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王建增:豫劇研究的現狀、不足及對策

文 / 浙江海洋大學教師 王建增

豫劇在歷史上長期活躍於廣大鄉村,多被文人學士所忽略,故而對於其發展演進、藝術價值、改革提高等有關問題,一直很少有人問津。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才先後有一些知識分子,如王培義、王鎮南、張履謙、樊粹庭、鄭劍西、鄒少和等,主動積極參加了豫劇改革的理論和實踐活動。王培義的《豫劇通論》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研究豫劇的學術論文,為豫劇史論的開山之作。張履謙的《相國寺梆子戲概況調查》介紹了河南梆子戲的來源與發展,並附有對當時演員生活情況的調查和劇目調查。鄭劍西的《從民間藝術談到河南戲劇》,談到民間藝術與河南戲劇的關係,並在音樂伴奏、劇本曲詞、方言運用及舞臺動作等方面提出了意見。鄒少和的《豫劇考略》對豫劇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流行地區、戲班組織等方面作了較為全面的介紹,概括了清末至抗戰前豫劇發展的基本情況。馬紫晨的《河南梆子概述》論及“五十年來的河南梆子”“建國以後的河南梆子”和“目前河南梆子存在的問題”三部分,是建國後首部較為翔實的豫劇論著。馮紀漢的《豫劇源流初探》探討分析了豫劇的起源、所受其他劇種之影響、各流派的形成發展及劇目表演。馬紫晨主編的《中國豫劇大辭典》由二十餘省市的千餘名豫劇工作者參與撰稿,共170餘萬字,是迄今為止介紹豫劇規模最大、門類最為齊全的著作。韓德生、楊揚、楊健民主編的《中國豫劇》較為系統地探討了豫劇自產生至今的發展和變化情況,是一部厚重的豫劇史論著作。另有《豫劇演唱藝術研究》和《二十世紀豫劇藝術改革發展研究》兩篇博士論文,及《豫劇表演家陳素真風格研究》《豫劇的歷史發展與演唱之研究》《論豫劇演唱中的男女分腔問題》《近代河南豫劇藝人群體研究》《閻立品唱腔藝術研究》《豫劇豫東唐派唱腔藝術及其傳承研究》等十餘篇碩士論文。除此而外,則是見於《文藝研究》《文藝爭鳴》《藝術研究》《民族藝術》《民族藝術研究》《戲劇藝術》《中州學刊》等學術期刊及高校學報上有關豫劇的論文,迄今共計四百餘篇。通過對以上研究資料進行分析,會發現其在學術水準、史料整理及人才隊伍上,都有明顯不足。這使它難以發揮對藝術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成為豫劇振興的一個制約因素。

「爭鳴」王建增:豫劇研究的現狀、不足及對策

一、學術含量有限

上世紀30年代以來豫劇研究方面較有影響的文章和著作,能蒐集到的不過上述諸種。建國前有關豫劇的學術論文,對考察豫劇在民國期間的發展衍變有一定參考意義。但因“豫劇”一名系建國後的稱謂,故而《豫劇通論》《豫劇考略》等文中提到的“豫劇”,不僅指現在所指稱的“豫劇”概念,還包括河南其他劇種在內;同時,這些著作主要是概括論述,未進行深耕細作,故價值多在史料的提供上,在學術含量方面稍顯欠缺。就近幾十年間出版和發表的研究成果來看,也存在諸多不盡人意之處,總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一、官民分野。不少專著和文章中詳細闡述的內容,均為官方和主流媒體已多加宣揚的,對於不少在民間享有廣泛聲望的藝術流派、藝術家和劇目,則不予過多涉及。《中國豫劇大辭典》即有簡單執行意識形態指令、遵從體制化要求的弊端,如凡涉及到與常香玉相關的資料,均以大篇幅介紹,其他流派、演員、劇目則不盡如此,對豫東紅臉流派更是能省則省,明顯呈現出唯“常”獨尊、顧此失彼的傾向。二、流於淺表。有的論文洋洋幾萬字,卻並無多少內涵可言,總是徘徊在膚淺的表面,論及的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甚至有不少套話、廢話。《崔蘭田唱腔藝術悲劇特徵初探》《馬金鳳演唱藝術研究》《論魏雲在豫劇〈朝陽溝〉中的演唱藝術》幾篇碩士論文即有這方面缺陷。此外,與其他藝術門類的百家爭鳴相比,豫劇批評對同一問題的看法似總呈現出眾口一詞、見解無二的傾向,以給人以輕浮、淺薄之感,鮮見真正深入探討,又具學術個性的作品。三、重女輕男。往往側重於旦角和女性演員的研究,對生、淨、醜和許多男性演員涉及較少。如《中國豫劇》在對風格流派的劃分上,只論述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唐喜成六位,對與之並列的唐玉成、桑振君、李斯忠、高興旺、牛得草、王素君等流派宗師只作一般演員介紹。四、地域侷限。對河南本土演員涉及較多,忽視在外省傳播豫劇的藝術家的貢獻。如對江蘇的徐豔琴、湖北的李景萼、安徽的李國範、臺灣的張岫雲等均關注不夠,未將豫劇置於全國範圍內考察。五、厚今薄昔。著重介紹的均是上世紀30年代以來成名的演員,對五大名旦的前輩藝人,如孫延德、李德魁、王海晏、孫照登、祥符“五雲”等等未過多涉及。六、“崇聖”情結。但凡這些著作和文章中涉及到的演員,尤其是對那些已立宗立派的藝術家,都是隻談成就,不提缺陷,僅留“贊”而無“評”,似乎一旦成為流派宗師,藝術便至善至美,後人不可企及,更難以超越,讓不少年輕演員及戲迷對老藝術家們的表演一味地重複摹仿,限制了藝術的發展創新。七、自矜功伐。部分出版物主編或參編者的介紹篇幅太長、字數過多,哪怕他們對豫劇並無多少貢獻。如《中國豫劇大詞典》中,主編和相關參編者的詞條所佔篇幅與字數已和常香玉不相上下,遠遠勝過樊粹庭、楊蘭春、閻立品、崔蘭田、馬金鳳、桑振君、李斯忠、高興旺、牛得草等人。以上不足,制約著豫劇研究學術水準的提升。

「爭鳴」王建增:豫劇研究的現狀、不足及對策

二、史料重視不力

豫劇研究除在學術含量上存在不足以外,對史料也缺乏應有的關注。史料是文藝研究的支柱和基石,它對於拓展研究界面、推進研究深入有重要意義。科學的闡釋多是建立在史料的基礎上的,持之有據,方能言之有理。傅斯年曾以“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來說明其重要性。豫劇在近三百年的發展歷程中,積澱下大量文字材料,包括劇本、時評、研究,及演員日記、書信、傳記等,對學術批評有著巨大的參考價值,許多從業者卻對此不聞不問,致使不少重要文獻因無人挖掘而長期塵封。史料的蒐集和整理相對於劇目評論來說不被看好,它的發掘梳理又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故而很少有人肯埋頭於故紙堆,去做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非但如此,那些已被挖掘和整理好的資料也有時不受重視,使得許多有價值的歷史資料難以發揮其應有作用。

「爭鳴」王建增:豫劇研究的現狀、不足及對策

這種對史料的輕視態度,限制了豫劇研究的有效進展。有人未將理論建立在原始材料的基礎上,往往使用第二手資料,甚至空頭言說,故而錯漏難免。如一篇題為《豫劇唐派聲腔藝術淺談》的論文中提到:“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賈廷聚先生是唐派大弟子”,這句話就經不住推敲。據現有資料所記載,唐喜成的第一個弟子是李秀花。“她(李秀花)每排一戲,都先後觀摩豫劇院二團的演出,學習唐喜成的唱腔。經老師介紹拜唐喜成為師。1961年6月畢業後,分配到豫劇院二團……”,[1]故而其拜師應在1961年6月以前;而賈廷聚“1962年到河南豫劇二團學習,經河南省文化局的領導同志介紹,拜唐喜成為師”,[2]如此賈廷聚怎麼會是唐派大弟子?賈庭聚在唐派傳人中年齡最長,但這不意味著他就是掌門弟子。《中國豫劇》在此方面也有失誤。如介紹到劇作家齊飛時提到,“齊飛現任許昌市政協副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據有關資料記載,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前身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河南分會,成立於1957年,1967年至1979年停止活動,1980年恢復工作,1992年更名為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歷任主席為馮紀漢、常香玉、申鳳梅、丁發傑、王洪應、李樹建。齊飛於1991年起擔任河南劇協副主席至今,何時擔任過主席呢?除此而外,還有不少研究內容給人以模糊之感,許多問題總是懸而不解。如對“誰是豫劇界第一個女演員”“‘現代豫劇之父’樊粹庭的出生年份”等,即眾說紛紜。對史料的重視不力,也是豫劇研究出現厚今薄古現象的原因之一。豫劇歷史上大批傑出藝人有著高超的表演藝術,他們技藝精湛,有許多“絕活”,上演過諸多優秀劇目,塑造過無數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因無人將其資料挖掘整理,使他們的藝術只能湮沒於歲月的塵埃,留下不盡遺憾。清末的“祥府五朵雲”如今無人談起,有著“關大王”之稱的紅臉藝術家王海晏不被知曉,培養出包括陳素真、李德奎等演員在內的戲曲教育家孫延德被人遺忘,張建才、王致安、孫照登、徐金髮、高興旺、劉法印、楊啟超等藝術家無人問津;大量優秀傳統劇目,如《清官冊》《焦家坡》《獅子樓》《翠屏山》《將相和》《李白醉酒》《瞎子觀燈》《青面虎下山》《韓湘子拜壽》等不被提及,《再生鐵》《啞女泉》《楊滿堂》《臥薪嚐膽》《張羽煮海》《王佐斷臂》《黑旋風李逵》《牡丹的傳說》等優秀新編歷史劇多被遺忘,《櫻桃女》《母女怨》《石頭夢》《草原情》《邊城警魂》《社長的女兒》等名振一時的現代戲也難以再現。曾令觀眾耳熟能詳的諸多舞臺人物形象,如尉遲恭、林沖、李逵、裴秀英、黃天化等等,已不得不淡出人們的視野。

「爭鳴」王建增:豫劇研究的現狀、不足及對策

相比昔日的輝煌局面,豫劇今日的境況頗不盡人意。許多觀眾對老藝術家的表演大為讚賞,卻往往對年輕演員不以為然;對建國前“原汁原味”的豫劇頗為看好,對建國後改革的豫劇卻並不欣賞。這就要求研究者將豫劇的歷史加以梳理,弄清其改革和發展的來龍去脈,通過今昔對比來找出演員在繼承中出現的失誤,以及藝術在發展中出現的偏差。豫劇的歷史無法復原,但可以通過史料來補苴罅漏,讓人們對問題的認識接近於真實,使觀點經得起檢驗;或糾偏校誤,使得某些模糊存疑的問題得到準確闡釋。對史料充分挖掘和運用,還可以為目前豫劇研究的乏力帶來新的學術生長點,拓寬、拓深豫劇批評的廣度和深度。同時有助於老藝術家的表演技藝得到有效繼承,使大批傳統劇目重放光彩,讓那些被遺落的舞臺形象重新呈現。史料的蒐集是一項繁雜的工作,要求從業者必須身體力行,以鍥而不捨的精神鉤沉索籍,爬梳整理。同時,在蒐集過程中不必貪大求全,要有所選擇,尋其精髓;也不可根據一些並不可靠的資料牽強附會,捕風捉影,形成所謂的“索隱派”。總之,既對史料予以足夠重視,又掌握住正確的蒐集和整理方法,才能充分實現其價值,服務於豫劇研究。

「爭鳴」王建增:豫劇研究的現狀、不足及對策

三、專業人才匱乏

任何研究都要以專業人才為後盾,否則難以為繼。如今豫劇研究呈現出衰落的跡象,人才的匱乏是重要原因之一。豫劇人才的流失和減少,既和當今戲曲的現狀、研究者的工作性質有關,還與豫劇內部體制的弊端有關。隨著戲曲被不斷邊緣化,觀眾越來越少,使得不少豫劇編劇、導演和演員紛紛跳槽,或投身商界,或走向熒屏、歌壇,由此,一些研究人員也難耐寂寞,坐不住“冷板凳”。理論探討是幕後工作,不如演員在臺上風光顯露;而觀眾不斷增加的審美需求和豫劇不甚景氣的現狀,又對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藝術修養,熟悉豫劇的歷史和現狀,還要有高度的使命感、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善於發現問題並敢於提出意見。此外,戲曲教育不屬於應試教育範疇,從娃娃抓起的想法很難實現;而高校學生多對傳統戲曲藝術採取漠視態度,有的甚至不知豫劇為何物,更不要說從事其研究。同時,一些稱不上研究人員、卻因掌握了某種權利的人插手批評領域,致使河南一些戲劇類學術期刊一方面因來稿不豐而出現“找米下鍋”的窘況,另一方面卻對有寶貴意見的稿件不予理睬;即使其觀點能夠進入公眾視野,也總得不到重視,只好任之自生自滅,使得有些青年學者對這一領域觀而興嘆,望而卻步。如今專門從事豫劇研究的人員,嚴格來說,不過馬紫晨、張大新、石磊、韓德英、趙再生、陳國華、譚靜波、劉景亮、楊揚、郭光宇、王復興、蘇笑神等人,其中不少已過古稀之年,雖有“老驥嘶風,英心不退”之志,卻無“衝鋒陷陣,攻克難關”之力。一些工作於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學者時而會在論述中提到豫劇,或發表關於豫劇的見解,也不乏中肯之見,卻算不得專業人員。豫劇在外人看來只是一個地方劇種,內部卻是一個廣闊的海洋。有人出於對傳統藝術的偏見而不予重視,內部又因種種原因導致人才嚴重流失,使今日的豫劇批評後繼乏人,薪火難傳。

「爭鳴」王建增:豫劇研究的現狀、不足及對策

豫劇研究的推進,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振興。人才的振興無外乎教育培養和發現運用兩方面。人才的培養是一項基礎性和長期性工作,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卻有長遠的意義,高校和科研院所要首先承擔這一責任。河南及周邊省市的高校可以加強對學生有關豫劇方面的引導,使他們認識到民族文化傳承的意義;文化研究機構可以設立豫劇研究院所,培養高素質專業研究人員。此外,要注重對人才的挖掘和使用。人才雖不多見,但並不缺乏,缺乏的正是發現人才的眼睛。有人說“是金子總要發光”,可要待到“總要發光”的那一天,也許一切都已晚矣。若不讓他們在年富力強的青年時期一展才華,則很可能使其坐以待老,造成難以估量的資源浪費。所以領導和前輩都要有發現和保護人才的遠見卓識。領導要有求才之心,用才之道,做培養人才的後盾、保護人才的勇士;業界前輩更須轉變思想,要有愛才之德,容才之量,對一些敢於仗義執言的青年學者鼓勵支持,扶掖提攜;同時儘量取消或減少一些不成文的規定,為人才的成長提供良好的平臺。惟其如此,才能發現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充實豫劇研究隊伍,為豫劇的振興助一臂之力。

註釋:

[1][2] 張鵬:《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唐喜成》,鄭州: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編輯委員會,1989年。

(注:作於2011年)

圖源網絡,侵刪致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