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昌真的寫過「大炮開兮轟他娘」嗎?

《明湖賦》

大明湖,明湖大,

明湖上面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躂。

第一次聽到這首詩,是從高中時後座的口中。那時的我,還沒有成長為如今五毒不侵的逗比青年,作為一個明媚而憂傷的文學少女,我整個人都是懵比的。

後來才知道,這首奇詩的作者,就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奉系軍閥頭目張宗昌。注意,是張宗昌,武則天的那個面首叫張昌宗。《岳飛傳》裡那個丞相叫張邦昌……

張宗昌是山東人,農民出身,沒讀過什麼書,早年闖關東謀生,什麼流氓土匪工頭全都幹過,後來當軍閥發達了,一路平步青雲最高的職位當過山東省省長,人稱“山東王”。

張宗昌真的寫過“大炮開兮轟他娘”嗎?

這樣的土匪變軍閥,在那個時代並不是什麼稀罕事。現在的民國劇裡,也常會有這樣一個這種土肥圓屬性的軍閥角色,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這類人的愛好一般有三種:打仗、撈錢、玩女人。張宗昌當然也不例外。

魯迅先生曾經給他取過一個外號,叫“三不知將軍”,意思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

據說,張宗昌至少有23房姨太太,也有戲文演義中說是40房,最多有說80房的。這群姨太太有中國的,也有白俄的,美國的;有唱戲的,有當妓女的,有玩雜技的,有當侍女的……五花八門,類型豐富。

張宗昌真的寫過“大炮開兮轟他娘”嗎?

張宗昌本人也作過詩,描繪被群芳環繞的美好感受:

《無題》

要問女人有幾何,

俺也不知多少個。

昨天一孩喊俺爹,

不知他娘是哪個?

說到這你可能也看出來了,張宗昌不只是個簡單的軍閥,他還有一個隱藏身份,那就是:打油詩詩聖!

張大帥的詩歌,節奏明快、聲韻活潑,清新脫俗,古今中外,恐怕也就只有梨花體能與之一較高下了。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張詩聖的幾首代表作:

《俺也寫個大風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

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詠雪》

什麼東西天上飛,東一堆來西一堆。

莫非玉皇蓋金殿,篩石灰呀篩石灰。

作為山東大漢,張宗昌歌詠最多的,自然是他的山東老家了。寫了《明湖賦》,自然也少不了《趵突泉》:

《趵突泉》

趵突泉 泉趵突。

三個眼子一般粗,

咕嘟咕嘟往外出。

大帥的詩最有名、流傳最廣的應該當屬這首魔性的《遊泰山》:

《遊泰山》

遠看泰山黑糊糊,

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

下頭細來上頭粗。

這首詩不但深受國人歡迎,甚至還衝出亞洲走向了世界,深受外國友人喜愛,最後出口轉內銷,重新翻譯成了中文,內容成了這樣的:

遙遠的泰山,展現出陰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礎,支撐起淺薄的高層;

假如某一天,有人將那乾坤顛倒;

陳舊的傳統,必將遭逢地裂山崩。

怎麼樣!

是不是特別有文化!特別有內涵!

感覺能寫一篇800字的閱讀理解了呢!

這裡必須說明的是,這首“翻譯版”,只是後人寫的段子。事實上,張大帥的這些“大作”,其實大部分應該都是後人創作,歸到他名下的。

不是因為張宗昌自己請了槍手,而是因為他掌權之後的種種行徑很不得民心,名聲太臭,加上他本人的成長經歷又很符合人們心中魯莽武夫的定位,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文人和伶人們極佳的創作素材。

張宗昌真的寫過“大炮開兮轟他娘”嗎?

比如,侯寶林大師的《關公戰秦瓊》裡的軍閥,最初便是以張宗昌為藍本創作的。後來50 年代,梁漱溟遭政治批判,侯大師又順應時局,把原本嘲諷張宗昌的相聲《關公戰秦瓊》挪到了支持過樑的韓復渠頭上。

不過事到如今,對於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來說,這些奇詩到底是誰創作的,已經不重要了。張宗昌只是一個符號, 一個代表了中國野獸派打油詩創作最高水平的符號。

往深了說,張大帥的詩歌裡流淌出的這種勇於創新、大膽突破,無拘無束,肆意爛漫的精神,不正是我們這些被應試教育書束縛的、思維僵化的年輕人所缺少的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