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於夏天的清涼布料——夏布

夏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是一種主要以苧麻為原材料製成的麻布,因為這種麻布常用於夏季衣著,涼爽宜人,所以又稱夏布。

專屬於夏天的清涼布料——夏布

成就

“榮昌夏布製作技藝”於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日本越後上布、韓國韓山苧麻紡織工藝分別於2009年、2011

簡介

中國手工夏布主要產地在江西、湖南、重慶、四川等地。夏布是一種純手工紡織而成的平紋布或者羅紋布,主要材料為苧麻。苧麻,也稱白葉苧麻,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古往今來便是重要的紡織纖維作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江西古越族先民就已經開始從事苧麻耕種和手工織布。

主要原料

專屬於夏天的清涼布料——夏布

苧麻是我國特產,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九十。而江西則是中國苧麻四大主要產區之一,苧麻種植加工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作為優質高產的纖維作物,它的纖維長度為棉花的6到10倍,而且吸水快乾、易散熱。以苧麻纖維製成的麻布,有著易洗易幹,透氣通風,穿著涼爽舒適的特點。

製作工藝

漂白

夏布製造原料苧麻的自然漂白,一般有如下幾種:

1、清水漂白法;2、日光漂洗法;3、露漂法;4、石灰水漂法;5、炭燻法;6、牛糞浸漬法。

經過上述各種方法漂洗調至成的苧麻,按其質量及長度分標莊、頭莊、二莊、三莊、白索、曬青等級別,打成捆。

績紗

分為原麻漂白、撕片、卷縷、捻紗、繞紗五道工序進行。

織布

分為刷布、上機、上漿、織造四道工序。

改進

1、夏布的織造術基本上是純手工勞動,產品檔次低,費工又費時,產品附加值不高,江西主產夏布的地區相關人員多次訪南韓考察,根據國內外夏布使用途徑和出口要求,將夏布進行漂白與染色或整形,並由手工作坊轉變為引進韓國現代紡織技術機械化生產,製作成多種顏色的夏布。

2、傳統的原麻漂白方法如本文所述的六種方法進行,脫去部分膠質,促使原麻增白柔軟,以便績紗。但這些方法費工又費時,而且天氣晴雨不定,原麻脫膠多少和增白程度均難以控制,直接影響到夏布質量。江西省麻類科學研究所利用化學藥劑“強氯精”浸漬原麻,工藝簡單、效果顯著,短時間內即可脫去膠質。

代表產品

萬載夏布

專屬於夏天的清涼布料——夏布

在江西萬載,夏布的生產織造可以追溯到東晉晚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到現在萬載人依舊以全手工的方式獲得苧麻纖維,而一個成熟的織工,一天也最多隻能織出2米優質夏布。

瀏陽夏布

專屬於夏天的清涼布料——夏布

據地方誌記載,以苧麻、大麻為原料的瀏陽夏布,曾以“織工精巧、質地特別細膩稱雄於世,明代即被列為朝廷貢品,歷來有杭州紡綢換瀏陽夏布之說。

宜豐夏布

專屬於夏天的清涼布料——夏布

一向生產粗、細、漂白夏布三種,多產於石市、芳溪一帶。民國初年,宜豐有“夏布歲出六千六百匹有奇”的故事。

榮昌夏布

專屬於夏天的清涼布料——夏布

早在漢代就有“蜀布”記載,其上品“斑布”、“筒布”在唐、宋代就已成為貢品。 隨湖廣移民帶來種麻、織布技術,康熙時已形成商品性生產。

隆昌夏布

專屬於夏天的清涼布料——夏布

自唐宋以來四川隆昌夏布編織技術就比較發達。明末清初湖廣移民到四川,帶來湖廣麻布生產經驗,與隆昌本地生產技術融匯交流,歷經數輩祖傳,工藝精益求精,技術不斷改進。2009年隆昌夏布編織工藝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天台夏布

專屬於夏天的清涼布料——夏布

浙江省天台縣,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說,歷來以出產優質苧麻著稱,“南山苧麻”更以纖維長、韌性好而名聞遐邇。2009年,“天台苧布製作技藝”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韓山夏布

專屬於夏天的清涼布料——夏布

自百濟時代起,在舒川郡韓山面就已經開始種植苧麻;到了高麗時代,苧麻布作為明朝的主要貿易商品之一 ;在朝鮮時代,苧麻布成為進貢的珍貴貢品而被史料所記載。

越後上布

專屬於夏天的清涼布料——夏布

越後上布是日本新潟縣南魚沼市、小千谷市所生產的一種夏布,為日本古代貢品。 越後上布沿襲距今千年的”雪曬“古法工藝,利用雪蒸發產生的臭氧的漂白作用,除去多餘染料,賦予織物天然“縮意”。

如此健康環保,清爽舒適,色澤優美的夏布,要不要來一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