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高三家长!不要让你的“没关系”成为孩子眼中的“不相信”!

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大家好,我是袁方学长,到了高中,孩子的成绩下降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不能都怪到孩子的头上!家长也是有一定的责任的!问问自己!在孩子最应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高三家长”这四个字的分量相信我不说,你也应该早有感受了!不论家长还是孩子高三这一年,都是要承受着压力前行的一年!但是,压力这东西,处理好了,它就是不竭的动力,处理不好,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我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两个小事例!都是有关高三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一些事!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利用压力,让压力成为孩子不解的动力!

致高三家长!不要让你的“没关系”成为孩子眼中的“不相信”!


例一: “没关系”==“不相信

西西是个文静又努力的女孩子,在学习上一直不需要父母太操心。进入高三后,也保持着较好的学习状态。

西西一直住宿,父母觉得西西自己很要求上进,多和女儿沟通也要花费时间,所以亲子间交流的机会不是很多。

第一次模拟考试西西的成绩不理想,压力陡增,心情很沮丧。考后放假,父母问到模拟考试的情况时,西西情绪低落地说:“没考好……可能都上不了本科。”

父母听完如临大敌,西爸很着急:“那怎么办?”西妈想安慰女儿,直接说:“没关系,不行就考专科吧,专科也有很多不错的学校。”听了爸妈这番话,西西顿时又生气又难过:这就给我定性了,我就只能上专科吗?

回到学校后,西西赌气不愿接父母的电话,复习状态也大受影响。她说自己以前的学习状态很好,每天都很充实很自信。但自从父母那样说之后,就找不到学习状态了。

在跟心理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西西仍忍不住流泪抱怨,本来自己没考好,压力就很大,心情也很烦了,父母怎么可以这样给自己定性,为什么父母不相信自己。

而西西的父母知道原委后,也是满腹无奈:其实孩子考砸了,我们心里也很急,看她那么辛苦也心疼,不知道该怎么说,不是怕她压力太大为了安慰她才那样说的嘛。

致高三家长!不要让你的“没关系”成为孩子眼中的“不相信”!


事例分析:

高考前几次大考,也有很多的小考,这些考试的分数对考生的心理状态等或多或少都是会产生影响的!如果成绩不理想,再加上孩子不能更加合理的去面对!就容易在被高考的压力压倒!这时候,家长是给予孩子帮助最合适的人选!

像例子中,西西的父母本意是好的,想帮孩子缓解压力,但是结果却是导致了亲子间的误会,也影响了孩子写学习状态!

孩子没考好!家长的一句“没关系”真的只是安慰么?可是你知道么,对于一直顶着压力,努力去刻苦的学习的高三孩子来说,能没关系么?这对于孩子可能关系大着呢!

这时家长的一句“没关系”在孩子看来就是“不相信”。如果你还建议孩子“考专科”(你的心里不是这么想的),但是在孩子看来,这就是你对他这么多年努力的全盘否定!是你对孩子之前取得的所有的成绩,所有的努力的完全的否定!这样孩子怎么能接受得了?怎么能让孩子在有学习下去的动力?

在这种状态下,家长最合适的做法,首先就是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也就是换位思考,但是一定不要以你的阅历来思考孩子!要以孩子的阅历来思考!否则你永远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吧!不要再用那些干巴巴的“没关系”“我相信你”“你很聪明,没问题的”这类话去“敷衍”孩子了!

接下来就是引导孩子理性地去看待成绩!让孩子认识到,成绩有波动是很正常的,在高考前出现是一件好事!能帮助自己更好的发现知识的薄弱点!及时发现及时改正,高考中就能更好的发挥!引导孩子这样换个角度看问题,把注意力转入到查缺补漏的学习中!

家长遇到此类问题,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知道你这次没考好很难过……(这里可以有一些肢体语言,如抱抱孩子、拉着孩子的手等),你一直都很努力,我都看到了。

不过我觉得这次没考好也是一件好事,那些错的题不正好提醒你哪些知识还有盲点、还需要巩固吗?这样可以让你在高考前把知识复习得更扎实。

考试已经过去了,现在好好地分析一下试卷,看看具体是哪些原因失掉的分数。

爸爸妈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相信我们的孩子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把这次考试变为成功的垫脚石。

父母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在高压的高三,孩子会从父母身上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所以,有时间多陪陪孩子,请不要把不好的心态带回到家里!让孩子学到那种不怕困难,失败的乐观的心态!

多陪陪孩子一起的学习!不是去监督孩子,而是给孩子做个学习的榜样!孩子学习中也会有一些不会的,也会有在整理知识点的时候出现差错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学习上的问题。

我这里有一些学习的资料,随堂笔记和一些学习的方法,会对你的孩子有所帮助的!

wmn1569

致高三家长!不要让你的“没关系”成为孩子眼中的“不相信”!

例二:帮助孩子制定目标

小凯进入高三后,主动把一颗爱玩好玩的心收了起来。他很用功,但学习成绩一直不稳定。

小凯自己心里时常会后悔高一高二时玩得太多了,没好好学习,导致基础不扎实。

看到周围的同学埋头苦读稳步前进,他心里也憋着一股劲,但又不知道该往哪处使,感觉压力一天比一天大,情绪也越来越容易暴躁。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为孩子主动努力的行动感到欣喜,同时也很心疼和着急,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

在老师的建议下,他们找了个合适的时机,跟小凯进行了推心置腹地沟通:

肯定了孩子进高三以来的努力付出,引导孩子客观正确地分析了自己的实力,并根据孩子几次考试的成绩,共同确定了一个合适的努力目标。

经过这样的分析和确定,小凯觉得对自己接下来的努力方向非常清晰,也充满了动力,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踏实朝目标前进。

最后的结果皆大欢喜,小凯正常发挥,进入了理想的学校。

致高三家长!不要让你的“没关系”成为孩子眼中的“不相信”!


事例分析

一个明确具体的“跳一跳能够到”的学习目标,对考生复习备考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事实上,很多高三考生对于自己的目标并不是十分清晰,有时甚至出现班里很多学生扎堆把同一所大学定为目标的情况,他们既对自己的目标大学不甚了解,也不清楚自己的情况到底适合制定怎样的目标,导致所谓的目标只是凭感觉而定,并不能从中感受到明确的动力。

而老师一般都要面对全班几十个学生,也难以做到特别细化地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合适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制定目标、管理目标,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孩子调整状态实现高考目标,也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规划有所帮助。

建议家长可以先跟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各科学习状态及成绩,听取老师的意见。同时也搜集相关大学相关专业的信息,然后和孩子沟通,一起制订适合孩子的个性化目标。

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的目标,孩子才会愿意为之努力奋斗。

对孩子自己提出一些过于好高骛远的目标,家长要讲究策略,与孩子探讨,分析目标的不当之处,帮助孩子调整。目标确立后,当孩子的状态有所偏离时,家长也要及时地提醒和督促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