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北伐,是劉備下的命令還是自作主張?

作為蜀漢政權的極盛時期,代表時段在漢中之戰,217到219年持續兩年的曹劉大火併,曹操擔心半輩子的事終於成為現實,劉備坐大成為心腹大患,並且依據地利之便在家門口硬碰硬打硬仗,生生把曹操打敗了。這還沒完,繼漢中戰後,曹操收兵回許昌,鎮守荊州的關羽突然發兵攻取襄樊,水淹七軍,聲威大震,曹操懾於關羽軍氣勢,有遷都以避鋒芒的念頭,“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被司馬懿蔣濟勸阻。

關羽北伐,是劉備下的命令還是自作主張?

以一支偏師打到敵國打算遷都避讓,也算牛人,這時問題來了,關羽攻打襄樊,是接受了劉備總部的指令,還是自作主張為了爭功不甘人後而主動作出的選擇呢?以《三國志》記載和常理推測,兩者都有,219年即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取得漢中的劉備方大擺慶功宴,自封漢中王,“秋,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對眾將封官賜爵,而“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注意這個假節鉞,權力極大,“假節鉞”本意指代表皇帝出巡,如同皇帝親臨。

關羽北伐,是劉備下的命令還是自作主張?

假節鉞在《三國志》中多處可見,是封賞大功臣而用,東吳有陸遜,“乃召遜假黃鉞,為大都督”,曹操之前也受封過,“韂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節鉞”。武將封“假節鉞”,在戰時狀態不必經過請示,可以直接斬殺軍中觸犯軍令的將士,還有一個大的權力,可以因應形勢而發動戰爭。在漢中戰後授與關羽假節,以此來說,關羽發動戰爭是劉備授權命令的,也無不可。但若是說劉備直接命令關羽某時進攻,則可能性不大,如果要進攻,最佳時刻是漢中大戰勝負未分時,可以分曹操兵力策應左側,也接近隆中對說的兩路出兵戰略。而襄樊戰爭其時,劉備主力剛打了二年大戰,急需休整,不必如此急促再次發動另一場大戰役。

關羽北伐,是劉備下的命令還是自作主張?

受封的同一年,應該是七月,關羽立即起兵攻打襄樊,何時出兵和怎麼出兵,這是關羽自作主張的決定,為什麼?上文已分析不必急打的二個原因。還有第三個原因,關羽出兵之前,曹操腹地宛城發生侯音叛亂,抄掠附近郡縣的百姓數千人,荊州主將曹仁帶軍隊前往平亂,斬了侯音,才回師樊城。溫恢和裴潛有一席對話可知端倪,溫恢說,現在剛剛漲水,徵南將軍曹仁卻孤軍深入,又沒有長遠的準備,關羽強悍狡猾,只恐怕徵南將軍會有變故。這就是關羽為什麼此時發兵攻打襄樊的原因,因敵方有較大變故,可以乘亂取之。“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後來便發生荊州與益州溝通脫節,關羽孤軍深入,東吳背盟,魏吳聯軍,失荊州等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