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指挥街:说说古人刷牙那些事儿

从名字来看,成都的指挥街在历史上似乎应该是某个大人物或某个重要机构引领群众、发号施令的地方。为何Go君会把它和古人刷牙那些事联系在一起?

成都指挥街:说说古人刷牙那些事儿

1986年,就在这条街道的某个工地上,出土了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包括从古蜀到近代不同时期的文化层。而唐代文化层中,发掘的是四把骨柄牙刷,据说是目前全世界最早的牙刷实物!

要知道,唐朝历史是公元618-907年,而欧洲直到十八世纪才出现正式的牙刷。英国最早提到刷牙是1651年,相当于中国的清朝初年。据说就连伊丽莎白女王,年轻时牙都是黄的,晚年时是黑的…

不少人都以为,古人是不知道清理牙齿的。实际上,他们早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保护牙齿了。

《史记·仓公传》中就指出引起龋[qǔ]齿(即蛀牙)的原因是 “食而不漱”。《礼记》中: “鸡初鸣,咸盥嗽”就说明人们已有了漱口的习惯。

中国人比较文明,漱口一般用的是具有杀菌去渍功效的盐、茶水或酒。你根本无法想象,在古罗马,人们为了拥有一口矫健洁白的牙齿,竟然是以尿液漱口!据说后来有科学研究指出,尿里的胺有清洁作用。

成都指挥街:说说古人刷牙那些事儿

杯中物如果是尿液,你能饮进吗?

中国在秦汉时期,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就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hù]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籽一样整齐洁白。牙齿参差不齐者称之为龃龉[jǔ yǔ],咬合不齐者称之为龊[chuò],排列不正者称之为龇[zī],不平整者为龋[qǔ],皆被视为病态。

1986年,成都指挥街出土的骨柄牙刷,在当时应该算得是比较高级的洗漱用品了。据查证,在此之前最早的刷牙工具应该是杨柳枝。

晚唐时期,人们多以杨柳枝泡在水里,待其软化之后,人们便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丝就会“支”出来呈散开状,就像类似于我们今天使用的“牙刷头”一样,这就算得是比较方便的牙刷了。

成都指挥街:说说古人刷牙那些事儿


成都指挥街:说说古人刷牙那些事儿

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唐代时期的综合性医书《外台秘要》中记载,“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它使用起来廉价又方便,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配上一些洁牙材料,颇有效果。

这种柳枝“齿木”,多为一次性洗漱用品。像骨柄牙刷这种能够反复使用的“牙刷”,南宋时期才开始普及开来,俗称刷牙子。南宋吴自牧描写杭州生活的笔记体专著《梦粱录》第十三卷写道:“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

那个时候,刷牙子的毛远不及今天这么细软,多是用棕毛、马尾毛制作。

因为刷牙子的毛太过“硬朗”,‍南宋人周守忠编写养生书籍《类纂诸家养生至宝》,甚至专门讨论了刷牙的时间要不要安排在早上:“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因为早上牙根较松,而马尾较硬。

成都指挥街:说说古人刷牙那些事儿

这样的牙刷头你敢用来刷牙吗?


成都指挥街:说说古人刷牙那些事儿


相关阅读

柳枝齿木与释迦摩尼传道有关

据考证,杨柳刷牙的方式并非来自我国,而是一个“泊来品”,由印度传入我国。有人认为,它可能是佛主释迦摩尼给弟子传授卫生知识有关。

传说,释迦摩尼佛在菩提树下弘扬佛法,给弟子讲道解惑时发现围在四周的弟子开口讲话竟然有口臭。这样出去传道,百姓肯定是拒绝的。于是,释迦摩尼佛就额外给他们传授了卫生课。说:汝等用柳枝洗牙,可除口臭,增加味觉。

后来,印度人这种用杨柳枝刷牙的方法,就随着到访的佛教僧人传入了中国。

=========我是分隔线=========

新土著爱上老成都!关于成都街道故事和民间传闻,相信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一定都有自己的压箱干货,不妨分享出来,让大家一起感受现代化大都市背后的人文元素。欢迎大家直接留言提供更多关于成都的故事线索。

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文章,欢迎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