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低好上手,有時一天能賣100多單!成都「專營外賣店」打堆堆了……

成都錦江區天涯石西街地段並不佔優

卻因為這裡自發聚集的商鋪

大多專營外賣,不做堂食

成為外賣騎手心中“黃金口岸”

他們長期在此駐留取餐


成本低好上手,有時一天能賣100多單!成都“專營外賣店”打堆堆了……


↑騎手們長期在天涯石西街聚集

市場需求擴大和低廉成本

是老闆們選擇專營外賣的主要原因

雖然仰仗不了堂食顧客

但在中午用餐高峰期

一些商家能在外賣平臺上

接到100多單訂單

可競爭激烈與衛生問題

也在他們頭上盤旋不去……


1

房租便宜成本低

一天能賣100多單


天涯石西街,短短几十米的半條街上,粗略一數,外賣餐飲商家就有七、八家,老秦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老秦今年5月才開始經營簡餐店,有兩、三年餐飲行業的工作經驗。他告訴記者,“只有地段比較好的餐廳才會以堂食為主。這裡地段不太好,做堂食有點偏,人流量特別少。”

近幾年,外賣行業迅速發展,因此,老秦想做專營外賣。他認為,現在年輕人上班已經很累了,點外賣有人送上樓,勝過外出吃飯,這是個商機。

“現在又有幾個做堂食做好了呢?” 一旁的炒飯館的老闆說,“堂食房租貴、裝修貴,還不知道生意怎麼樣,做的不好只有虧本關門。”

天氣特別冷和特別熱的時候,是外賣的旺季。中午10點到下午1點事一天中的接單最高峰。“晚上成都人喜歡吃點火鍋、串串,所以生意一般,這是根據飲食習慣決定的。”在10月中旬天氣適宜的時候,老秦說他一天能賣出100多單。

成本低好上手,有時一天能賣100多單!成都“專營外賣店”打堆堆了……


↑中午11點,外賣騎手在手機上搶單

益州大道南段附近的伏龍安置小區內,也聚集了大量的外賣商家。

一對在這裡經營外賣麻辣燙的小情侶告訴記者,專營外賣成本低、好上手,是他們創業的一種選擇。這間佔地約70多平方米的小區一樓底商,位置較偏,租金每月大概3000多元。

靠近伏龍小區中心地帶菜市場區域,因人流量大租金較貴,附近商家以同樣的價格只能租到30-40平方米左右的商鋪。

據一家燒菜店老闆透露,僅幾米之隔的益州大道南段臨街門面,租金計算方式為180元/㎡每月。而距離伏龍小區直線距離不到1千米,位於吉泰六路的銀泰城一樓底商,據瞭解租金約為200-220/㎡每月。

成本低好上手,有時一天能賣100多單!成都“專營外賣店”打堆堆了……


↑據在銀泰城開餐飲店的商家透露,這裡的租金為每平方米200-220元。

2

外賣騎手心中的黃金口岸


天涯石西街是外賣騎手心中的“黃金口岸”,“中午是黃金期,都在選單搶單,挑好送的接,有時平臺也會派單。”某平臺騎手葉強(化名)說,據他估算,中午送得好能送20多單,但遇到下雨天,生意就不太行了。

另一名騎手羅俊超(化名)向記者展示了截止到18日中午11點36分的送餐戰績榜,頁面顯示,排名第一的騎手已經送出31單。


成本低好上手,有時一天能賣100多單!成都“專營外賣店”打堆堆了……


↑截止18日中午11點36分,當日派單最多的騎手已有31單


在騎手心中,“好單”有幾個條件↓

不上樓,可打電話直接下來拿的;出餐快,沒有太多堂食的;距離近,送餐方向一致的。“春熙路、川大、華西都比較好。中午是送餐黃金期,有時間限制,慢了沒人要。”


葉強說,像川菜館、炸醬麵館這樣以堂食為主的店,在他們的群體裡並不受歡迎。“現在接到的單子,專做外賣的比較多。接一天的話,大部分店鋪都是專營外賣的,有堂子可以堂食的10個裡面只有2個。

騎手旁的風味牛排店,抽油煙機和灶爐“轟隆隆”齊齊作響,幾名工作人員正熱火朝天地備餐,櫃檯前已經擺放好了七八個待配送快餐,店裡的女孩告訴記者,“中午能賣100多單。”

成本低好上手,有時一天能賣100多單!成都“專營外賣店”打堆堆了……


↑打包好的餐點放在櫃檯,以供騎手取餐

3

優於傳統堂食店鋪?都不好做


一對在銀泰城經營傳統餅鋪的夫妻告訴記者,他們不以外賣為重心,主做路過的上班族生意,但因房租貴,收益並不高。

“(銀泰城)裡面租金更貴,上兩萬。”在他們眼裡,這裡吃喝商家太多,同類型的奶茶店就有30多家,除已經有知名度的品牌外,屬於“誰幹誰賠,10家得賠8家,門面一年換四五家。”


成本低好上手,有時一天能賣100多單!成都“專營外賣店”打堆堆了……


↑從外面看去,這些專營外賣店沒有前廳

但專營外賣是否更具優勢?在許多老闆看來也不盡然。

“現在普遍的商家抽成,都挺厲害。美團餓了麼一趟抽下來要四五塊錢,像上午一單客人支付了11元,我只能收到7.5元。”老秦感嘆了一聲,“現在生意不好做。”騎手小羅表示,在他進行送餐服務的諸多專營外賣的餐館中,一年下來,很少店鋪能夠存活。麻辣燙店老闆則擔心客源,“外賣有一個缺點,不像堂食店那樣可以口口相傳,朋友間互相推薦,而是一般挑選就近商家。”


4

互聯網背景下的發展趨勢

欠缺監管食品安全存疑


在求快求速求方便的經營理念下,食品安全仍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在錦江區工作的白領趙女士表示,“我每次點開外賣app,如果發現商家不放實體店鋪照片,或照片顯示店鋪在類似居民樓的地方,環境簡陋,我就不願意選擇它。”

成本低好上手,有時一天能賣100多單!成都“專營外賣店”打堆堆了……


↑大多店鋪一進門,便是食物製作間

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一些專營外賣的餐飲店確實存在讓人擔憂的衛生情況。小鄧也坦言,

“與堂食餐館相比,專營外賣的商家,大廳衛生確實要差一些。”

但老秦認為這與是否是外賣商家沒有關係,而在於老闆自己的良心。

“你如果認為這個飯可以稀裡糊塗不講究衛生,也可以做出來,畢竟消費者也不清楚製作過程。但我認為別談錢,要有責任心,就算費事一點也要對衛生負責,這關鍵在於每個商家自己。”


成都美食文化交流與創新中心理事長暨成都美食文化促進會會長張蛟表示:

這種專營外賣餐館的出現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因寫字樓集中,年輕人多,在南門區域更加普遍,並呈越來越多的趨勢。但不管是做外賣、堂食,還是外賣+堂食,都必須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這是大前提。“互聯網電商平臺商家要加強自律,也要加強對互聯網點餐平臺的約束監管。”


*記者 陳柳行*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