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孫元良的第88師在南京保衛戰中有何表現?

小樹葉岑


將熊熊一窩,兵熊熊一個,88師跟著飛將軍毫無表現。

飛將軍孫元良在淞滬會戰中原本他的88師是殿後,但是飛將軍只留下一個營在四行倉庫堅守,幸虧指揮的這個營的是謝晉元,成功完成掩護任務,孫元良因此還被升官做到了72軍長,88師仍歸孫元良指揮。淞滬會戰打完,日本緊接著進攻民國政府首都南京,逃過一劫的孫元良的88師又接過重擔防守南京的任務。

結果孫元良不負孫跑跑之名,開戰沒多久就想跑路,但無奈被36師長宋希濂拿槍頂著腦袋逼回部隊。巧合的是隨著南京外圍雨花臺的丟失,老蔣認為南京守不住了,在後方發佈命令部隊撤退。等到唐生智召集南京守城的高官發佈撤退命令,孫元良竟然混在難民營裡逃出生天。88師師長都如此貪生怕死,88師在南京保衛戰中能有什麼表現,一句話丟盔棄甲毫無亮點。


陸棄


孫元良的88師幾乎在南京保衛戰中全軍覆沒。該師下轄的3個旅中,在中華門外的2個旅基本拼光了,只剩下2000多傷員,2個旅長朱赤、高致嵩殉國。

孫元良讓輜重營在長江邊準備了200多艘小漁船,幫助部隊撤退。

但這2000人撤退期間出現問題,被其他部隊攔住。無奈之下,孫親自前往交涉,最終才得以放行。

這被人曲解為孫要逃走,正是笑話。

令人震驚的是,這2000多先行撤退的傷員,竟然是88師唯一成建制撤退的部隊。

在12日17點下達撤退命令後,孫元良仍然奉命在中華門繼續防守。

在日軍的攻擊下,孫元良又死撐了2個小時。於是,該師剩下的部隊又傷亡極大,日軍認為中華門內的88師官兵遺體就有1000具。

該師剩餘部隊約一二千人,從中華門向南到中山碼頭撤退時,日軍已經封鎖了長江。

最終,這些部隊幾乎都沒有撤退成功,連孫元良自己都被裹在城中,差點死於大屠殺。

至於有些傢伙黑孫元良,說什麼孫元良放棄部隊逃走。

那麼請問,國軍在南京有差不多10萬軍隊。其他那麼多軍長都撤退成功了,只留下孫元良一個人沒走成,差點把命都送了。

都逃走了,為什麼就他一個沒走掉?這符合基本邏輯嗎?

88師最終成功突圍出去的僅僅二三千人,師長也險些送命!

之所以黑孫元良,是因為他說明一句名言:說國軍消極抗日,真是天理難容!


薩沙


總體來說,88師的表現虎頭蛇尾,當然這是有客觀原因的。

南京保衛戰中,按照唐生智的部署,88師和36、87師、教導總隊、憲兵團等防守市區及幕府山、紫金山、獅子山、雨花臺等近郊陣地。

1937年12月1日,南京保衛戰外圍戰鬥開始打響。

88師的考驗是從日軍進攻南京復廓陣地開始的。當時,日軍猛攻雨花臺,受到了88師的頑強抵抗。

12月10日,雨花臺第一線陣地被日軍摧毀,88師退守第二線陣地。

12月11日,第二線陣地又被突破,88師被迫退守核心陣地。

12日,雨花臺陷落,88師據守中華門與日軍激戰。

當日中午時分,師長孫元良率領部分軍隊向下關退卻,被宋希濂擋回,重新回中華門作戰。

12日下午,唐生智發佈命令下令撤退。

此時,88師已經元氣大傷。

大家知道,南京保衛戰的撤退是十分混亂的,88師也未能例外。

這其中最為詬病的是師長孫元良扔下部隊逃跑。

根據宋希濂的回憶,孫元良從長官部開好會後,就直接脫離部隊,化裝進了難民營,躲了一個月才逃出來。

本身88師就是上海戰場退下來的疲憊之師,主官又扔下部隊逃跑,自然軍心大亂。

可是,按孫元良的說法,他是並沒有逃跑,而是外圍潛伏下來,收容了3000多名士兵在棲霞山附近打游擊。

不管怎麼說,在戰鬥後期,孫元良與部隊失去聯繫是事實。

據統計,88師在南京保衛戰中陣亡6000餘人,三個旅長陣亡兩個,六個團長陣亡三個(韓憲元、李傑、華品章),營長陣亡十一個,連排長傷亡佔全員的十分之八。

全師撤退時各自為陣,極為混亂,安全渡江者不過四五百人。

總的來說,88師在南京的表現是遠不如上海的。

但是,88師從上海退下來,已經遭受極大損失,部隊士氣也遠不如淞滬會戰,加上指揮的紊亂,所以,我們也不應對其過分苛求。

正是有了這些先烈的英勇奮戰,才有我們今天的安寧生活。

致敬英雄!


鄣南煮史


“逃跑將軍”孫元良。在抗戰時期中可以說是“導彈飛毛腿”,那傢伙逃跑起來真的是所謂見縫鑽縫、見洞鑽洞就是這個道理,在軍隊違抗軍令、臨陣脫逃都不在話。

戰敗後逃過一劫

1927年,孫元良當時擔任第一師第一團團長,負責南昌戰役,戰鬥剛剛開始打響缺乏警戒的他選擇了逃跑,因部隊失去指揮官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很快導致戰略要地失守。

蔣介石得到消息後氣急敗壞,而且剛剛頒佈了《革命軍連坐法》,孫元良這時剛好撞上了槍口,蔣介石決定將他“就地正法”以立軍威。


後來在薛嶽、劉峙等人的勸說下也是黃埔軍校國民黨右派組織義學會的骨幹成員,黃埔一期學員人本就數量有限,而且共產黨員不在少數,其中赫赫有名的“黃埔三傑”中兩個半都是共產黨員,陳賡、蔣先雲是共產黨員,賀衷寒早期也是共產黨員,之後退出加入國民黨。

在軍中能挑起大梁的人寥寥無幾,考慮到以後奪取江山的資本,怎麼能為區區南昌失守而殺了自己的得意門生寒了黃埔其他學員的心呢。於是,蔣介石就找了一個替罪羊,把這事了結了,還資助了孫元良去日本鍍金,就這樣他不僅躲過了此劫,還因禍得福了。


“逃跑將軍”貪財好色

1928年,孫元良鍍金歸來,氣宇軒昂、洋洋得意,歸國後任國民政府警衛第一旅炮兵團團長。

1931年,升任警衛第一師第一旅旅長,可謂是前途坦蕩、風光無限、牛逼哄哄,官級像坐火箭一樣猛的往上升。

之後參加了幾次戰鬥,1935年,又一次從副師長升上師長,也就是88師師長,孫元良接任後率部隊追擊紅軍之基入川,當時孫元良雖然極其愛財、好打獵,但也非常厭惡賭博,在四川時軍紀還是不錯的。

1937年,淞滬戰爆發,孫元良到也賣力,由於戰役戰術的失誤遲遲未能攻下日軍陣地,隨著日軍增援到來,國軍不得不轉入防禦。

在這種僵持的狀態下,孫元良貪財好色的本性露了出來,財政部為88撥了26萬元國防公事費,結果所用的材料都屬於垃圾級別的,工事防禦效果及其的低,更不用說拿來抵擋敵人的炮火,這筆經費基本都落入了他的口袋。

據;葛天回憶,當時遇到上海學生代表在四行倉庫88師師部慰勞,孫元良看到一個女學生代表眉清木秀,就開始花言巧語要這名女生在師部多玩一會,試圖強姦。後來被副師長馮聖法知道後試圖勸解,但孫元良竟然說“自古英雄都喜歡美人,尤其是我們這種作戰有功的,做這點小事沒有什麼”。

之後又把慰勞物資變為現金,從中漁翁得利。

南京保衛戰本色在現

淞滬會戰失敗後,成立了南京衛戍軍,死守南京。

在日軍居高臨下攻擊中華門陣地時,孫元良率部隊向下關撤退,中華門被突破後孫元良發揮飛毛腿的本色,不通知部隊獨自逃跑,在南京外館躲了起來,還有另外一說是,孫元良用金條收買老鴇躲入南京青樓之中。

後來在《拉貝日記》中,找到了孫元良在南京躲藏的佐證,原來是拉貝親自將他接到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頂層密室裡居住,之後72軍包括88師因為群龍無首所以成為日軍屠刀下的亡魂。

1944年,孫元良重振旗鼓,率領部隊克復獨山,因此獲得功績,獲得“青天白日”勳章,之後常與高級妓女出入舞廳,可以說是又風光了一把。

1948年,蔣介石因為多方面的考慮,最後決定將孫元良推上第16兵團司令的高位,因此孫元良青雲直上,仗著叔父與蔣介石兩大背景大律斂財,冒領軍餉和勒索等等。

在淮海戰役中孫元良將飛毛腿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在突圍戰中孫元良直接斬斷電話線,指揮部來的電報一律不收,孤軍突圍,一萬多人在混亂中全部被殲,而孫元良居然化妝成中尉副官趁亂逃走,之後又化妝成農民逃到信陽。

孫元良的晚年

1949年,逃到了臺灣,揹著戰敗喪師之責,最後選擇了退役從商,之後去了日本旅遊一趟還開了一家名為天福園的麵館,1975年,重返臺灣定居高雄,還開了一家針織品公司當董事長,他這一生可以說是極其的精彩。

孫元良在臺灣逝世時103歲,這樣的他還活了一百多歲,真的是應了那句話,好人不長命,小人…………


百里赤雲


南京保衛戰也是歷史上有名的一場戰役,而在這一場戰爭當中,爭議比較大的就是孫元良帶領的部隊。有人說,他們在這場戰鬥中表現極為突出,可是還有人說,他們在這場戰役中當了逃兵,不配用英雄的稱號。那麼,孫元良帶領的這一支88師在這一場保衛戰中的表現究竟是怎麼樣的?我們下面就詳細來聊聊。

其實我個人認為,孫元良在這場戰爭中表現是很突出的。戰爭中,不僅需要犧牲,有時候更需要保存實力。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只要有青山,就不怕沒柴。孫元良的所作所為就是這樣,如果只是一味的犧牲,換取的效益並不大。反而留有餘地,最後才有翻盤的機會。在這場戰爭當中,孫元良曾經就護送了一支隊伍撤退。因此才有人說他們是逃兵,是狗熊。

其實孫元良護送的這一批人都是德械師,這些人都是當時稀少的人才。因此,孫元良才會不惜背上罵名,也要護送一批人走。當時他送走了2000多人,而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新兵,基本沒有上過戰場。所以他們上戰場,不僅幫不上忙,甚至還有可能拖後腿。而將他們送走之後,88師就不會全軍覆沒,之後再補充兵力到這支隊伍裡面,他們就又是一隻強大的部隊了。這種考慮在戰場上經常會有,這就像在古時候人們鑽木取火,常常會記得留火種是一個道理。

但是在當時,督戰隊並不准許這2000人撤退,因為他們的命令就是不準任何一個士兵後退。是後來孫元良找這些督戰隊的人說明了原因,再加上督戰隊的人本來就有從88師出來的,所以最後他們將這2000人放離。

但是這些撤離的人中,並沒有孫元良。其實那個時候他如果想走,也不會有人攔著他。但他沒有,他將這些人安頓好了之後就回到了前線,帶著自己的兵繼續對抗敵人。不過遺憾的是,南京城最後還是沒有守住,日軍依然攻了進來。之後為了保護這些被擊潰了的散兵們,他帶著這些人躲進了妓院中,這樣才逃過了日軍的追殺。

所以在我看來,孫元良的做法並沒有什麼不妥。他並沒有當一個逃兵,而是作為了一個大將思考到了後續問題。戰場上的犧牲是無可避免的,但是無謂的犧牲並不是正確的舉動。選擇保有餘地,最後才有機會壯大實力,重新來過。因此在我看來,孫元良的做法完全沒問題,他是一位英雄!這是軍隊,也是英雄隊伍!


紫禁公子


蔣介石是1937年12月7日凌晨飛離南京的,此時日軍對南京外圍陣地的進攻已經開始了四天,西路第6師團陷蕪湖,九個師團正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合圍壓縮南京防禦半徑。



(南京保衛戰第88師青年士兵)

1943年蔣介石還有一次在空中遭到日本戰鬥機攔截的歷險,左右大驚失色,惟蔣介石正襟讀書,甭管真的還是撐的,作為最高軍事統帥,鎮定的架勢還是有的。

由於飛機載員不足,他的兩個貼身侍衛班遲至12月11日才從下關碼頭乘船撤離,負責看管船隻的宋希濂腦子還算靈光,未予阻攔。



孫元良已於淞滬戰役第二階段被晉升為第72軍軍長,不過只是架子軍,手下的部隊仍然還是一個第88師(組建了補充旅),在南京衛戍總司令唐生智的軍事地圖上,第88師的防區為南京城南的雨花臺和城垣的中華門,是日軍的主攻方向。該師左翼是俞濟時第74軍,右翼為王敬久第87師,雨花臺山岡上築有永備國防工事,以重機槍堡為主、戰車防禦炮碉堡為輔,各碉堡之間以戰壕相連,陣地前沿布有雷區。

孫元良中將根據本部實際情況,作如下兵力佈署:以第262旅朱赤(黃埔三期)所部和264旅高致嵩(黃埔三期)所部死守雨花臺,親率師直屬隊和補充旅坐鎮中華門。此前,唐生智已頒佈“背水一戰”命令,下關碼頭大部船隻開往上游,所餘船隻由第36師切實掌握,未經命令擅自渡江北撤者,格殺勿論。既然如此,各部也做好了決死一戰的準備,孫元良的戰鬥動員很簡單:“敵人不是打不死的”。



(第88師師長孫元良)

1937年12月10日下午1點,在唐生智拒絕了松井石根的最後通牒後,日軍第6師團和第114師團對雨花臺發起進攻,最先上來的是戰力一般的末松茂治中將第114師團,日軍先趟了地雷,再被重迫擊炮轟,最後是猛烈的機槍火力掃射,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價,幾個回合下來,主攻的第150聯隊戰死中佐大隊長以下數百人;次日,更加兇惡的第6師團牛島旅團岡本聯隊擔任進攻主力,在重炮聯隊沒有到達的情況下貿然發起衝鋒,又扔下500多具屍體。

戰犯谷壽夫率師團主力到達戰場後,首先呼叫第三飛行團對雨花臺陣地狂轟濫炸,由於雨花臺山頂平緩,日機捕捉目標極易,第88師陣地盡毀。隨後日軍在重炮和坦克的掩護下,發起一波又一波的衝鋒,每次衝到山頂又被打下去,然而第88師也出現了可怕的傷亡,兩個旅四個團八名正副團長僅存一名,官兵傷亡超過6000人,血戰至12月12日上午10時,雨花臺陣地失守,朱赤和高致嵩兩位旅長力戰而死,殘部由264旅副旅長廖齡奇(黃埔四期)率領向中華門撤退。

(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

孫元良的南京保衛戰歷程,跟唐生智一樣,是標準的“虎頭蛇尾”,發現雨花臺陷落後孫元良立即下令炸燬了護城河上的橋樑,致廖齡奇殘部無法進城,只能且戰且走,繞城撤往下關碼頭。

中華門是南京最堅固的城門,總高超過20米,甕城中有藏兵洞27個,城門上有88師的標語:誓復國仇(見照片)!然而在現代化的攻城武器面前,古老的南京城牆是無力的,日軍在雨花臺上架起加農炮,到下午4時即轟破數個缺口,中日兩軍圍繞突破口展開廝殺。

(注意城門上的誓復國仇四字)

前一天安徽當途陷落,蔣介石即知南京守軍已陷死地,囑江北的顧祝同通知唐生智可以相機撤退和突圍,結果唐生智心理動搖了,12月12日傍晚召集各部隊長開會佈置撤退,並要求各部隊長在撤退令上簽字(沒有蔣介石的直接命令),孫元良第三個簽字。隨後唐生智下達了一個愚蠢的口頭命令:變更原撤退預案,允第87、第88兩師和教總跟隨第36師一起自下關碼頭撤向北岸,要命的是宋希濂卻沒有接到這個命令!

12月12日晚,兩個德械師和教導總隊的殘部湧向下關,非但渡船極少,宋希濂第36師還奉原命令開槍攔截,長江上的日軍艦艇炮火連天,教導總隊一名頗多戰功的團長竟被活活踩死,其狀慘不忍睹。第88師雨花臺殘部2000人由於不能進城,因禍得福最先到達下關附近撤出;孫元良則未及中華門陷落,即率師直屬隊逃往江邊,結果被36師攔阻後折回城內,部隊終被打散,第88師最後僅存廖副旅長率領突圍的人馬,餘皆損失。



(第36師師長宋希濂)

孫元良在後來的回憶錄中寫到:“帶司令部600人從龍潭附近渡江,經泰興、淮陰等地,於1938年3月下旬到達武漢云云。”純屬自吹自擂。

實際情況是,孫元良的直屬隊被打散後,隻身一人躲進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難民所,後來被德國人拉貝藏於學院一座樓房的閣樓,躲過日軍搜捕後,1938年初逃離南京,輾轉到達武漢,這一細節已經在後來出版《拉貝日記》中完整的記錄下來,可惜當時沒有人瞭解清楚。第264旅副旅長廖齡奇撤至武漢後,面呈蔣介石要求槍斃孫元良,理由就是驚慌失措、放棄部隊和臨陣脫逃,孫元良隨即被陳誠扣押。



頗具諷刺的是,孫元良被審查42天查無實據無罪釋放,“告御狀”的廖齡奇(轉任第74軍第58師師長)卻在第二次長沙會戰後以“擅離職守”被執行槍決,雖然後來證明是冤案,不過成全了另外一位國軍網紅:副師長張靈甫,天上砸金蛋,意外得以轉正。


度度狼gg


孫元良的第88師剛剛參加完淞滬會戰之後又立即參加了南京保衛戰。第88師負責守衛南京的南大門——雨花臺。



南京保衛戰中 ,雨花臺是中日軍隊交火的主要陣地之一。負責守衛雨花臺的是孫元良的所謂“德械師”第88師,該師下轄第262旅、旅長朱赤,第264旅,旅長高致嵩。進攻雨花臺的日軍為第6師團、第114師團各一部。




第88師的官兵與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戰鬥至1937年12月12日時,第88師的官兵大部分壯烈殉國。堅守雨花臺的官兵有6000餘人,經過連日的血戰,傷亡了大半,到南京淪陷時,又一部分官兵未能撤退遭到日軍的大肆屠殺,最後收容者僅僅只有四五百人。

第88師在南京保衛戰中的表現是不差的,但是身為師長的孫元良卻在關鍵時刻拋棄了自己的部隊而隻身逃走,這與黃埔精神是不符的。


歷史軍魂


淞滬會戰中,孫元良的88師已元氣大傷。但孫元良的第88師在南京保衛戰中依然十分頑強!

淞滬戰場的上海,國軍與日軍的巷戰打得非常慘烈。

我曾經看過一個日本當時戰地記者拍的戰事紀錄片,上海巷戰的場面完全是一片瓦礫。淞滬會戰尾聲,孫元良指定第262旅第524團第1營在中校團附謝晉元帶領下,堅守四行倉庫掩護大軍轉移,此即日後名揚四海的“八百壯士”。


淞滬戰場

1937年11月,從淞滬戰場撤離的孫元良帶著第88師殘部4000餘人到達南京,駐防堯化門一帶。部隊隨即補充了兩個團,合編為一個補充旅。因三個多月的淞滬會戰損耗頗大,部隊沒有恢復正常的戰鬥力。

淞滬戰場

在淞滬抗戰中國軍營級以下的基層指揮官傷亡率極大,這就造成了在南京保衛戰中新的基層指揮官一是缺乏實戰經驗,二是不熟悉自己的士兵,士兵不認可自己的長官,指揮系統發生了一定的紊亂。同時由於時間倉促,補充的新兵訓練嚴重不足,一時也難以形成戰鬥力。

11月26日,南京衛戍部隊戰鬥序列頒發,72軍88師奉命防守雨花臺、中華門等城南地區。

孫元良

孫元良以264旅527團、補充旅扼守雨花臺,528團為預備隊,前線並附工兵一營、通信營兩個連、輜重營兩個連;以262旅守中華門至光華門一線城垣。

圖為日軍戰車向南京中華門發起突擊。

在之後的南京保衛戰中,孫元良的88師表現依然是很頑強的。

負責防守雨花臺的右翼陣地是88師262旅,負責左翼陣地是88師264旅。從12月9日到11日,雨花臺陣地不斷受到日軍的進攻。262旅和264旅憑藉地形殊死抵抗,寸土未失。

殉國的第262旅長朱赤

88師朱赤的第262旅還擔任中華門至光華門一線的城防。12月10日,日軍第6師團一部開始進攻中華門,第二天上午,城垣陣地多次出現險情。當晚11時,雨花臺守軍高致嵩的第264旅請求增援。朱赤留下第262旅第523團由孫元良直接控制,自己率領餘部出城增援雨花臺守軍。

殉國的第264旅長高致嵩

戰鬥進行到12月12日凌晨,第262旅第524團陣地被日軍突破,團長韓憲元陣亡。天亮後,日軍調集重炮和飛機轟炸262旅陣地,激戰至最後時刻,朱赤身中數彈渾身血汙,甚至連腸子都出來了,仍手持兩把駁殼槍繼續指揮戰鬥......守軍262旅全軍覆沒,旅長朱赤少將殉國。朱赤犧牲後,口袋裡還放著幾張結婚照片和一封沒有寄出的家書。國民政府追贈朱赤為陸軍中將。

南京保衛戰後的中山門

264旅堅守到12月12日下午,高致嵩命令士兵把幾十箱手榴彈的蓋子全部打開,用導火索串連起來,擺在陣地前沿,等到日軍進攻上來時,幾百枚手榴彈瞬間引爆,衝在前頭的日軍被炸得血肉模糊。在日軍重炮和飛機的聯合打擊下,264旅陣地最終失守,旅長高致嵩少將陣亡。國民政府追贈高致嵩為陸軍中將。

至此,孫元良的88師已基本拼完了。

日軍佔領後的光華門

日軍的進攻重點轉向雨花臺取得制高點後,繼續重新向中華門進攻。至12日,守軍74軍51師302團團長程智殉國。但中華門守軍依然死戰不退。

12月12日下午,262旅上校副旅長華品章率殘部一百餘人殺傷大量日軍後因彈盡全部殉國。

最終262旅全旅官兵盡數壯烈殉國。華品章時年35歲。

國民政府追贈華品章為陸軍少將。

12日,光華門也再度被日軍突破,被87師守軍謝承瑞團長親率戰士用十餘挺機槍的火力,將第二次入城的日軍悉數殲滅,並用沙袋重新堵塞缺口。

12日下午5時許,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召集各軍師長開會,司令長官唐生智下令撤退。

撤退令下達後,各軍師長大多未回部隊,只是打電話將命令下達後就各自撤退,失去了指揮的撤退轉瞬間就成了潰退。

在大多數部隊潰退之時,光華門上謝承瑞團仍然在竭力反擊。當撤退令下達到謝承瑞團時已是13日凌晨。謝承瑞團撤退下關途中,身負重傷體力不支的謝承瑞被潰散人群踩踏而亡。

12月13日,日軍攻佔中華門。日軍第一一四師團步兵第六十六聯隊從南京中華門突入城內。

圖為日軍第一一四師團官兵在中華門慶祝。


限於篇幅,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或進入本頭條號《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讀私家歷史,品黔臺美酒



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先來介紹一下孫元良。孫元良,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紹興,生於四川成都華陽,畢業於黃埔軍校一期,曾任國民革命軍88師師長,第22集團軍司令官,國民軍第5綏靖區司令官等職。1944年,率29軍在獨山阻擋日軍進攻,這裡也成了日軍侵華的終點站,1949年後退去臺灣,2007年在臺北去世。



在南京保衛戰中,喬裝難民逃出南京

1937年12月12日,孫元良率師參加南京保衛戰,是所在部隊傷亡最為慘重的,陣亡朱赤,高致嵩兩名旅長,陣亡韓憲元,李傑,華品章三名團長,另外還有旅司令部參謀主任趙寒星,工兵營營長王鴻烈以及十一名步兵營營長,全師百分之八十的排長連長殉國。1937年12983月13日還師撤退的時候,已經不足千人。在撤退的時候,孫元良與部隊失散,後來喬裝改扮難民,混跡於金陵女子大學難民營,躲藏一個多月才逃離險境。輾轉經泰興,淮陰,徐州,鄭州等地,1938年3月到達武漢,覲見蔣中正時,蔣表示,你不要灰心,我立刻給你部隊帶。第二次見面時,蔣說,有人說你在上海軍紀不好,發通行證給老百姓,你自己到軍法處去證明。4月3日,就被撤職了。被關押在武昌銀元局街軍法執行總監部監獄,拘押了四十二天之久。時常有同窗好友去看望。後來經調查控告不實,獲得軍法判處釋放。



孫元良也算是一個大人物了,基本上不會做出當逃兵這件事來了。只是因為師部死亡人數過多,其師部都已逃走,在進行抵抗也沒有什麼意義。只好離開。以圖後志。且不論怎麼逃。首先是要保命了。所以那些說孫元良逃跑將軍的。只能說孫元良逃跑技術不咋地。


別人叫的大師


全師幾乎全部陣亡,孫元良僥倖逃脫


其實在南京保衛戰之後,有大批的人開始黑孫元良,主要聚焦點在於國民黨消極抗日,孫元良率殘部消極出逃。然而孫元良部逃出去了嗎?沒有,幾乎全軍覆沒。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的第88師的情況。

1937年12月11日在接到蔣介石的撤退命令後,然而最後除了陳廣東的兩個軍和宋希濂撤了下來,其餘幾乎全軍陣亡。而關於孫元良逃跑,是來自宋希濂所說:

88師負責的雨花臺淪陷後,又全部轉去中華門,之後孫元良率領2000殘部向下關退去,企圖過江逃跑。最後在宋的堵截下,孫又不得不率部回中華門,最後因為敵人火力太猛,撤離中華門。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被阻的88師是因為雨花臺淪陷後,又無法從中華門進城,所以部隊是繞城而走。而當時孫元良還在中華門的城樓上,在這之後才與部隊匯合。並不是孫元良率部從下關撤退,而是該部隊無法入城,又無法按計劃從雨花臺突圍才走下關,這就涉及到了突圍路線。

南京軍的突圍計劃是在12日按照鐵心橋――古裡村――路廊橋的路線,中間必經之地是雨花臺。 當時雨花臺已經淪陷,衝上去是白白送死。而下關位置是留給長官部隊的位置,孫是正面雨花臺突圍無望才走的下關。

總而言之,88師沒有臨陣脫逃,全軍所有官員灑盡最後一滴血。該師的兩個旅長,幾乎一半的團長全部戰死。除了廖齡奇率領殘部2000人從下關坐船突圍外,其他所有人全部死於雨花臺與中華門。8000多人被日寇所殺,孫元良未能跟部隊撤離,後隱藏民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