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在嘉靖年間跌宕起伏的抗倭戰爭中,湧現出的將星也格外多。但是,在曾經作為浙直總督胡宗憲的幕僚,幾乎全程參加抗倭戰爭的明朝大才子徐文長眼中,這些人裡真正匹配得上“名將”身份的,滿打滿算不過三人:譚綸,戚繼光,俞大猷。

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而三人當中,對比職業武將戚繼光和俞大猷,譚綸,卻是唯一文官身份。

三大名將中,論在後世的知名度,譚綸恐怕是最小。但論行政職務,他卻是最高,且另外倆位將星戚繼光和俞大猷,也都曾做過他的下屬。

譚綸的戎馬生涯,堪稱明朝“文官帶兵”景象的縮影。

而作為明朝儒將的代表,譚綸正是從這個培養流程中摔打出來的。

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譚綸字子理,江西宜黃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登第的時候很年輕,才二十四歲,但名次卻不算好,沒機會成為庶吉士,僅授官南京禮部六品主事。清水衙門裡的小角色。雖說正經學業不成,而且授官也不理想,但早年起的譚綸,也是個小有名氣的青年,有名的不務正業。喜歡的學問,都是正經老夫子眼裡的閒篇:不但喜歡軍事,好讀兵書,而且還常寫心得體會。甚至日常生活中遇到些許小事,哪怕碰上鬥蛐蛐這類閒事,也常和軍事聯繫起來,研究兵法從來著迷。其作品《說物寓武》,就是此中的得意之作。

這愛好在後人看來,屬於軍事天賦。但在當時好些人看來,純屬閒的難受。當然這件閒事裡,倒也體現了譚綸的一大優點:認真。只要願意幹的事,就會傾注百分百的心血,不幹好不罷休。步入仕途後,他這認真的特點,也很快嶄露頭角。外加他天資聰穎,說話辦事穩重。沒過多久,竟也進入了朝廷的視野,成為栽培對象,很快就換了工作:升調南京兵部職方司郎中。

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雖然還是在清水衙門的南京,但這個調動卻非同小可,南京的衙門,絕大多數是閒職,唯獨不清閒的,卻是執掌東南兵權的南京兵部。而職方司,更是其中極其重要的衙門:日常掌管各地軍事資料,戰時更要負責制定作戰方略,工作瑣碎辛苦。

但這個職務,卻是明朝“文官帶兵”的一個重要跳板,通常擔當這個職務的,都是朝廷眼中,未來統兵打仗的角色。給在這個崗位上,譚綸一樣做得認真,尤其重要的是,通過這些辛苦瑣碎的工作,大明軍備的實際情況,也逐漸瞭然於胸。

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怎樣打勝仗,也是這位青年書生一直苦苦思考的問題。而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五月,一場意外的危機,卻令常年苦苦思考的譚綸,得到了一展身手的機會:有股囂張的倭寇,居然突破明朝水師的層層防禦,一下殺到南京城下,消息傳來,整個南京都亂了套,官員們慌了神,守軍們也嚇得哆嗦,眼看一場浩劫在所難免。

危急時刻,譚綸卻猛得站了出來,甚至主動請命,臨時招募了周圍一群壯丁,總共五百多人,簡單教授點武藝戰術,就急火火上了戰場,按照軍事常識,這群人去打倭寇,還不夠給人塞牙縫的,但譚綸有辦法,一是會做動員,他口才很好,諸如民族大義之類的話一說,立刻把大家鼓動得嗷嗷叫。然後也會抓戰機,趁著倭寇們剛登岸,腳跟都沒站穩,就突然發起攻擊,而且是倆面夾擊,一部分人正面衝,另一部分人側面打,一下把倭寇切割成兩半。而譚綸本人也不含糊,帶頭衝在第一線。就這樣連衝帶殺,竟然就把敵人打垮了。這仗打完,譚綸一戰成名,成了朝中擅長用兵的俊才,接著又得到新考驗:就任台州知府。

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在嘉靖年間,譚綸接到台州知府的任職通知後,隨即趕往台州上任。他到台州時,發現台州的形勢異常緊張。原任台州知府宋治根本不在府衙,而是在臺州灣的大陳島上與倭寇作戰。原來,這年夏天,柘林倭寇的一個首領林碧川帶領部眾乘船出海,為颶風所阻,便率倭船三隻回泊台州外海之螺門。台州知府宋治、備倭都指揮王沛得到消息,指揮戰船出海巡視,與敵戰於大陳島附近,擒獲17人,斬首9級,餘倭數百人潰逃到大陳島上的山中,負隅頑抗。台州兵馬便燒燬他們的船隻,把他們盤踞的山嶺團團圍住。數日後,譚綸也趕到了大陳島戰場。他見現有兵力不足,作戰能力不強,建議仍採取圍困戰術,以待援兵。圍困近一個月後,海道副使孫宏軾、兵備副使許東望、參將盧鏜等奉命來援,以優勢兵力對盤踞山中的倭寇發起進攻,“生擒真倭烏魯美他郎、酋首林碧川等八十四人,斬首三十八級。由是三舟之倭盡殄”。

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同年十月,浙江巡撫胡宗憲急令譚綸清除天台山以南之倭寇,又令湖廣容美土司田九霄負責剿滅天台山以北之倭寇。

譚綸接到命令後,隨即領兵向倭寇活動頻繁的仙居、寧海、天台等地進發。在這次戰鬥中,譚綸採取了智取的方式。

譚綸帶領快兵埋伏於在小江道左邊,命縣知事張東帶領鄉兵埋伏在顏坑等地,並針對倭寇缺糧,出來就要到處找食物的情況,在倭寇來道上,放了很多藥蜜餅引誘他們。結果有的倭寇中了埋伏,有的貪吃蜜餅中了毒。除了傷死者之外,譚綸他們還擒獲倭寇三十餘個。倭寇直後悔不該進入台州境內。一個月後,餘倭百餘人逃到嵊縣的清風嶺,被湖廣容美土司兵全部消滅。在這次戰鬥中,譚綸在天台山的深山密林中指揮作戰十餘日,雖然消滅倭寇不多,但使得天台、仙居、寧海三地得以保全,也算得上盡到了地方官的責任。

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抵抗倭寇期間,譚綸還利用朝廷許可,在當地招兵買馬,編練新軍,很快又練出了一支千人的勁旅。這支他苦心打造的部隊,長期學習荊楚劍法和方陣,作戰紀律性極強,而且勇猛無比。多次挫敗倭寇進攻,幾年下來,戰果累累。

譚綸在臺州指揮戰鬥不僅有計謀,而且非常威嚴。這年農曆四月廿三日,百餘倭寇從柵浦登陸,譚綸派千戶李超去打他們,倭寇立即奔往溫州,李超追之不及而還。譚綸大怒,命令縛李超來。李超懼罪。這時,正好有四百倭寇搶掠太平官嶼。李超召集士卒商量道:“今日我們沒有完成任務,按軍律當斬。現在有了戰機,我們是與賊戰而死,還是不與賊戰,歸見太守而死?”眾人都說:“我們寧願與賊戰而死!”李超與胡良瑤遂率眾與賊決戰,斬首三十餘級,其餘的賊人逃跑了,爭乘船隻盡皆溺水而死。李超用盒子裝著倭寇首級來到譚綸官府,叩首謝罪,方得免責。

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雖然一直勝仗,但譚綸很快就發現力不從心,自己的這些軍事本領,最強的是駕馭將領和管理士兵,但具體到手把手訓練,實在不是所長,累死累活這麼多年,最多也只能訓練這點人馬,每年用來保衛地方,尚且勉強,至於乘勝追擊,徹底殲滅倭寇,實在不夠用。而這也是譚綸台州知府任上的最大收穫,他認清了自己,為了實現肅清海疆的理想,他迫切需要的,是一位擅長練兵,精通軍務,且志同道合的搭檔。苦苦幹了幾年後,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譚綸終於等來了這個搭檔,也是他一生的戰友:參將戚繼光。

作為一個卓越的軍事家,戚繼光經過幾次戰鬥,也發現了明朝政府軍的問題:士氣低落,作戰怯懦,毫無積極性。指望這幫人掃平倭寇,八輩子都沒戲,得練兵。而在練兵這事上,戚繼光胃口更大,他決心訓練一支數千人的鐵血精銳,作為平定倭寇的專用部隊。想法很好,但做起來不容易,謹慎的戚繼光,也給出了自己的時間估算:至少得三年。

也就是說,三年裡,戚繼光的主要任務,只有練兵。

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於是接下來的三年裡,譚綸一直苦苦支撐,三年間,倭寇多次大規模進犯,譚綸手裡兵少,硬碰硬沒戲,就想盡辦法抓防守,除了修繕各類衛所工事外,還開動腦筋使計策,敵人進攻的時候,及時得到消息,把百姓安全轉移入堡壘,嚴防死守不叫鬼子搶走一粒糧,等著敵人受挫了,再瞅準機會打幾把,倒也有不少斬獲。除了辛苦支撐外,作為知府,譚綸也不遺餘力,儘可能為戚繼光提供後勤支持,能幫的忙,能扛的事,他全乾了。

戚繼光果然不負所托,幾年辛苦磨練,終於練出了一支虎師,而後倆人密切配合,在臺州多次挫敗倭寇進犯。

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嘉靖三十五年(1556)十月間,大批倭寇又在浙江慈溪龍山所登陸,企圖進犯慈溪。龍山所隸屬觀海衛,是觀海衛、臨山衛的門戶和杭州的外圍屏障。浙江巡撫阮鶚親督總兵俞大猷、參將戚繼光、知府譚綸等趕到龍山所,堅決抗擊,雙方展開激戰。明軍倚仗兵力上的優勢,勇猛衝殺,三戰三捷,給這批倭寇以重大殺傷。倭寇在遭受痛擊後,見明軍勢大,只得且戰且退。明軍各路人馬乘勝追擊,追到縉雲,又獲勝利。接著,明軍又追到桐嶺,倭寇返身再戰,再一次被打得大敗。

輝煌戰果,令二人名揚天下,甚至還獲得了一個並稱綽號:譚戚。但不久之後,這對老搭檔卻不得不拆分:譚綸先因公調任福建參政,其後又逢親人過世,回家丁憂。期間也曾短暫復出,平定過饒平林朝曦的叛亂,建樹頗多。

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而到了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福建的戰局更惡化了,一股兩萬多人的倭寇,竟然攻克了福建興化,明朝調集重兵,戚繼光,俞大猷外加劉顯,三位名將大軍壓境,可這麼大軍事行動,更要有個總指揮。於是譚綸再次出馬,以福建巡撫的身份坐鎮指揮。這次譚綸也不含糊,不但巧妙調和了三位猛將的關係,而且從容部署,依照三人不同的作戰特點分工:戚繼光戰鬥力強,負責正面突破,劉顯擅長山地戰突襲,負責側面包抄,俞大猷精通水戰,負責斷敵後路。這樣一分工,戰況立刻順利,明軍摧枯拉朽一般,一舉收復興化城。戰後盤點,明軍殲敵三千多人,解救被擄百姓兩千多,次年二月,譚綸更與戚繼光密切配合,在仙遊之戰中全殲兩萬倭寇。至此,福建倭患,完全肅清。

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而在抗倭戰爭勝利後,譚綸也和老戰友戚繼光一道,於隆慶年間北上,他擔任薊遼總督,戚繼光成為薊州總兵,依舊是默契配合,負責防禦北方蒙古。

之後十幾年間,幾次重創了蒙古騎兵侵擾後,竟再無人敢來滋事。這不世的功業中,確有譚論的心血。

長達十年的“張居正改革”期間,作為北部邊防的重臣,譚綸被召回京城,擔任了大明朝的國防部長---兵部尚書。

公元1577年,積勞成疾的譚綸病逝於任上,享年五十七歲。

他是史上殺倭寇最多的文官,俞龍戚虎都曾是他的下屬


據記載:譚綸貴為知府(市長)、巡撫總督(省長),居然喜歡親自上陣廝殺,不顧部下擔驚受怕和百般阻擋,經常衝鋒在前,血戰不已;一個高級文官,衝上戰場赤膊揮刀,砍殺敵人,確實很能振奮士氣,甚至讓那些職業武官極為佩服;據不完全統計,譚綸親手殺死的倭寇多達二千多人,可以說是親手殺死倭寇最多的民族英雄了。

所以說譚綸是史上親手斬殺倭寇最多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