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跡可看出,民國大學校長比現在的更好?

電影院看了電視


整個民國時代,國家都陷於生死存亡之際。外則強鄰四逼、虎視眈眈,內則政治紊亂、民窮財匱,憂患叢生。但就是在這樣的困境中,彼時的中國文化教育事業卻始終如火如荼,絃歌不輟。漢學家費正清到中國考察,寫文章對西方人說,這是奇蹟!

(圖:1947年4月27日,北平清華大學36週年校慶。左起原西南聯大訓導長、昆明師範學院院長查良釗、北大校長鬍適、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南開大學秘書長黃鈺生)

在這段灰色、甚至慘然黑暗的時光中,一大批由政府興辦的公立大學成為靚麗風景線,至今煥發著耀眼的光芒。而能有此景象,除大學自身努力外,毋庸置疑大學校長們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這期間,中國不僅出現了諸如北大、清華等“一批與國外主流大學只有量差沒有質差的一流大學”,也誕生了諸如蔡元培、梅貽琦、任鴻雋等必將流傳千古的傑出大學校長。可以說,在如此舉步維艱的環境下,中國大學仍能實現“逆生長”,幾與牛津、劍橋等老牌大學並肩而行,民國時代公立大學總256位校長們的功績特別值得一說。

現今的中國大學,論體量據說世界第一,但是我們至今不僅沒有世界一流科學家,所謂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永遠在怠工“推進”中,更不曾聽說有哪位大學校長堪稱“教育家”,和民國時比較起來,真讓人感慨系之。 這種比較,因為話題有些敏感,不便多說,順手舉幾個例子,朋友們自己衡量下。


民國大學,校長們作為一校之長,作為師生們的領頭羊,其人的氣度、胸懷,是最值得一提的。

話說有個叫黃季陸的,是國民黨元老,西山會議派骨幹,後來在臺擔任國史館館長。前兩年中華書局還給他出了部《黃季陸先生懷往文集》,也是大家比較注意的書。抗戰期間,他一度出任四川大學校長,而川大也正是在他任內的擘劃籌備下,成為多院系綜合大學。

(圖:1948年川大數學系17級畢業酬師合影,右六為時任校長黃季陸)

這個人是個堅定的國民黨右派,狂熱的反我共頭腦人物。 但就是這麼一個人,當他作川大校長時,卻只知道維護學生,從不問黨派歸屬。他執掌川大時,正是學生運動頻繁時段,動不動就有學生被抓進去。

黃季陸的處理方式,就是隻要有學生被政府抓去,他不管什麼黨派,“只要是我川大的學生,我誓死也要保你出來”,政府不放人,他的名言就是“這是我的學生,我是校長,你必須給我放出來”。他當時也是四川省國民黨黨部的最高負責人,所以多能奏效。

所以,雖然都知道黃季陸極端反共,差點因此被孫中山開除黨籍,但是當時學生乃至進步學生地下黨,均對其印象甚好,背後喊他“黃媽媽”。為什麼呢?因為覺得他為人婆婆媽媽,不像個官僚,倒像個媽媽一般愛自己的學生。

這事川中名作家流沙河老先生有專文記錄。黃季陸的做法,顯然是認為:作為政治家,可以依照自己的理念行事,有必要時甚至格殺勿論;但是作為一名校長,就該秉持思想自由之原則,超越一切黨派意識,兼容幷包,以愛護師生為首任。想我們現在的校長,動不動就知道開除學生以媚上,不說別的,境界與胸懷早已天上地下了。


“去行政化”,是現今大學改革中呼聲最高的。而民國大學的機制就是榜樣,校長本身也是一直在作表率的。

自1912年蔡元培提供法案通過後,歷任民國政府,包括北洋軍閥時期,都厲行一條法令:凡國立大學校長,不能兼任任何行政職務,倘有兼職,必須立即辭去,專辦校務,如有違背,“應由該部查明更換”。這是對當時大學校長任職形式的一種專門規範。這樣的規定,可以保障大學校長安心辦學,獨立於行政權力之外,也避免了學術與權力的交易亂象。

圖:孤獨遺落在香港華人永久墳場的蔡元培墓)

也因此,在民國時代,作大學校長社會威望極高,是政府高級職務所不能比擬。所有人選務必德才兼備,不然必為師生所驅逐,能堅持下來的也必然多為師生所擁護。所以,胡適雖貴為駐華大使,為中央研究院院長,但是他一生最驕傲的職務,是北大校長;而蔣夢麟,是在出任國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長兩年後,以部長之尊出任北大校長的,他自己與同時代人,都認為部長不過一介官僚,而北大校長育天下英才,才是“至高尊榮”。


民國大學校長,多為國之重望。這些人,對上,有底氣,能牛掰,抵禦權力腐蝕,讓大學維持“自由之品格,獨立之精神”不墮;於下,多具身體力行、寬容大度、民主平等的人格魅力,因此是大學樹立校風的象徵、也是學生為人的楷模。這也是民國大學可以培養出大才的一個因素吧。

(圖:公開演講中的蔡元培)

民國初期,北大校長由大總統直接任命,官高位尊。蔡元培任職北大校長,上任第一天, 校工們依例,像迎接官老爺一樣,校門口列隊恭候,行禮如儀。不想,蔡元培見了,也馬上脫禮帽,鄭重鞠躬還禮。並且,此後每日進出校門,他都會向校工們脫帽鞭躬還禮——而這位蔡校長,前幾年還是暗殺團體“光復會”的首腦。

這是破天荒的舉動。蔡元培這麼做,不僅只是出於一種禮貌,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他以北大校長之尊,立意摒除求學機構等級分明的官僚習氣,將民主平等的行為乃至人文精神意識從此打入中國大學校園之內。

後來的校長多能承此風。像胡適,就任北大校長時,校長室的大門永遠開著,師生、校工可以隨時進入;安徽大學校長劉文典能夠毫不猶豫地當面頂撞國家元首,都是在身體力行表示“大學不是衙門”,應該有不畏權貴的氣節,有平等民主的風範。這些都是民國大學校長的典型。

現今有些“國子祭酒”,完全不是把校長當校長來當的,怎麼可能真的用心辦學呢,又如何有底氣敢和舊時代的“同行”一較短長呢!孟子有言:“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前些年,耶魯大學校長公開說有些大學就是個笑話,我們除了不滿,是否需要反省呢?

2018,9,25,責令刪改後重發

感謝大佬們賜閱。會勉力每天都寫三兩篇隨感。歡迎關注、點贊、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