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人都喜歡去玩,非遺民俗活動「雎水春社踩橋會」

四川安縣雎水鎮,古稱“雎水關 ”,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鎮北2公里外虎頭巖下一座古橋橫跨雎水河兩岸,此橋名曰“太平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距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自橋建成後每年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來自五湖四海的數萬名群眾自發雲集在此橋畔,祈福禮佛,踏青遊樂,這便是川西北規模最為盛大的民俗活動之一:雎水春社踩橋。

2009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函(2009)148號文件公佈了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縣雎水春社踩橋會項目名列其中。

綿陽人都喜歡去玩,非遺民俗活動“雎水春社踩橋會”

“過橋拜”:又稱“拉保爺”、拜乾爹,孩子多病,或認為三、六、九歲有“關口”,就要找保爺保他過關。孩子父母事先備好酒菜,用一提篼裝好,再準備好“桃弓柳箭”,一大早把孩子抱到橋頭等候,看到端莊的男人,立即把孩子抱上去請他取名字,讓孩子給他叩頭,拜為乾爹。

綿陽人都喜歡去玩,非遺民俗活動“雎水春社踩橋會”

綿陽人都喜歡去玩,非遺民俗活動“雎水春社踩橋會”

娃娃拜獅:縫社這天,必耍獅燈。父母把有“災星”的娃娃抱給笑頭,笑頭抱著娃娃給獅子拜三拜,在獅子肚子下面鑽三次,再在獅子嘴裡放一次,最後扯一根獅子鬍鬚,拿一根紅布條與獅子的鬍鬚一起捆在娃身上,就拜結束了。

綿陽人都喜歡去玩,非遺民俗活動“雎水春社踩橋會”

綿陽人都喜歡去玩,非遺民俗活動“雎水春社踩橋會”

“消災”“丟藥錢”:人們來到橋上,把自己或家人用過的帽子、衣物等拋到河裡,有人拋下的衣物還是新的,以此“消災免難”。還有“丟藥錢”,人們來到橋上,把錢幣拋到河裡。屆時,橋上丟錢物的人不計其數,橋下撿錢物的人不計其數,有的人一天要撿好幾百甚至一千多元。

綿陽人都喜歡去玩,非遺民俗活動“雎水春社踩橋會”

綿陽人都喜歡去玩,非遺民俗活動“雎水春社踩橋會”

“雎水春社踩橋”以其雅俗共賞、寓教於樂的特質吸引了眾多的參與者,這對豐富當地的群眾文化生活,加強當地的精神文明建設皆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2012年,“雎水春社踩橋”被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國際節慶協會、中國民族節慶峰會組委會評為“中國優秀民族節慶•最具特色民族節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