刻嚇得趕緊撒腳跑路。蔣介石聽到消息後,氣得親自跑到奉新說要槍斃孫元良,如果不是薛嶽和劉峙他們幫忙說情,孫元良早歇菜了。

淮海戰役快要結束的時候,孫元良也是絕了,先是化妝成中尉副官,然後又裝成農民逃到信陽火車站,等到杜聿明被俘、邱清泉陣亡的消息傳開時,人家孫元良已經安全回到了南京。

軍隊再好,統帥垃圾,最後也只能了了。

第88師雖然基本折在了南京保衛戰,但是表現還算不錯,但是說到它的統帥孫元良的話,我們也只能呵呵了。

兔子跑得快,孫元良比兔子跑得還要快!


吾與吾國


有網友問:孫元良的第88師在南京保衛戰中有何表現?在南京保衛戰當中,以第88師任右地區雨花臺及城南之守備任務。簡單說,12月10日,日軍向雨花臺、通濟門、光華門、紫金山陣地發起全面進攻,戰況激烈。特別是城東南方面,因復廓陣地已基本喪失。

12月11日,日軍第10軍的第114師團及第6師團主力繼續攻擊雨花臺。第88師的第二線陣地又被摧毀,守軍被迫據守核心陣地。日軍第114師團右翼部隊開始攻擊中華門,城門被炮火擊毀。少數日軍一度突入城內,但被第88師據守城垣的部隊殲滅。

12月12日自拂曉起,日軍即集中炮兵及航空兵火力對復廓陣地及城垣發動猛攻。城南方面,戰鬥至10時前後,雨花臺陣地被日軍攻佔。

日軍佔領雨花臺後,居高臨下,加強了對中華門的火力襲擊。第88師第262旅部分官兵堅守城垣陣地,奮力阻擊。中午前後,在日軍猛烈炮火轟擊下,中華門及其以西城垣數處倒塌,一部日軍在炮火掩護下由缺口突入城內。第88師遂即撤走。

我們再來看看,擔任攻擊的日軍第6師團戰史的說法,日軍第6師團戰史關於攻擊第88師的記錄是,12月10日,日軍第6師團,所屬4個步兵聯隊從左右兩翼攻擊雨花臺第88師,另外,野戰炮第6聯隊,野戰重炮兵第14聯隊1個大隊,獨立山炮第2聯隊,獨立機槍第8大隊,獨立裝甲車2箇中隊擔任火力支援,工兵第6聯隊支援。

雨花臺陣地高度為90米,山脊平緩,反坦克壕溝到處可見,還有機槍掩體,在各個要地都有水泥碉堡,佈滿了鐵絲網。第88師的迫擊炮炮彈呼嘯而來,機槍猛烈掃射。以至於,步兵第13聯隊軍旗的旗杆都被機槍子彈打斷。

在12月10日,日軍佔領了安德門附近陣地,當天夜裡,第88師發動了十幾次夜襲想要奪回陣地。雙方徹夜激戰,在擊敗第88師的反擊以後,日軍發現在山上的碉堡全部都被反鎖,裡面的守軍只能戰鬥到死。

12月11日,戰鬥再次開始,日軍工兵爆破敢死隊,105毫米榴彈炮全部進入戰場,準備攻擊第88師的碉堡。到下午,日軍已經基本控制了陣地,到12月12日,日軍第6師團和第114師團聯手突破了第88師據守的城門。

12月12日夜裡和13日凌晨,第6師團開始追擊撤退的第88師。整個戰鬥非常混亂,日軍炮兵開始拼命開炮,還導致衝在前邊的日軍遭到炮擊,師團所有預備隊都投入戰鬥,通信兵,輜重兵,傳令兵都已經參加戰鬥。

2個裝甲車中隊掩護1個步兵聯隊,向河邊衝進,緊緊追蹤第88師。2個裝甲車中隊一個晚上向江邊撤退的第88師發射15000發機槍子彈,導致撤退的第88師損失極大。12月13日,日本海軍第11戰隊朔江而上,與在陸地上的日軍炮兵,機槍和裝甲車一起圍攻,退守在江邊的第88師,此時的第88師已經沒有還手之力。


深度軍事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會員 馮傑

1937年11月,孫元良帶著第88師殘餘官兵4000餘人到達南京,駐防堯化門一帶。部隊隨即補充了兩個團,合編為一個補充旅。11月26日,南京衛戍部隊戰鬥序列頒發,72軍88師奉命防守雨花臺、中華門等城南地區。孫元良以264旅527團、補充旅扼守雨花臺,528團為預備隊,前線並附工兵一營、通信營兩個連、輜重營兩個連;以262旅守中華門至光華門一線城垣。

孫元良

12月12日,日軍猛攻雨花臺,朱赤、高致嵩、韓憲元、華品章等旅長、團長先後殉國。據第78軍軍長宋希濂回憶:“自雨花臺陷落後,第88師全部守備中華門,受敵軍重炮的轟擊,敵步、工兵逼近城垣。第88師師長孫元良率所餘2000餘人向下關方面退卻,企圖過江。唐生智得悉,命我負責堵阻。我當力勸孫元良萬不可這樣擅自行動。

八十八師單兵

孫為情勢所迫,乃又率所部回中華門附近。”另據時任南京警備司令部參謀程奎朗回憶:“孫元良在中華門城樓上看見由雨花臺退下來的本師官兵,在敵戰車追擊下無法入城,又無長梯、繩索等上城工具,只好沿護城河兩岸退,在敵火力尾擊下,犧牲傷亡不少。”南京淪陷,按照孫元良自己的說法,他帶著600餘人鑽隙向東面的山地撤退,先從棲霞山龍潭車站間跨過鐵路,南向進入山區,然後在老百姓的幫助下渡江突圍。

然而,第88師軍械處主任葛天另有說法,孫元良先是在緊急時候藏身某國使館,後又躲到雲南路336號避難,以後才化裝成馬車伕助手,通過下關先到蘇北,然後轉到漢口的。事實究竟怎樣,撲朔迷離,但據成文於1946年12月的“陸軍第88師京滬抗戰紀要”記載,該師零星撤退渡江官兵總計不過四、五百人。孫元良一次率600餘人突圍的可能性不大。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