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被罚近300万!中银消费金融存变相砍头息,被指收高昂滞纳金

累计被罚近300万!中银消费金融存变相砍头息,被指收高昂滞纳金

一方面,当选银行业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另一方面,在短时间内,连“吃”监管2张罚单,如今中银消费金融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状态。

加之今年5月接到上海银监局罚单,截至目前,中银消费金融今年内累计被罚三次,合计罚款金额近300万。

不过,与中银消费金融2017年净利润13.75亿元相比,或许300万罚款对其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公开资料显示,中银消费金融业务包括线下大额信用贷、场景分期、线上现金贷、助贷业务,其中涵盖的场景包括教育、装修、租房、婚庆等。

未尽贷前调查义务 去年资产近400亿

近日,据上海银监局公布处罚信息显示,中银消费金融被处罚款150万元,作出处罚决定日期为2018年9月26日。

趣识财经了解到,中银消费金融被罚原因为2015年—2017年其部分贷款业务存在借款人收入情况贷前调查未尽职,并且未严格执行个人贷款资金支付管理。

此外,中银消费金融未采取有效方式跟踪检查贷款使用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据其他媒体报道,早在几个月前,华融消费金融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所有借款用户需及时上传消费凭证,逾期未上传者还将缴纳贷款发放金额3%的违约金。

累计被罚近300万!中银消费金融存变相砍头息,被指收高昂滞纳金

另在该处罚信息公布前三天,央行官网发布消息显示,因违反《征信管理条例》,中银消费金融被央行上海分行处以10万元罚款,作出处罚决定日期为10月10日。

换言之,在半个月内,监管部门二度对中银消费金融作出处罚。另根据公开披露消息,2017年,中银消费金融营业收入40.05亿元,净利润达到13.75亿元,同比增长157.78%。

相应的,中银消费金融资产负债表从2014年末的64亿左右增长至2017年末约398亿元。另自2015年起,中银消费金融不良贷款率在2%以上。

趣识财经注意到,2013年末、2014年末,中银消费金融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8%、1.59%。

直至2015年末,中银消费金融不良率上升至2.51%,2016年末则达到最高,为3.26%,到了2017年末,不良率下降至2.81%。

相对而言,捷信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2017年不良率分别为3.82%、0.22%,微众银行2016年不良率0.32%,2017年不良率为0.64%。

以贷收费 “贷款动用费”被定违规

除了前述150万罚款,上海银监局今年4月曾对中银消费金融做出罚没138.68万元行政处罚,原因是2016年7月,其在办理部分贷款时,存在以贷收费的情况。

根据监管规定,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时,不得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通俗来讲,以贷收费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的金融服务而收取费用。

据此前媒体报道,江西省某法院做出了中银消费金融与张某的一审民事判决书,这份判决涉及一起借款合同纠纷。

在这则纠纷中,贷款中“贷款动用费”被法院认定为违规。据了解,“贷款动用费”实际上是预先扣除的贷款本金,即所谓“砍头息”。

值得注意的是,中银消费金融在此前接受采访表示,2017年,公司已经按照监管的要求取消各种收费项目。不过,据投资者报报道,中银消费金融的地方渠道商仍以“外访费”、“手续费”等名目收取费用。

另趣识财经注意到,如果出现既定逾期,中银消费金融会向借款人收取滞纳金。有借款用户在21聚投诉反映称,其滞纳金过于高昂。

该借款用户表示,最后一期由于资金问题,未能按时还款,其供图显示,还本金为467.76元,但滞纳金为245元,利息5.04元,如果要解除当前逾期状态需要还739.12元。

累计被罚近300万!中银消费金融存变相砍头息,被指收高昂滞纳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贷后催收上,有用户反映称,中银消费金融通常爆借款人通讯录,此外还会采用扩大曝光程序,会将借款人认证的视频及身份证照片以彩信形式发送所有联系人,包括单位领导同事。

累计被罚近300万!中银消费金融存变相砍头息,被指收高昂滞纳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