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GDP排名、人均GDP排名怎樣排?你怎麼評價?

軍統60


戰國時期是中國第一個大動亂時期,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候,國家軍事實力就是生存的資本,就是一切。而國家的軍事實力又和國家的人口是密切相關的。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人口,看看到底哪個國家的人口是最多的,哪個是最少的。

No、7韓國

毫無疑問,韓國是戰國七雄裡面最為弱小的一個。作為領土和人口都是最小的國家,韓國在一開始便因為處在四戰之地而無從發展。而後期更是因為秦國的打擊而面積逐步縮小。在全盛時期,韓國的面積其實也不過200萬,為戰國七雄最弱下的一個。

No、6燕國

燕國也是一個極其倒黴的國家,原本作為一個處在邊疆的國家,是可以向外發展的。但是燕國偏偏處在苦寒之地,北方那就是遊牧民族都不多的地方,而南方則有著強大的齊國,所以在整個戰國時期,除了六國合縱伐齊,燕國基本都是被齊國壓著打的。燕國的人口也長期維持在200萬左右。

No、5魏國

作為戰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國家,魏國軍事實力不言而喻。魏國在戰國初期聯合韓魏一起共進退,儼然成為了戰國七雄的最強者。但是在魏惠王時期,魏國因為戰略失誤,東敗於齊,西敗於楚,導致國家實力驟降,直至最後,魏國也再也沒有崛起。魏國人口一直維持在300萬左右。

No、4趙國

趙國作為戰國末期唯一一個可以和秦國抗衡的國家,他的軍事實力在長平之戰據展現出來了,雖然長平之戰趙國輸的體無完膚,但是畢竟可以調動40萬大軍,趙國的軍事實力也是相當強悍的。趙國在前期一直默默無聞,軍事實力也比較弱,但是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軍事實力大增。在滅掉中山國以後,也有了300多萬人口。

No、3齊國

齊國舂秋時期就作為第一霸主,其實力從來都很強悍。而且由於齊國地處海濱,有漁鹽之利,而且土地肥沃,所以齊國的人口一直很多。齊國在戰國時期人口一直都是維持在400萬以上的,這也是導致在戰國時期齊國一直很強的原因,而且齊國最後也是秦國最後攻滅的國家。

No、2秦國

作為最後一統華夏的國家,秦國的面積在戰國七雄中算是比較大的了,而且由於秦國有巴蜀和關中兩個天府之國,所以秦國的人口也是相當的多,這也是支撐秦國最後統一華夏的基礎性的力量。在秦國攻滅巴蜀的時期,即秦惠文王時期,秦國的人口達到了500萬,僅次於當時的第一大國楚國。

No、1楚國

楚國地大物博,沃野千里,這真的毫無疑問。在戰國時期,楚國長時間佔有將近七雄土地總面積的一半的土地,這也是楚國可以成為大國強國的原因。也是因為楚國佔有的面積太過龐大,雖然楚國所佔地區大多地廣人稀,但是楚國依舊有著700萬的人口,位居當時七國之冠。









柔情似水—政委


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戰國七雄崛起。

綜合分析,戰國七雄GDP排名,早期由大到小依次應該是魏齊楚趙韓秦燕,中期是齊秦楚趙魏韓燕,而末期則是秦齊楚趙魏燕韓。人均GDP反差很大,以戰國中期為例,戰國七雄人均GDP由大到小應該是韓燕趙齊秦魏楚。

戰國中期,戰國七雄競爭最為激烈,鹿死誰手猶未可知,GDP及人均GDP排名相對於各諸侯國來說,應該是最為公平的。戰國中期齊秦實力最強,但是兩國人口分別是400萬、500萬,人均GDP只能靠後。而楚國更是人口大國,達700萬,人均GDP只能墊底。

齊國

齊國北接燕趙,西臨魏韓,南近楚越,地理交通方便,很多商賈雲集臨淄,互通有無,臨淄成為當時繁榮的大都市。齊國地處大海之濱,有利潤可觀的製鹽業,為齊國帶來豐厚的收入,齊國也有很多能工巧匠,為齊國創收。

齊國在成為姜太公封國後,就制定了以工商農為主的經濟發展策略,齊國基本上遵循了這一策略。可以說,是戰國七雄中最富的諸侯國,是戰國七雄中GDP排名第一的國家。戰國中期,齊國人口達到400萬以上。

秦國

秦國原本是周朝西部邊陲一個貧弱、偏僻的國家,在商鞅變法後,秦國制定了獎勵耕戰的法令,秦國開始迅速崛起。這時候的秦國,正處於秦昭襄王時期,憑藉著戰神白起,四處鯨吞蠶食其他諸侯國,實力不容小覷。

此時的秦國,已經擁有巴蜀之地,關中平原也是一片沃野,對於農業經濟佔主導的春秋戰國,秦國GDP排名第二。戰國中期秦國人口達500萬,是僅次於楚國的第二大人口國。

楚國

楚國在春秋時期就是國土面積最大的諸侯國,進入戰國時期,楚國又吞併吳越地區,國土更加廣闊,成為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楚國擁有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淮河平原等,適合農耕的廣大平原,憑藉著龐大的體量,楚國經濟體量也相當龐大,GDP排名應位列第三。

楚國地大物博,沃野千里,這真的毫無疑問。在戰國時期,楚國長時間佔有將近七雄土地總面積的一半的土地,這也是楚國可以成為大國強國的原因。也是因為楚國佔有的面積太過龐大,雖然楚國所佔地區大多地廣人稀,但是楚國依舊有著700萬的人口,位居當時七國之冠。

趙國

趙國在戰國初期並沒有嶄露頭角,直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趙國實力大增,迅速擴張,拓地千里,成為西據秦國、東制齊國的戰國中後期強大的國家。

趙國迅速崛起,軍事力量僅次於秦國,然而胡服騎射側重於軍事改革,經濟改革相對涉及較少,所以GDP排名位列第四。

趙國經濟上的薄弱,直接影響了趙國的綜合國力,軍事上並不比秦國弱的趙國騎兵,卻因經濟不行受到拖累,以至於在長平之戰中被迫臨時換將企圖速戰速決,結果冒險的軍事策略造成長平大敗,趙國軍隊損失45萬,趙國元氣大傷。趙國只是在滅掉中山國之後,人口才達到了300萬。

魏國

魏國是由“三家分晉”分出來的諸侯國,在魏國君主魏文侯的帶領下,選賢任能,重用李悝率先變法,重用吳起等名將,打造橫掃天下的魏武卒,魏國在夾縫中迅速崛起,一躍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

但是,魏文侯後,尤其是魏惠王時期,魏國國君的無能,魏國開始走下坡路,先是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兩次大敗,再就是秦國的崛起讓魏國一敗再敗,丟失河西地區,魏國從霸主地位跌落。

到秦昭襄王時期,魏國已經淪落為中等諸侯國,但地處中原的魏國,成為交通要衝,商業發達,而且中原地區人口稠密,已經萎縮的魏國,GDP排名僅次於一流強國之後,位列第五。戰國中期,魏國人口一直維持在300萬左右。

韓國

戰國七雄中,韓國因地處夾縫中,先是遭到霸主魏國的壓制,魏國衰落後又遭到崛起的秦國鯨吞蠶食,韓國幾乎沒有大的發展,在戰國七雄中排名始終靠後。

經濟上,韓國面積狹小,相對於其他大國,韓國GDP排名靠後,位列倒數第二,正數第六。不僅面積小,而且人口也少,在戰國中期也僅100萬左右。因為人口少,所以它的人均GDP顯得高。

燕國

燕國雖然是從春秋時期就堅持下來的國家,但是燕國地理位置靠北,北面和東面是林胡和匈奴等部落,向外發展艱難。

對內,西面先是強大的晉國,晉國分裂後又是崛起的趙國,南面更是強大的齊國,四面皆是強鄰,燕國始終沒有大的發展,如果不是後來的樂毅伐齊,燕國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

地處北寒之地,人口稀少,農業發展緩慢,經濟實力在戰國七雄中排名墊底。所以,燕國的GDP排名位列第七。人口基本上維持在200萬左右。


龍眠山上


戰國七雄GDP的排名應該是秦齊魏楚趙燕韓,人均GDP的排名是齊秦楚魏趙韓燕。

秦國本來是西部弱小國家,經常被魏國欺負,甚至割地求和,但通過商鞅變法以後迅速強大起來,人口增至500萬,國家經濟(GDP)也在戰國七雄中獨樹一幟,因此也就有了吞併六國的基礎。

韓國人口不足100萬,國家經濟也處在七國的末位,本想在夾縫中求生存,秦國當仁不讓,柿子先捏弱的,公元前230年首先滅悼韓國,將韓國納入自己的版圖之內。

魏國是秦國的宿敵,他們有著世仇,秦國滅韓,就是要夾擊魏國,儘管魏國當時也有300萬人口,但經濟發展因長年戰爭受到阻礙,且魏王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公元前225年,秦國滅魏,使秦韓魏的領土連成一片,成為一隻真正的西部猛虎。

楚國本來是很強大的,擁有長江中下游的大片土地,人口也有500萬,但面對強秦卻束手無策,本想搞一個連橫政策,卻被秦國的合樅破局,公元前223年,楚哀王在壽春(今安徽壽縣)被裝上囚車送往咸陽。自此,楚雖被滅,但大仇己結,故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趙魏韓本來是一家,三家分晉以後趙國遠比魏韓強,與秦國不接壤,魏韓可作為緩衝地帶,魏韓被滅以後,趙國實際上向秦國打開了西邊的大門,儘管趙國有精兵強將,人口也有300萬,但還是抵制不了秦軍的攻勢,公元前222年只得舉手投降。

由於荊軻刺秦王未果,秦王對燕國恨之入骨、滅趙以後,秦軍馬不停蹄北上,燕國本來就不強大,人口又少,秦軍長驅直入,很快消亡。

齊國在齊桓公時代變法,家底比較雄厚,加上鹽業、治鐵業都比較發達,且人口也有400萬,國家整體比秦國富有,假如當時秦齊單挑,秦國未必是齊國的對手,但秦始皇採用的是先喝湯再啃骨頭最後吃肥肉的辦法,就是先把弱國先消滅,然後集中力量消滅強國,公元前221年,強大的齊國終於阻擋不了秦軍的攻擊,齊國滅亡。

經過14年的戰爭,秦始皇終於統一中國,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從八百年周朝到春秋戰國,國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以上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