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千股跌停再现,危机来了?!

10月10日,美欧股市大幅回调。其中,标普500下跌3.29%,纳斯达克下跌4.5%,道指下跌3.15%。

隔着太平洋,A股给了响应:

沪深两市股指集体大幅低开,随后两市一路缓慢震荡走低,沪指早盘击穿熔断底2638点,创出近4年来的新低,午后更是跌破2600点,两市超3400只个股下跌,近2000股跌幅超9%,千股跌停再度上演。截止收盘,沪指跌逾5%,报2583.46点,较今年最高点3587.03下跌逾千点,跌幅近28%,创业板指暴跌逾6%。

「原创」千股跌停再现,危机来了?!

转念一想,A股开盘下行,已经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跌出了意料之内。今年2月以来,A股节节败退,各种悲惨场景历历在目。

1、外围落不完的靴子,恐慌不断蔓延。

美债利率、美股指数、中期选举、贸易战、动荡时局成了A股的外来致命天敌。

2018年2月6日,A股受当时外围利空因素影响,上证指数下跌3.35%,从开盘3418点当日下跌至3370点。A股狂泻,尤其是创业板暴跌5.34%,已经跌破2017年7月18日1641点的局部底部,两市跌幅超过5%的股票有1966只,让持股过年的投资者慌了神。

本以为美国的贸易战靴子只是个纸老虎,结果我们在悲观中过分地乐观。直至今日,A股未改其下跌趋势。

短期来看,外围的靴子似乎还有很多只。倒不如在今天这个时点重新看下美国市场,或许对中国投资者有些借鉴意义。

熟悉美股的投资者知道,对开盘后30分钟和收盘前的资金流向进行判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这个时点的钱被称为聪明的钱,说的是他的变化向来是美股走势风向标,当聪明的钱大笔进入股市时,美股往往能加速上升。

但从统计数据看,进入2018年2月以来,这部分资金的交易额从最高点2万亿降到1.6万亿,下跌了20%。似乎这也侧面宣告了美股牛市阶段性地结束,步入震荡阶段。而美国投资者的杠杆率普遍偏高,震荡的幅度也会随着市场走向越来越明显。

所以,隔夜美股的暴跌,似乎早已经在计划范围内。而美国的喷嚏效应,似乎在最近反应的十分清晰。

尤其是中国,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往往是避让者。

2、中美经济对比,差异何在?

中与美GDP规模差距逐年缩小。美国经济规模为19.4万亿美元,经济增速2.3%,占世界24%。2017年中国经济规模达12.2万亿美元,经济增速6.9%,占世界15%。也就是说两国经济规模占据世界的39%,但美国目前还是完胜中国9%。如果从人均GDP、经济产出效率质量上看,中国并不乐观。以人均GDP为例,中国仅为美国的15%。

「原创」千股跌停再现,危机来了?!

通过其他几个方面的对比,或许更为直观。

「原创」千股跌停再现,危机来了?!

3、美国经济感冒了?

从最近公布的美国的主要经济数据来看,基本面基本维持稳定,各项指标还很强。

在八国首脑俱乐部里,美国仍然是一家独大,其他7国加起来才和美国GDP总量相当。论人均GDP,俄罗斯混的最惨,只有一万出头,2018美国人均GDP可马上要突破6万大关呢。

经济增速没有放缓,二季度增速4%左右。欧元区能到2%就算景气了。或许很多人说是因为减税的原因,认为一轮刺激后就会下来。

深入研究一下,就不应该这么简单的分析。因为美国的税收机制相对完善,税收刺激政策比较精确。减税后,企业税负减轻的同时,利润相应增加。企业通过积累的利润用于再生产,可再次刺激经济增长,带动企业利润再次增加。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利好循环。

建设一个完整的良性闭环刺激系统,能够将财政政策发挥至极致,和简单的货币放水及房地产刺激还不一样。

昨晚美股大跌,预示美国经济下行?难道美国股市感冒了?

「原创」千股跌停再现,危机来了?!

目前,标普500市盈率在16.6倍,与大周期均值15.8倍相差无几。如果有泡沫,就是纯净水混点杂质,难免也会搅拌出个泡泡。

信心堪比黄金,货币定价的股市,难说泡沫有多大。只能说目前美股现状比以往水平稍高,泡沫在原先的基准上几乎不大。

没错,意思就是这个意思:特朗普说的对,美股大跌不在基本面上,而在短期市场情绪。

「原创」千股跌停再现,危机来了?!

所以中长期,大家都应该没啥特别值得担心的。

4、中国是不是发烧了?

美股是调整和寻找方向,那么中国三天两头跟跌不跟涨,是不是国内经济出了问题?这是个很好的提问,却也很难回答。

貌似从国际友人的视角看,经济的健康程度依次是美国>日本>欧洲>新兴市场。中国虽然体量大,但是经济健康程度他们仍然担忧。不排除他们通过有色眼镜看中国,但我们必须也要实事求是地看中国。

先说房地产。房子的价格貌似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没有跌过,几家欢喜几家忧。确实是富了一批人,但多数人还是成了房奴按期还贷款。十一节假日里,若是说万科“活下去”的口号一度引起了恐慌,倒不如说是内心对房价担忧的一种体现。

只涨不跌的奇葩现象,的确让人有点担忧。

谈到去杠杆……

谈到老百姓消费升级……

谈到新股一个劲的发行……

谈到垃圾股的股价漫天飞扬……

谈到崔勇士单兵怒怼娱乐圈税收……

谈到央行降准是否惠及多数中小企业……

国内担忧的事情还很多,谈起来让人觉得正能量的事情还没有几个。如今听闻友人不满房子降价,直接砸楼盘。虽因为房子降价砸楼盘已经不是第一次,但也奉劝各位理性看价格波动。或许,就应该任性地闭眼买房,别看新闻是最好的。

「原创」千股跌停再现,危机来了?!

美国打了喷嚏,中国就会发烧吗?

这个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的股市也跟着颤了颤。只是,谁跟涨不跟跌,谁跟跌不跟涨?

想要再直白点,直接对比:

从行业分布看,中国上榜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能源、炼油、采矿、房地产和工程与建筑行业,生命健康、食品生产等行业上榜企业较少;美国上榜企业分布在金融、能源、电子、通信、装备制造等行业。

互联网行业中,中国上榜的有3家(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美国上榜的有3家(Amazon、Alphabet、Facebook);

电子通讯行业中,中国有15家(鸿海、中国移动、华为、中国电信、联通等),美国有23家(Apple、AT&T、Microsoft、Comcast、IBM等);

汽车制造领域中,中国上榜的有7家(上汽、东风、一汽等),美国上榜的有2家(通用、福特);

航空、国防领域中,中国上榜数量与美国持平(均为6家);食品生产、生命健康行业,中国均无上榜企业,美国分别有10家食品生产类企业和12家生命、健康类企业上榜。

综上,中国企业集中在资源垄断性行业及金融部门,美国则在生命健康科技领域上榜企业较多。美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强,受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小。

5、怎么办?

如果中国股市继续出现恐慌抛盘,投资者该怎么办?

买房子?

买黄金?

买地皮?

……

投资者都应在恐慌的时候冷静下来,虽然这样对大多数人来讲都很难。

事情其实很简单,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波动的。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还是情绪。如今十几倍市盈率的公司一大堆,而且盈利能力和行业前景都不错,每年都有不错的分红。

如果不嫌弃价格来回波动,更不担心企业倒闭,买进去拿利息也能够穿越熊市。还要提醒的是,

远离题材炒作和垃圾股,做你的股东,让投机客去狂欢吧。

文末还是老规矩,推荐一本书。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原创」千股跌停再现,危机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