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创新我来了——三分局职工创新工作纪实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在新常态下不断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玉峰曾指出,在我们工作的每一天,实际上都有创新的机会和可能,需要的是坚持和鼓励创新。公司三分局“职工创新工作室、青春梦工厂”的火热实践,就向我们展开了一幅职工创新创效活动的美丽画卷……

“郑州航空港三标第三工程处职工创新工作室、青春梦工厂授牌仪式正式开始!”9月11日上午,随着三分局党委书记高海成的宣布,热烈的掌声在项目部里回荡,喜悦的笑容点亮在场每个人的面庞。

回想起一路上我们的好奇、迷惘、深思、徘徊,我们庆幸——群策群力、助力生产、创新创效的梦想未曾被打破,我们执着——职工创新的星火一点点传递,职工创新的求索之路还在继续。

摸着石头过河

郑州东三环(107辅道)第三预制梁场施工高要求、任务重,为了尽快适应大型市政项目的快节奏,他们采用“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这个时候的3号梁场是沉静的,我们的职工默默做事,似乎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多么光荣。

“我们的梁场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职工有着自己独创性的思维,我们需要为他们搭建平台!”高海成的一席话,陈艳艳、王亮、万彬、席航航、郝元君一群年轻人就这样满脸好奇地推开了未知的大门。

“什么是职工创新?”办公室负责人陈艳艳满脑袋问号。她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却发现最标准的答案其实在职工自己心中。“什么是创新?对我们来讲,其实就是为了做好本职工作做的一些小事罢了!”刘红杰满脸紧张,说出了心中最朴素的想法,也带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

王亮,项目总工,为了确保每一项成果科学可行,真实有效,白天跑现场实践,晚上做技术方案,连着几个月下来,一个胖大的小伙子晒成了黑葫芦,只是冲着我们憨厚地笑笑。

郝元君和万彬,两个精通信息化技术的棒小伙,熬了两个月,与公司沟通、与软件开发公司交涉,还要考虑项目实际,确保了项目生产管理信息平台的顺利运转,实现了项目生产信息可视化,尤其是梁体“身份证”吸引了大量的目光。

就是这样一些优秀职工,慢慢成为了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并不断吸纳新的人才,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数字化梁场、钢筋精细化管理、移梁台车、滴水线、龙门吊轨道改造等等。看似不经意的想法,最终却成为助力生产、功效显著的创新成果。2016年4月—8月,在高海成的指导下,从组织机构、成员吸纳、制度创建、创意吸收到最后的成果发布,我们一步步走远。

2016年8月25日,是职工创新工作中第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公司工会、公司团委为数字化梁场职工创新工作室、青春梦工厂正式授牌。


职工创新我来了——三分局职工创新工作纪实


数字化梁场职工创新工作室、青春梦工厂

打破创新“第一印象”

数字化梁场职工创新工作室、青春梦工厂的成功并不能掩盖潜在的不足,组织机制的良性运行、广泛推广等工作后劲不足成了要解决的第二个难题。

高海成带着笔记本跑遍引黄、航空港、官庄、密瓦、草坪河、太和、新藏、黑干项目,将职工创新的星火传递给大家,真正打破了大家对于创新的“第一印象”,也将一线职工心声带给了整个策划团队。

他们开始将工作重心放在职工创新创意的收集管理上,各项目不用执着于创新,不定期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微信平台、意见箱、邮箱、座谈会等,都成为职工可以直抒心意的地方。

机关不存在创新?NO!车辆管理、食堂管理哪个不是实体业务?各业务系统哪个不存在管理提升?帮扶指导项目难道没有好的点子?

项目生产经营是重点?NO!过程中一点工艺的小改善、一个工人不经意的提醒、方案的优化、一张报表的简化,都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

“职工群众是创新的力量源泉”,这句话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到2016年12月,经过职工的积累,分局5个项目、近80余人参与,已经创造了28项成果。

这期间,陈艳艳一直参与,默默推动,策划了整个分局2016年职工创新评审活动,就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回头看的机会。开始107梁场工作室创建的时候,她着急上火,耳朵整个肿起来了,疼的不行的深夜里仍然埋头继续,唯有完成后的精细资料、漂亮的工作室能让她放松一笑。这头刚结束,她又开始跟着调研组跑项目,邋遢不羁是她自嘲时常说的词,“感觉自己都不像个女人了!”。


职工创新我来了——三分局职工创新工作纪实


航空港三标第三工程处职工创新工作室、青春梦工厂

这只是开始

继东三环梁场职工创新工作室和青春梦工厂的成功创建和探索之后,航空港三标第三工程处职工创新工作室、青春梦工厂也正式授牌成立。李云雷、张玉波、冯鹏鹏、胡晓东、梁美娜等一群核心成员,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懈努力,确保了职工创新工作室、青春梦工厂的良性运作。

李云雷,喜欢闷头做事,话尤其少,可对待技术工作的态度特别严谨,经常给工作室成员、项目职工、作业队伍进行技能培训和方案宣讲。因为工期紧张、设计放案调整,他整日奔波在监理、业主、总包、现场,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晚上夜深人静,仍然无法安心入眠。企鹅头像不断闪烁,显示夜晚的忙碌刚刚开始。

胡晓东,总是未语先笑,热心可亲。平时忙于安全生产,整日在现场监督检查,处理违规行为毫不留情,给不少工人留下了心里“阴影”,却又有理有据的让人敬服。从工作室开始创建,他总是一副笑脸帮忙张罗,搜集照片、整理资料、总体协调,忙的不亦乐乎,用自身的活力感染着大家。

一年多的时间,我们的职工立足生产实际,集思广益、勤耕不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39项成果,涵盖设备改造、四新应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小建议等内容,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发掘了一批有创造性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分局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力量。他们气质昂扬,总是冲在战斗前线,给后备军带去无尽的向往;他们默默无闻,常年在现场奔波,却赤诚负责,用汗水浇筑成功;他们风华正茂,热情洋溢,用丰富的创造力谱写篇章。

耳边公司程铁强主席的话语意味深长:“要珍惜职工创新工作室、青春梦工厂的品牌,要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提升标准,树立典范,今天的授牌仪式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程主席充满笑意的与第三工程处党支部书记王健握手,希望第三工程处要克服“荣誉到手,创建到头”的思想,制订更高的创建工作目标,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做好工作室、梦工厂日常管理、学习培训、专题研讨等活动,持续为公司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提升创新能力,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解决问题的新手段。

时光流转,他们仍然在求索的路上,为了让职工创新的星火燃烧,为了让职工的才能和智慧更加闪耀,他们精神抖擞、脚步坚定.

职工创新我来了——三分局职工创新工作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