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1963年1月5日,姜文出生在河北唐山,童年是在唐山姥姥家度過的。父親姜洪齊是一名是參加過西北剿匪和朝鮮戰爭的老兵,平時沉默寡言,喜愛文學,母親是音樂教師。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爸爸媽媽和姜文


“我6歲以前在唐山,6歲到10歲在貴陽。我母親是隨軍家屬,跟著我父親的部隊走。”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姜文(左一)和弟弟妹妹在一起

姜文家一共三兄妹,姜文是老大,還有弟弟姜武和妹妹姜歡。

姜文的母親說:“姜文小時候很調皮、也很直,幹什麼全在面上擺著。”姜文說:“小時候老爸常常不在家,媽媽對我很嚴厲,因為我是長子,她覺得把我管住了,餘下都好辦了。”因此,姜文小時候沒少挨媽媽的揍。

當姜文被問及,你認為母親的教育方式有什麼與眾不同時,姜文說:“原來我覺得我媽挺沒追求的,除了小時候讓我好好讀書之外,我大學一畢業,她再也不逼著我幹什麼了。她永遠是兩句話——吃好,睡好。我說,‘怎麼這麼沒追求?能關心我點別的嗎?’等後來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時,發現這兩句話對生命的意義來講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這是媽對兒子說的話。”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姜文小時候的照片


“我走上電影道路其實和父母有關,在唐山的時候,我母親經常帶我看電影,我爸回家休假就更要看了。《紅燈記》、《兵臨城下》,還有紀錄片《珍寶島的故事》印象都很深。我和許多人一樣,小時候在姥姥家生活過一段時間,最早看電影就是在農村,那種看電影的氣氛特別感動我。幾天以前就期盼著,到了那一天,從早上就等著天黑。”

“我爸在貴陽支左,我們家住個大倉庫,開燈從這頭照不亮那頭。從那時候起我就開始不自覺地做電影了,我拿厚的信紙剪成小人,把屋裡的燈關上,貓在蚊帳裡用手電筒斜著打光,讓剪的小人影映在蚊帳上,編的故事主要是打仗的。我還用放針劑的藥盒做過小電影,把裡面的格子撕下來,然後在裡面寫上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印象中,童年時代幾乎是陷在電影裡了,弄不清真假。所有的遊戲都和電影有關,老學電影裡的詞兒,淨是壞人說的。”

1973年,全家遷到北京定居,10歲的姜文考入北京72中,他比同班同學都要小三歲左右。在這裡他和出身於影視世家的12歲的英達成為好友,英達的父親英若誠是北京人藝演劇的工作人員。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姜文的家住在東單的一個衚衕裡,

不遠就是空政話劇院、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這為他接觸演劇藝術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按照當時分片上學的格局,許多文化團體的子弟成為了姜文的同學,其中對他最有影響的一位是同桌英達,以及洪晃。

1979年,姜文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被刷了,招生辦回信:“安心工作,安心學習。”好友英達則考上了北京大學心理系。英達鼓勵姜文再考一次,報考中央戲劇學院,還找他爸輔導姜文。

1981年,姜文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成為了表演系的一員。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姜文和老師同學在一起,後排右三為姜文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1984年,21歲的姜文從中戲畢業,分配到青年藝術劇院,在那裡從事了一年左右的話劇演出工作,曾主演過《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闌記》等劇目。

9個月後,導演陳家林選中他在影片《末代皇后》中出演溥儀。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姜文全身心投入,找資料、看紀錄片,還專門去找溥儀的弟弟溥傑請教,拍戲入戲太深,連晚上躺在床上都要跟弟弟聊溥儀

,最終塑造了一個可恨可悲、可笑可憐的“末代皇帝”,一舉成名。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1986年姜文拍完《末代皇后》,去上海出演話劇《高加索灰闌記》,當時臺下觀看的導演謝晉很認可他的表演,邀請他出演《芙蓉鎮》男一號“大反派”秦書田。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為了演好秦書田,姜文走訪了50多個當年被打成反派的老同志,聽取心聲,然後寫了一大摞的人物分析。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23歲的姜文因為出演《芙蓉鎮》,和出演女主角31歲的劉曉慶相戀。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1987年夏,姜文又被張藝謀邀請和鞏俐合作,出演《紅高粱》,這部片子一舉拿下柏林金熊獎,震撼了世界,也讓導演、主演享譽國際。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拍攝《紅高粱》時,姜文與張藝謀在片場從頭吵到尾,多年後,張藝謀說:“他的心很高,也有這個能力,他希望超過任何人。”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拍攝《紅高粱》時,鞏俐、莫言、23歲的姜文、張藝謀


《紅高粱》給我的印象也特別深。我第一次拍電影的時候,我說這個道具不對,他們說這不該你管。我們演話劇,道具都是自己設計,這在話劇裡是傳統。可是電影不這樣,我覺得特別奇怪。後來拍《紅高粱》,我覺得張藝謀挺好的,

許多設計都是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弄的,甚至還會爭吵,都忘了誰是誰了。結果‘哐’一下就轟動世界了!原來這就是出色的電影,這樣的話,那回頭我也拍一個。”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張藝謀曾說,“《紅高粱》中那種狂放的精神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姜文的表演。姜文是一個很有能力的演員,所以他演的那個人物就非常有光彩。彌補了我在初次導演階段在演員調度與人物性格塑造上的不足。自己會演戲的姜文就幫了我的大忙。”

1988年,姜文在影片《春桃》中飾演劉向高。1989年,姜文主演了謝飛導演的《本命年》。1990年,姜文在影片《李蓮英》當中飾演清末宦官李蓮英。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姜文飾演李蓮英


1993年,姜文主演了一部家喻戶曉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該片講述了北京人在紐約奮鬥與掙扎的生存故事。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1991年底,王朔把《動物兇猛》交給了姜文,姜文看完之後把它寫成劇本。

女友劉曉慶鼓勵姜文把它拍出來,她親自擔任製片人去拉資金,分別從臺灣、香港及雲南各拉來一筆錢,合計100萬美金。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1993年8月—1994年1月,30歲的姜文執導了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1995年上映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獨攬票房5000萬,這個記錄整整十年都沒有人被打破,姜文提名第51屆威尼斯金獅獎,主演夏雨摘得威尼斯影帝,造就了史上最年輕的威尼斯電影節影帝。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拍《陽光燦爛的日子》時,為了那張讓男主角馬小軍丟魂的照片,他讓攝影師整整拍了4天,然後從23040張照片中選出了這張“米蘭”

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時,他將小演員們專門拎到一個他特意打造的六、七十年代的環境中,密封起來,直到那群小演員完全相信自己是那個時代的人,才算完事。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時代》週刊毫不吝惜的評價該片為:“中國導演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堪稱是95年度全世界令人贊絕的、至今仍渴望觀看的影片之一。它是一部從內容到形式都全新的中國電影,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電影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劇組成員合影,中著條紋衫者為姜文


1994年姜文和劉曉慶和平分手。一年後,姜文和法國巴黎大學的人類學博士桑德琳·舍妮維斯相識。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桑德琳在中國從事哲學與道教文化方面的課題研究,相戀兩年後(97年秋)在法國註冊結婚,並誕下姜文大女兒姜一郎。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1996年,姜文在影片《秦頌》中飾演秦始皇,1997年,姜文主演電影《有話好好說》。

1998年8月—1999年,姜文自導自演了《鬼子來了》,但被禁止上映。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2000年5月,《鬼子來了》在未通過審查的情況下,姜文參加了戛納國際電影節,並憑藉該片榮獲了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被法國觀點週刊認為“風格更接近費里尼和庫斯圖裡卡,進一步確認了姜文的獨特風格。”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但是由於“違規參賽”,姜文受到了電影局“五年內不能擔任導演”的行政處罰。

《鬼子來了》,其實是想對自己35年來做一個總結,對恐懼、對愛、對死亡的感受。是什麼引起恐懼?為了擺脫這個恐懼,是遠離死亡,還是接近死亡?這些都是我35年來腦子裡和心裡的感受。我想把它表達出來,正好有這麼個故事,往裡面一裝,合適。想找到一個特別適合的故事並不容易,《鬼子來了》裡的這些人,翻譯官、鬼子兵、小隊長、馬大三、村長,他們都不是在他們原有的位置上,都在超乎自己能力之外的位置,又必須對自己的命運做出決定。誰能說馬大三碰到的問題不是自己的問題?中國人幾輩子都喜歡一個錯誤,為了自己想要的一個結果,明知道它存在的理由不充分不合理,就先找個藉口說服自己,然後以為別人也能接受這個理由。馬大三就是這樣。他以為他養了日本人半年,人家肯定會給他糧食,會感謝他。可別人不是這麼想的,別以為別人都會順著你的思路走。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我老婆對我說,你看,拍《鬼子來了》對你的摧殘挺大的,能不能拍點放鬆的。其實,我每拍一部電影都是為了讓自己放鬆。像魯迅說的‘為了忘卻的紀念’。《貝託魯奇如是說》裡也講,拍什麼東西是為了忘記它。《陽光燦爛的日子》拍出來,那種揮之不去的情懷就被我鎖進去了。

我喜歡坐在影院的側面,看觀眾和銀幕的關係。我參加過好多電影節,我覺得《鬼子來了》放映的效果基本上相同。在韓國,前兩個小時大家笑得亂七八糟,後面一腳踹在心窩上。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把悲劇拍得特別可笑呢?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就是13的故事。一個傻子在井邊繞圈兒,嘴裡不停地念叨”13、13、13……”一個聰明人路過,說你傻子真是傻,怎麼老數一個數。好奇,到井邊看看。結果,”咣”一腳被傻子給踹井裡了。然後傻子繼續繞,就唸叨”14″了。我每次講這個故事,在場的每個人都樂,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我說你覺得你該樂嗎,這不是謀殺也是恐怖的事兒。你根本不該樂。樂跟樂還不一樣,有的樂完就完了,有的樂後緊張。我希望影片的前面有意思,充分調動觀眾,以後再喊13,就注意點兒了。魯迅寫阿Q,大家都看,像看熱鬧,譏笑阿Q。笑什麼呢,其實你也是阿Q。”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2002年,前女友劉曉慶因偷稅漏稅案入獄,姜文找了四位知名律師,多方奔走,劉曉慶得以取保候審。那時,他們已經分手差不多10年了。他說:“我不幫她,誰幫她。”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當初兩人在一起的照片,輿論壓力非常大


在2001至2005年間,他出演了《尋槍》《天地英雄》《綠茶》《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影片,都大獲成功。

2005年解禁,他重出江湖,歷時一年,拍出《太陽照常升起》。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拍攝《太陽照常升起》時,僅僅道具上面,他不論是繡花鞋,還是鐵軌上的火車,或者飄起來的衣服都親自設計,幾分鐘的鏡頭,他甚至能精益求精到拍三個多小時的素材。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拍《太陽照常升起》時,為了找到一雙“瘋媽”的繡花鞋,他讓工作人員跑了好幾個省,糅合了各地不同的民間手工技藝,其製作成本超過了一輛汽車

《太陽照常升起》寫的不是華僑的事,也不是“文革”的事,是一種心路歷程,是一種你腦海中的經歷,這個經歷跟你的精神和肉身有關係,我拿出來,試圖跟大家分享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我覺得《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我的禮物,《讓子彈飛》是我們送給觀眾的禮物。《太陽照常升起》在精神生活裡面永遠是一個營養。”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2005年姜文與法國妻子桑德琳因聚少離多分開,姜文離婚後,05年年底和相差15歲的師妹周韻結婚。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姜文和周韻


2006年與2008年妻子周韻生下兩子,一家四口,就此過上幸福生活。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太太周韻和兩個兒子姜太郎、姜次郎


2008年4月,姜文赴美參與拍攝由12位國際電影人聯合執導的短片集《紐約,我愛你》。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安迪-加西亞(左)與海登-克里斯滕森(中)與導演姜文在片場,在參與《紐約,我愛你》拍攝的12位導演中,姜文是唯一一位受到邀請的華人導演。

2009年9月—2010年2月,姜文與葛優、周潤發等合作,自導自演了電影《讓子彈飛》。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2011年4月,《關雲長》上映。在片中飾演“曹操”的姜文被指搶戲。同年5月,姜文拍攝的首部微電影《看球記》走紅網絡。

2014年12月18日,姜文新作《一步之遙》公映。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2016年,加盟由盧卡斯影業製作、迪士尼影業發行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擔任主要角色。

2018年7月13日,自導自演的電影《邪不壓正》公映。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我對電影裡的聲音一直很敏感。畫面中缺一格我都能聽出來,音樂哪兒缺了點尾氣,我也能聽出來。在拍電影時,無論是鏡頭的調整還是場面的設計,我都希望有聲音,否則我看了會很難受。當然,突然的安靜也是一種聲音。這部電影也有很安靜的瞬間,只有鳥叫,只有風聲。我比較迷戀聲音,但我不會為了聲音而做聲音,而是要讓它合適,對於一部電影來說,聲音也是一種心理節奏,就像一個人的呼吸一樣不可缺少。”——姜文


姜文,“這個時代需要笑聲,不需要磨難”


傳承碑,撰寫名人傳記,記錄社會歷史大事件,免費的網絡個人傳記紀念平臺,平臺可邀請親朋好友一起每人一個章節記述下他們眼中的您。後續會推出家譜、家祠功能,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