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代8人從軍報國!追憶31歲不幸早逝優秀退役軍人胡晨及其軍人世家

“你走進黃昏,卻給別人以清晨”

這是一位詩人為31歲的安徽省樅陽縣雨壇鎮雙豐村退役軍人胡晨所做的詩句。這位年輕的退役軍人因病不幸早逝,彌留之際,他與父親商議決定,去世以後將有用的器官無償捐獻,延續他人生命。

胡晨的善行義舉贏得世人崇敬,也讓更多的人走近了這個三代八人接續從軍報國的大家庭。金秋十月,胡晨家庭被銅陵市推薦為安徽省“關心支持國防建設好家庭”。

平凡英雄

——他用生命延續軍人本色

樅陽曆史悠久,是桐城派文化的發源地,城鄉傳承儒學之風,農村尤其講究“入土為安”。因此,當5月初,躺在重症監護室的胡晨向父親胡曙光說出遺願時,胡曙光一時難以接受。

“3年前他媳婦走了。現在,他這麼年輕又要走了,3歲孩子成了孤兒。我還以為他是要跟我託付孩子的事……”時隔小半年,回憶起那一幕,胡曙光心痛得老淚縱橫。

胡晨身體虛弱,但意願堅定。他告訴父親,自己生病這段時間,得到很多好心人幫助,現在要走了,想再為他人再做點事。同樣當過兵的弟弟胡飛,勸父親滿足胡晨的願望,不要讓哥哥帶著遺憾走。

胡曙光又找自己的二弟胡樹清商量。“我要是同意孩子捐獻器官,鄉親們會不會說我心狠?”胡樹清也是退役軍人,他支持侄子的決定:“胡晨受過部隊教育,有他自己的想法。再說,捐獻器官、挽救他人,是功德無量的事。支持他,不是心狠,是心善。”

5月10日中午,胡晨的心臟永遠停止了跳動。在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的見證下,他的肝臟、腎臟和角膜被取出。有5名患者因此重獲光明、新生。

“胡晨是個英雄!”鄰居胡森林滿心敬佩地告訴記者,胡晨養病期間,他常去串門,從沒聽胡晨對生活有抱怨或牢騷,他總是一個勁兒唸叨別人的好,想著怎麼回報大家。

英雄也是平常人。2004年,高中畢業的胡晨參軍來到福建省軍區某部服役,第一年就被評為優秀學員、第二年又被評為優秀士兵。胡晨喜歡也適應部隊生活,領導和戰友們也都喜歡這個踏實能幹的兵,然而義務兵期滿,胡晨卻選擇了退伍。時任團職領導的胡樹清,對侄子的選擇很不理解。“爸爸身體不好,弟弟正讀高中,家裡十分困難,我要回去撐起這個家!”聽完胡晨的話,胡樹清沒再勸留。“胡晨是個好孩子,無論在哪,他總是想著別人,從小到大都這樣。” 為家人,胡晨忍痛犧牲夢想,揮別軍營,挑起家庭重擔。兩年後,又將高中畢業的胡飛送入部隊,幫弟弟圓了軍營夢。

胡飛沒有辜負胡晨的期望。在部隊期間,他表現優秀,順利留隊。2016年,胡飛晉升三期士官之際,胡晨卻病倒了。“我愛部隊,但哥哥病重,父親殘疾,侄兒年幼,家裡需要我!”如同10年前的胡晨,胡飛也作出退役回鄉的決定,為了“撐起這個家”。

自強不息

——苦難成就奮鬥者的榮光

金秋時節,雙豐村洋溢著豐收的喜悅。70歲的老人徐成祖在田埂上,望著晚風中漾起波浪的稻田,神情有些落寞:“要是胡晨在就好了!這麼好的孩子,咋就沒了呢?”

“胡晨是個好孩子。”提起這位後生,村中老人話裡帶著褒獎,更帶著心疼。

胡晨7歲那年母親病逝,父親腿腳不便,作為長子,他早早地扛起了家庭重擔。“每年收割稻子,那孩子扛的稻包比他個子都高,十一二歲就成了家裡的主勞力,可能幹了!還是個熱心腸,放學路上,看到田裡有人在割稻插秧,他都會跳下來幫著一起幹;見我家孩子長年不在家,隔三差五地來幫我挑水……”回憶起胡晨,村民吳慧琴抹著淚不住讚歎。


3代8人從軍報國!追憶31歲不幸早逝優秀退役軍人胡晨及其軍人世家


胡晨生前最珍視的紀念

退役返鄉後,胡晨奮力打拼,家中光景慢慢好轉。他結了婚,蓋起二層小樓,將弟弟送去部隊,一家人生活蒸蒸日上。可沒想到,2015年,胡晨妻子生孩子時因心衰去世。胡晨含悲忍痛,把襁褓中的嬰兒託付給父親,隻身一人再赴北京打拼。哪知第二年,他患上了病毒性腦炎,病情反覆惡化,給這個不幸的家庭帶來沉重壓力。命運重錘一次次敲打,胡晨一次次坦然以對:“我不行了,能幫別人一點是一點!”這位年輕退役士兵的遺言感動了樅陽小城。

“哥哥是我的親人,更是我的榜樣。我要把他的精神一直傳承下去!”胡飛回來後,接過哥哥的擔子,還競聘當選上雙豐村扶貧專幹,幫助鄉親脫貧致富。村裡貧困戶都說:“老胡家了不起!”

薪火相傳

——家族往事蘊藏“紅色密碼”

秋陽,照透了門前金色的稻浪,也把胡家小院“光榮軍屬”和“光榮退役軍人之家”的門牌照得閃閃發亮。

“這可是我們家最有分量的寶貝!”胡曙光自豪地告訴記者。“我大伯胡文傑是胡家第一位軍人。”那是1938年,17歲的胡文傑在無為縣參加新四軍,奔赴抗日救國最前線。兩年後,胡文傑二弟胡建明也毅然離家追尋兄長的足跡。

“建明叔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還遠赴抗美援朝戰場,身上有幾十個傷疤,體內還留著彈片。”聽長輩講述戰鬥故事,年幼時的胡生友、胡樹清、胡偉兄弟深受震撼,也種下了從軍報國的種子。1968年,胡生友入伍來到舟山群島,開啟胡家第二代從軍報國的歷程。1980年,胡樹清參軍入伍;1989年,胡偉也奔赴軍營……

血脈相連,薪火相傳,家族往事蘊藏著“從哪裡來”的精神密碼,更標定著每個人“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標。從80年前參戰的胡文傑、胡建明親兄弟,到10年前參軍的胡炳爐、胡晨、胡飛堂弟兄,一代代、一茬茬胡家子弟沿著這個精神路標前赴後繼、勇毅篤行,在軍營中鍛造自我、揮灑血汗,書寫精彩人生篇章。

“胡家三代8個兵,個個都是好樣的!無論是走上領導崗位,還是解甲歸田,他們都是家鄉父老的驕傲。”銅陵軍分區領導告訴記者。前不久,胡晨被追授“安徽青年五四獎章”和“最美復退軍人”稱號,還被評為“安徽省優秀退役軍人”“安徽好人”和“中國好人”。

老兵卸甲情依舊。中秋節前,胡生友、胡樹清兄弟倆回鄉探親。夕陽西下,回望心中的山水,兩個剛強的老兵眼眶有些溼潤。“愛國、愛家是一致的,只要穿上軍裝,一輩子都是軍人。我們相信,當祖國召喚的時候,我們及後輩必將義不容辭投身戰鬥。這就是愛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