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活了唐朝的名将,自己亲人殉国战死四十多人,最后被逼叛乱

唐代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名将,此人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是收复唐朝首都的关键人物,他可以说是唐朝的再造之人。

此人为唐朝征战,全家死了46人,堪称满门忠烈,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被成了反贼,被列入“叛将”,关于他谋反的原因至今仍众说纷纭。

这个人就是仆固怀恩。


救活了唐朝的名将,自己亲人殉国战死四十多人,最后被逼叛乱


仆固怀恩是铁勒人,其部族在唐太宗年间归入唐朝。

安史之乱爆发后,仆固怀恩作为朔方军骁将跟随郭子仪李光弼平叛,他骁勇善战勇猛无敌,为叛军所忌惮。

仆固怀恩是第一批在灵州拥戴太子李亨称帝的人物,因此获得新皇帝的倚重。

仆固怀恩真正崛起是在唐朝收复首都的战役中。

为了将安史叛军赶出长安和洛阳,唐政府纠集了大批军队,但是安史叛军中有大量骑兵,而唐军骑兵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唐政府决定向回纥借兵。

想向回纥借兵就需要一个得力的外交人员,仆固怀恩就是最理想的人。因为仆固怀恩是九姓铁勒之一仆骨部,而回纥当时也是出自铁勒,从大的族群上说两者系出同源,算是“亲戚”。

仆固怀恩与回纥首领结盟,并且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回纥王子结为亲家,就这样,仆固怀恩从回纥借来五千精锐骑兵加入了围剿安史叛军的战斗序列。

战役开始,仆固怀恩率领回纥突骑大破叛军,顺利收复两京。随后仆固怀恩又长驱疾进,最终彻底平定了安史之乱。


救活了唐朝的名将,自己亲人殉国战死四十多人,最后被逼叛乱


仆固怀恩为唐朝立下大功,但是等待他的结局却颇为悲惨。

唐代宗为了收回权力大肆打压立下大功的藩镇将领,李光弼抑郁而终,郭子仪被收了兵权,仆固怀恩也被猜忌最终被逼得造反。

仆固怀恩情急之下率领朔方军又纠集了回纥、吐蕃、土谷浑等多股势力,南下进攻长安。

唐政府惊惧被迫启用老将郭子仪,郭子仪是朔方军的老上级,他出马直接导致朔方军军心瓦解。

仆固怀恩在进军途中莫名其妙的“暴毙”(一说被刺杀),回纥吐蕃吐谷浑等联盟也随之瓦解。


救活了唐朝的名将,自己亲人殉国战死四十多人,最后被逼叛乱


仆固怀恩起兵造反兵败身死,但是唐代宗认为这次叛乱不是仆固怀恩本意,所谓“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耳。”

仆固怀恩是唐中期以后的一个典型,唐朝自唐玄宗时代各地藩镇开始深度“胡化”,大量的胡人进入唐朝边防军成为军中骨干,以至于汉军也被“胡化”。

安禄山史思明之所以能召集河北三镇军队造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河北三镇“胡化”十分严重。

仆固怀恩固然是唐朝忠臣,最后谋反也是逼不得已,但是这恰恰反映了唐朝中后期藩镇危机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军队的胡化问题。

这个问题直到宋朝才彻底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