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摶《觀空篇》:越是高人,越善用一手材料

陳摶《觀空篇》:越是高人,越善用一手材料

陳摶《觀空篇》:易之樞機,三教眼目

五代宋初,道教有一位奇人,名陳摶,世稱陳摶老祖。這個老祖,不僅是說他是道教的一位老祖,也是易學的一位老祖,其最大成就就是在易學上。易起源於象數,易學之本也在象數,先秦兩漢易學主要為象數之學,至魏晉王弼掃象而專談義理,象數由此晦暗不明,義理之學成為之後近千年的易學主流。到了陳摶,他交遊八方羽客,漸得象數秘傳,整理發明後才使象數之學重新大行於天下。陳摶以前未見有太極圖,是陳摶傳下諸多種易圖,開創出宋明以後的易學圖書學派。這些易圖中,以《先天圖》的影響為最大。

陳摶傳先天圖,開先天易學,僅僅從“先天”與“後天”的字眼上,我們也可感知其分量。這幅《先天圖》,幾乎失傳,是朱熹的學生蔡元定從蜀之隱者手中得到,得到後秘而不宣,朱熹生前也未見此圖,直到明初才由趙擴謙公之於世,並稱之為《天地自然之圖》。雖然如此,據《漢上易傳》所說,先天圖師承的終點是邵庸,朱熹則對邵庸之學推崇備至,甚至說“邵氏先天之說,則有推本伏羲畫卦次第生生之妙,乃是易之宗祖”,這就叫智者明眼,他其實也是陳摶先天易的傳人。朱熹師出程頤,開始走的也是義理的路子,到了晚年才悟到象數的重要性,承認義理源自象數,這個歷程正是歸根複本之象。邵庸是先天易的集大成者,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從這種師承中,我們更可見陳摶易學的分量。

不僅如此,陳摶生當儒釋道大合流的潮流之始,用當代易學大家潘雨廷的話說,他於三家是皆“能探得其要”,乃是三教通人、達人。所以陳摶之道,“非精通易理、禪機,尤能合諸親身的體驗者,不能成道教高真之象。”讓潘雨廷發出這種感嘆並且深信不疑的,乃是陳摶的《觀空篇》,載於《道藏·道樞》中。在此篇中,陳摶道出空有五個境界,空之悟有五層進境,越到後來越是精深高妙。易之樞機,三教之眼目,可以說盡在這短短一篇的300餘字中。

空有五境,你見幾層?

第一境,曰“頑空”。說白了就是空執,其內涵有內外兩層。外層便是腦中有著一個實在的空之概念,實際是識的產物而背離了性,其實是與你相對待的有而不是自性本具的空,也會去對抗有而不是化解和承載有,所以不但非真而且是障礙。那些一見言說便說著相,以不可說為萬能公式,暗自標榜著堅實自我、背後憑藉是頑固空見的佛油子,就屬此類。內層便是抱著這種虛妄修證時會遇到的狀況,是刻意壓制排斥之下而形成的死寂之境,依舊在識之鬼窟裡沉淪。陳摶所說頑空即是如此,所謂“虛而不化,滯而不通,陰沉胚渾”,是修鬼胎而不是修仙胎;所以“清氣埋藏而不發,陰虛質樸而不止”,內障蔽真空外一遇境緣便妄想不止鬼相盡現。這樣的人,“其為至愚者也”。

第二境,曰“性空”。到了這一步,“虛而不受,靜而能清”,是不受一切而不是斷滅一切,是覺離之而隨他去,如此方得真虛。真虛方有正靜,正靜只是能清,所謂清,頑空是刻意,清方是自然,莊子所謂“水靜猶明,而況精神”,是自然沉澱出來的而不是刻意營造出來的。修行人能到這一步的已是難得,但仍有問題,便是“惟任乎離中之虛,而不知坎中之滿”。離卦兩陽夾一陰為離中虛,坎卦兩陰夾一陽為坎中滿,離中虛便是得本,坎中滿便是生用,體用為陰陽,須一體一如才是圓融太極。也就是到了這一步,雖然開始逼近本體但還沒有生起妙用,是禪宗所謂的“死水不藏龍”。這是不徹,大徹之體與全體之用本來是一,本性徹必定全體得,全體得必定本性徹。所以陳摶說“扃其眾妙,守乎孤陰,終為杳冥之鬼”,“扃”便是關閉,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此時只得陰而未得陽,依舊是鬼境而不是仙境。這樣的人,“是為斷見者也”。

第三境,曰“法空”。佛家分執為我執和法執,先破我執後破法執,因我執難破,法執更是難上加難,就像能接受無我的人還多一些,能接受無世間無萬物的就鳳毛麟角了。而無論我執法執其實都是我執,所以佛家稱作人我執與法我執,這就是理會的關鍵,便是破我執便是無我見,破法執便是無法見,根本是在有沒有這個見,見即是執。所謂無世間無萬物,我無意無心、不分別分辨而如如觀照者也。所以我執法執也都是法執,因我與法皆是法而已。如此之境,便是莊子所謂“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能照者空之體,所照者空之用,體無染而用無窮。所以陳摶說“動而不撓,靜而能生”,是“塊然勿用於潛龍,乾位初通於玄谷”,塊然表獨立之本體,其初始之貌便是乾卦初爻之潛龍勿用,在此基礎上開啟了後面乾道變化直至飛龍在天的大用;這一步比之性空,要害就是能夠起用。比較禪宗,此時方為明心見性,但徹悟須破三關,此時只是破了初關的本參。所以這樣的人,“無事也、無為也,合於天道焉,在乎無色無形之中,是為得道之初者也”。

第四境,曰“真空”。在上一階段,雖然開始圓融,但畢竟還有體用、動靜之相,還有分別的痕跡在,所以只是開始和之初。也就是這還不是真空,一切痕跡抹去,方為真空。所以陳摶說真空之境“知色不色,知空不空”,即是《般若心經》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正進入了色空不二。在此境界下,“於是真空一變而生真道,真道一變而生真神,真神一變而物無不備矣”。真空生真道,即是易的“易有太極”、老子的“無中生有”,這是0與1、空無與道一的終極辯證,是終極陰陽、根本太極。伴隨而生的,便是禪宗所說的“靈”,猶如天地的渾沌而孕育出開天的盤古,這又是物質與精神的終極辯證,此即是真道生真神。真空、真道、真神是一,實無差別,也沒有一個前後的序列,這只是說其中因果,方便為之。三者同為本源,共成大徹之境,即是佛家如來藏,能生萬法而萬法歸一,猶如盤古開出天地萬物,這就是真神具而物無不備。這一階段便是禪宗三關的破第二關重關,也是華嚴圓教的理事無礙之境。這樣的人,“是為神仙者也”。

第五境,曰“不空”。

本體真空、一切圓融之境了無痕跡,這無痕跡卻也是一種痕跡,也要消去,所以還不是最終。到底什麼才是究竟?恰恰是個不空,此真是妙絕。所謂不空,你心中若真無一絲一毫掛礙,那麼你之性便是這真空本身,便能天地來歸、萬物為體,這就叫不空。如同明鏡無相,所照之萬事萬物卻皆是其相。說白了,所謂不空就是佛家的如如,老子的自然,華嚴的事事無礙。到這裡真的絲毫痕跡也沒有了,卻只是個本來現成、當下即是。可以看到,空悟之路越到後來越是差別細微,而越是細微越是難以辨別和破解,悟道便是深入精微,精微到真空不空的極處為止。禪宗三關最後一關為末後牢關,至此方為徹悟,何為末後牢關?千百年來眾說紛紜,其實都在一個公案裡:清平令遵禪師初參翠微無學禪師,問“如何是西來的的意”,這問的就是那個究竟。翠微答:“待無人即向汝說”,這可是大密意。等人都走後,清平道沒有人了,請和尚說。翠微於是下禪床,把清平帶到竹園裡,然後指著那些竹子對清平說:“這竿得恁麼長,那竿得恁麼短。”清平豁然有省。

所以陳摶說不空之境:“天者高且清矣,而有日月星辰焉;地者靜且寧也,而有山川草木焉;人者虛且無也,而為仙焉。”如如自然,本來如是;法門同時也蘊含其中,便是高與清、靜與寧、虛與無。“三者出虛而後成者也。一神變有千神形矣,一氣化而九氣和矣,故動者靜為基,有者無為本”,這就是老子說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一正”,關鍵是“得一”,一者虛無清靜,虛靜者空無道一,而為“太一”。由此而生神變,而成氣化,一切皆出無中生有的神變,一切皆歸萬法歸一的氣化,天地人三才由此大成大行,而成大自然、大自在。

《觀空篇》最後一句是說抵達了這個究竟徹底境界的人:“斯亢龍回首之高真者也。”易經以乾道為根本,乾道以用九爻為根本,用九為“見群龍無首,吉”,到底什麼是群龍無首呢?陳摶之說可謂妙得其真意,便是亢龍回首。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之後緊接著便是第六爻亢龍有悔,妙就妙在這個悔字,就像人的後悔不都是來自往事、來自回首嗎?所以亢龍有悔必要回首。回首地是什麼?便是最初與初心,即是與本體最近的初爻潛龍勿用,馬雲說後悔創辦了阿里巴巴,就頗有這個意思。如此首尾相接、圓通周流,而成生生不息,即是不空之境。亢龍有悔之後則緊接著是用九的群龍無首,用九乃一虛爻,其實是無這一爻的,而其根本意義也正是虛無,虛無即是真空。群龍無首而亢龍回首,便是真空不空,一而不二,乃成“神無方而易無體”而“生生之謂易”的易境。這就叫圓滿,這就叫究竟,莊子言“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所以乃為高真。

越是高人,越善用“一手材料”

最最妙的卻不在這裡,而是最究竟的境界是不空,最平凡的境界也是不空;最徹底的覺者所在的是不空之境,最庸常的凡夫所在的也是不空之境。這不空之境,對於聖凡了無差別,那麼聖凡的差別究竟是在哪裡?參!

禪宗講“山河大地皆露法王身”、“天地萬物皆是大善知識”、“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宇宙天地、萬物萬事、眾生世間乃至我們的生活,這叫做道的“一手材料”。歷代大德所言乃至佛聖所說,不過全都是二手材料。悟性越高的人,越善用一手材料,如莊子的“道在屎溺”;悟性越差的人,越迷戀二手材料,諸多對讀書的推崇、對學問的敬仰,皆出自此種動機。我聽過最霸氣的話有兩句,一句是古德所說,“學佛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將相所能為”;一句便是六祖所說,“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六祖不識字,所以最合禪宗旨意,最具祖師風範。這是一個大寓言,指向的便是善用一手材料。這個寓言所說,便是祖即道、道即祖,祖道、道祖盡在一手材料。故古德言:上上根器之人,一句佛號便可得往生;非要讀遍藏經才能徹悟之人,往生已無指望。

這樣的寓言何止禪宗有,易道何嘗不是如此:“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伏羲畫卦,正是觀天地察萬物而來,正是從一手材料得來。道為萬物之源,萬物為道之源。最深的玄機,就在這個寓言裡。而羲王從一手材料裡悟得與天地準的八卦之象,我們卻只從一手材料裡走出了鬼畫符,這又是因為什麼?再參!

天衣義懷禪師雲:迷則迷於悟,悟則悟於迷。

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中,秦昭襄王與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有一段關於兵法的對話:秦王來到白起家,見書架上一本兵書也無,感到非常驚奇:這樣一位戰神,竟然不看兵法的嗎?問起,白起才從櫃子裡取出《孫子兵法》,然後說了這樣一段話:“……當初看時,只覺得滿眼皆是精粹,深感自身渺小粗淺……不是白起妄自尊大,年少時,白起便將這些兵書爛熟於心,只是怕會錯其中之意,故將這些書簡都藏了起來,力求身體力行,根據行兵征戰之實情以應對,再比較這些書簡,如此方能領會先人之真意。會其真意後,再將兵書藏起忘之,依舊視敵情應對破解。”

一手材料和二手材料的關係,已經都在這段話裡了,便是不廢二手,終歸一手。也告訴我們,不只悟道如此,兵法也是如此,一切領域一切事無不是如此。只要想抵達封神的高度,靠的都是對一手材料的領悟和把握。所謂善用一手材料,便如用兵,哪裡是你的疆場?生活;何處是你的征途?此生;什麼是你的駿馬長槍?身體力行。

行一手事,做一手人,才能得一等悟,成一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