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靚號高價賣,都是運營商的錯?

手機靚號高價賣,都是運營商的錯?

近期,關於手機靚號的報道頻見報端,不少消費者對手機號碼中的所謂“靚號”表達了不滿和質疑。實際上,關於手機靚號的爭論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天價靚號自上世紀90年代就已存在,那麼本身作為一個聯繫工具的手機號,為何會賣出天價,或者產生一定價值?

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車牌號碼,還是手機號碼,類似“666”“888”這樣的號碼廣受追捧。網絡傳言,中國移動號碼18888888888,以1.2億元拍賣價格成交,成為目前為止最貴的手機號。雖然北京移動事後闢謠,但也從側面反映出手機靚號的市場需求旺盛。

所謂靚號,又稱“吉祥號碼”,由阿拉伯數字組成的連續相同的號碼,或含特殊意義的吉祥號碼。不同的數字組合在一起就對每個人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自古以來,就有對一些數字賦予吉祥的文化內涵。比如6、8、9在中國代表順、發、久的意思。

手機靚號高價賣,都是運營商的錯?

事實上,靚號在多個領域都普遍存在。除了手機號,QQ號、車牌號都有這方面的講究。早在2014年,深圳車牌靚號拍賣,“粵B8888R”拍賣了172萬,“粵B9999S”也拍了168萬元。

手機靚號高價賣,都是運營商的錯?

靚號之所以昂貴,在於靚號資源稀缺

根據中國聯通方面介紹,為最大程度保證靚號的正常使用、市場秩序的公平、合理運行及用戶權益的保障,企業根據靚號尾號類型(連號AAAA、疊號AABB/ABAB、升降號ABCD/DCBA等),賦予了不同定義與不同的定價。

例如,186開頭的1億個手機號碼中,尾號為8連(AAAAAAAA)號碼只有10個,因此尾號為8連靚號肯定要比4連靚碼貴。而1億手機號碼中,每百個號碼只有不足10個號碼為靚號,由此可見靚號的稀缺性。

“這跟我們國家的用戶的文化和消費心理習慣有關係,”電信行業分析人士劉啟誠表示,比如有的生意人就喜歡帶8的、帶6的、帶9的,不喜歡帶4的、帶7的、帶3的。有的人拿到尾號是AAAA,ABAB的這種號碼是為了工作用的,為了方便客戶去記,所以有的公司裡需要這種的天價號碼。

總的來說,一個號碼是不是靚號,是不是值錢,一是看它好不好記,二是看它有沒有特殊的意義。靚號的稀缺,導致靚號供應與用戶需求的不平衡,也就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靚號有價,是因為有用戶願意為靚號付出高價。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道:在南通通州有一個老賴欠錢不還,其有一個尾數是5個8的手機靚號。當地法院把這個手機號碼進行網絡司法拍賣,最後以16.76萬元的高價成交。

據安徽衛視報道,聊城陽穀縣人民法院曾通過淘寶司法拍賣平臺,最終以483300元的高價拍賣了一個老賴的手機號碼,成為聊城手機號碼公開拍賣以來的第一高價。

手機靚號高價賣,都是運營商的錯?

這樣的拍賣,其實與運營商無關,法院的標價並不代表運營商在高價出賣號碼,只能說,這個號碼因為市場追捧,消費者稀罕,在市場規律作用下水漲船高。

手機靚號消費,運營商被冤枉了

號碼是國家的,運營商有權處置。《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取得碼號使用權後,不得向用戶收取選號費或佔用費。“但是,不管是電信條例還是其他法律法規,卻從來沒有禁止過號碼值錢,更沒有采取過限價措施。”也就是說雖然號碼是國家的,但運營商已經通過交費獲得了處置權。

手機靚號高價賣,都是運營商的錯?

“ 資深電信分析師馬繼華認為,應該說,一個眾人看重的號碼,就如同古董一樣值錢,這是約定俗成。這樣的號碼可以公平的獲得,也可以因此而獲利,並不違法。運營商不可以加價出售這樣的號碼,但如果對這樣的號碼用戶提出持有要求,應該也沒有問題。”

號碼有靚號,也有差號,需要平衡。運營商的號碼,有“高價”的靚號,也有低價的普通號碼,還有運營商降低月租、送流量的帶4的“差號碼”。

據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介紹,號碼所有權是國家的,但運營商花錢買斷了使用權(這是批發)。

“ 10000個號起批,批發來的有好有壞,好的都想要,不好的沒人要。運營商轉售使用權時,好的多收點(靚號有預存話費和月低消限制),壞的補貼才能出手(多地有選擇包含4的號碼低月租或送流量)。”

通信專家項立剛指出,手機靚號的利益鏈條大致分為三個環節:運營商將號碼批給代理商,代理商通過少量加價把號碼賣給下一級代理或者黃牛,而下一級代理再加價將號碼賣給消費者或黃牛。所以說,雖然所有的手機號碼都來自三大運營商,但“黃牛”“號販”手中的大部分靚號其實都不是直接來自運營商。各種靚號的交易,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市場一直很活躍。

手機靚號高價賣,都是運營商的錯?

用戶有明確的靚號需求,又不允許買賣,運營商退而求其次,採取了為號碼設置不同的“預存話費”和“月最低消費”的做法,目前手機靚號都存在最低消費。

某通信運營商人士表示,運營商對靚號“預存話費或承諾最低消費”可抑制倒賣,“如果不對吉祥號碼進行分類管理,會進一步加劇渠道搶訂優質號碼,之後進一步加價轉售,將提高消費者門檻,擾亂市場秩序,形成難以監管的局面。”

在馬繼華看來,既然是有價值的,“買賣”雙方就肯定存在交易,不管這種交易的形式怎樣。如果是公平的,如果不是強買強賣,雙方就應該遵守約定。

運營商也存在營銷不規範的地方

例如,某個號碼,用戶獲得時沒有任何約束,在使用過程中(或者使用過程中出現了特殊情況,如短期欠費,號碼還未註銷),突然有了最低消費。

還有這段時間,陸續有媒體關注手機“靚號”的高門檻問題。有媒體曝出太原王某過戶了一張尾號為9999的移動手機卡。移動要求預存話費3萬元,且套餐資費升級為最低消費每月586元,業務失效時間為2099年12月31日,網友們調侃,“根本活不到那麼久”。

對於運營商能不能給“靚號”設置消費門檻,人們的看法並不統一。有人認為這是運營商非法獲利,且從有關規定來看,也有變相收取選號費的嫌疑。有人則認為這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只要運營商事先說清楚消費規則,對“靚號”設門檻無可厚非;要是覺得貴,不買就是。

對此,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靚號”收取費用具備一定合理性,但不宜長期反覆收取。最關鍵的是,消費者在購買“靚號”服務時,其知情權和選擇權必須得到保證。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則建議,運營商關於“靚號”的套餐協議不能僅以統一的格式合同形式體現,而是要對相關內容進行明確告知、重點標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