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不易,今秋啓動新高考省份或已縮減至9個!

文|王敏

“今年高一到底還分不分文理科?”

“咱們這兒到底有沒有開始新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在我國是一件關係著國計民生的大事,牽動著近千萬人的心絃,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

在今年3月1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到今年將會有17個省份啟動新高考改革。

據知情人士向《多知校長》透露,今年秋季開學,全國有9個省份開啟了新高考改革,其它省份延期進行。啟動改革的9個省份分別是江蘇、河北、重慶、遼寧、安徽、福建、湖南、湖北以及廣東。

但是,其他省份推遲新高考改革的消息尚未得到相關教育部門的證實。

9省份今年啟動新高考,多省份延遲進行

2014年,浙江、上海兩地開始試點。

2017年,北京、天津、海南、山東四個地方正式啟動新高考改革。

今年,江蘇、河北、重慶、遼寧、安徽、福建、湖南、湖北以及廣東9個省份是新高考改革的第三批試點省份。這些省份今年秋季入學的新生將會參加2021年改革後的新高考。

事實上,今年原定推進新高考改革的共有18個省份,而上述知情人稱,河南、四川、山西、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江西、貴州、西藏9個地方今年高考將要推遲。

改革不易,今秋啟動新高考省份或已縮減至9個!

(各地新高考改革推進情況)

早在上半年,這些省份就陸續有消息傳出說今年高考將會推遲。

“家長幫”網站今年4月份就有網友討論稱山西省高考改革可能將會推遲到明年。

河南省洛陽市教育局8月27日已經做出回應稱,今年高一新生在高一年級不分文理,明年進入高二後再分文理科。河南省明年啟動新高考改革,即2019年高一入學新生將參加2022年新高考

改革不易,今秋啟動新高考省份或已縮減至9個!

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

也就是說,即使今年有些省份推遲進行,但是到2020年,基本全國都會啟動新高考改革。

為什麼會推遲?

在今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對於各省份新高考改革的進程情況表示,“正在對這些省份進行評估,基本態度是實事求是、不湊數,條件達到了就批准啟動,條件達不到就創造條件,達到了再上。”

由於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教育發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新高考改革的推進,必須要考慮區域差異的問題。

此前,中國教育學會潘玉芹博士在與多知網的對話中提到,軟硬件設施不完善是阻礙學校進行新高考改革時面臨的最大問題。

浙江、上海的試點新高考改革出現的問題還尚待解決,新高考改革還面臨著諸多挑戰。剛剛參加了2018新高考的浙江越崎中學一名高中畢業生稱,學校採用“定二走一”的“小走班”模式,即先將有兩個科目選擇一致的學生放到一個固定的班裡,只用對1個科目走班,而物理作為學霸集中區,是許多學生逃避的科目。

走班選課是否會對學校秩序造成影響?如何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組合?如果學生選科集中化如何應對師資和教室資源上的挑戰?新高考改革下如何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的教學?這些問題都是需要學校考慮的問題。

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當前的新高考改革方案還未完全成熟,新高考改革必須要謹慎,要以質量為導向。因此,推測今年各地推遲的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因為所在地區學校的軟硬件設施尚未允許,另一個則是因為在此前新高考改革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各地目前還是採取觀望的態度。

新高考改革怎麼改?

新高考改革是為了讓中國的教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讓人才評價標準從單一依靠高考成績向多元化評價標準轉變。

因此,有人認為,新高考改革的實質,就是評價標準的多元化。這也是自1977年恢復高考40多年以來,我國的人才評價體系首次發生重大變化。

新高考改革主要包含3個方面:

1、取消文理分科,語數外必考,在物化生政史地6科中選3門進行考試。

2、外語考試包括筆試和聽力測試,總分150分。可以考兩次,取最高成績算入高考總成績。此外,有些地區英語還將增加口語考試。以北京為例,2021年新高考中,英語口語將和聽力共佔50分的比重,英語總分值不變。

3、高校錄取採取“兩依據,一參考”的原則,依據統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兩依據,一參考”的原則,讓高考分數不再是高校人才選拔的唯一標準。

隨著新高考的推進,等級賦分制也在逐步落實。等級賦分制度主要是針對學生自主選擇的3門科。將學生選擇的3門科成績進行等級劃分,按照學生成績在參加本次考試的人中的排名來劃定等級區間,從而賦予其相應的分數。

“等級賦分是按照成績排名所在的梯隊進行賦分,因此學生賦分之後的成績與所選科目的選擇人數以及學霸比例有著很大的關係。”某深耕新高考的行業人士說。

新高考改革“任重而道遠”

新高考改革後,學生們可以自主選科,這將產生20種選科組合。自主選科之後,高校不同專業招生時,也會對學生高中所選科目有一定要求,學生還需提前考慮大學選專業的問題。

上海浦東新川中學某高三學生提到,所在學校學生幾乎沒有進行過生涯規劃,同學選科時往往是選擇自己成績比較好的科目。而“6選3”自主選科,讓學霸們可以揚長避短,選擇自己最有優勢的三個科目,但是對於學習中等偏下的人來說,這就相當於“強者更強”,在學習中感覺更加吃力。

對於學生而言,由於需要在考慮大學所要選的專業的基礎上來進行選科,這便需要學生自己儘早進行生涯規劃。此外,學生在各個科目的潛能不同,還需要考慮如何找到自己的潛能所在,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選科組合。

對於學校來說,首先,學校需要幫助學生合理進行選科。近兩年,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測,幫助學生挖掘學科潛能的工具越來越多,學校首先應當儘可能為學生提供科學的選科組合參考。

學生選科之後,學校需要根據學生的選科情況排出課表。據瞭解,有的學校是請新高考課改師、諮詢師到學校來幫助其排課表,而這種人工排課表的方式在規模比較小的學校可能還比較適用,規模比較大的學校往往必須要依靠排課系統。有的排課系統也是在設定好一定規則的前提下進行排課,比如“定二走一”的“小走班”模式。

學校面對新事物,往往儘可能的選擇最小的變化,因此“定二走一”是大多數學校在改革第一年的選擇。

但前述深耕新高考的行業人士也提到,事實上,學生在各個科目的學習情況各不相同,採用“大走班”模式對各個科目都實行分層教學的情況下,學生所呈現出來的學習效果比“小走班”要更好。

“大走班”還是“小走班”?如何選擇實用的排課系統?單是如何制定走班方案就需要學校思量眾多因素。

變革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新高考改革依然“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