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就是耽誤!美國研究發現:3歲前帶孩子這麼玩,讓孩子更優秀

雖然感知覺只是最初級的認知活動,但通過感知覺所獲得的基本感受、經驗,都會為日後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在看這篇文章之前,小編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爸爸媽媽們,你們平時在家會跟孩子一起玩遊戲嗎?孩子的幼年時期,非常的短暫,但是對孩子卻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

尤其是0-3歲這段期間,是寶寶大腦發育最快速、最活躍的一段時間,在這期間,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寶寶大腦能開發到何種程度。

錯過就是耽誤!美國研究發現:3歲前帶孩子這麼玩,讓孩子更優秀


孩子這時候的潛力是無限的,做家長的一定要抓住這個絕好的時機對孩子進行開發和鍛鍊。錯過這個時機之後也許後面再如何努力也不如現在能達到的效果好了。

而 培養孩子的“綜合實力”最好的方法便是玩。父母與孩子多玩遊戲,是鍛鍊孩子的手腦協調能力與智力開發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

有一次,小新將一個小板凳放在沙發上,我當時並沒有阻止,因為我想知道這個小傢伙將要幹什麼。

原來她拿了一輛玩具車自言自語道:小車要過隧道了。哇!家裡的一切都可以成為遊戲的道具。在觀察了一會兒後,我也加入了這個小車過隧道的遊戲,並且將這個遊戲展開了,最後的結局是排隊通行的小車中有一輛掉下山崖(沙發的盡頭)了。

錯過就是耽誤!美國研究發現:3歲前帶孩子這麼玩,讓孩子更優秀


在整個遊戲中,我感受到了孩子的世界太不可思議,當我們與孩子在一起玩時,孩子的思維也變得發散爆發。

2007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幼兒時期玩得比較足夠的孩子,到了5歲之後他們的智力要比對照組的孩子高出許多,在問題解決能力上表現更加優秀。

但往往現實中,許多父母都不知道如何與孩子“玩”,除了簡單的抱著孩子逗一逗,給孩子讀讀繪本,其他時間大多數都是讓孩子自個玩玩具。

其實,與孩子玩遊戲,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玩法,寶爸寶媽們不妨試試與孩子玩這些遊戲:

錯過就是耽誤!美國研究發現:3歲前帶孩子這麼玩,讓孩子更優秀


0-1歲寶寶

0-1歲的寶寶,大多數處於躺、坐、爬的肢體發展階段,這時候主要可以鍛鍊孩子的視覺、聽覺這兩個主要的認知能力。我提倡在嬰兒期(0-1歲),爸爸媽媽以“身體接觸類遊戲”和“感官促進類遊戲”為主。

1.騎馬唱歌

玩法:將寶寶放在媽媽的膝蓋上,面向媽媽,然後扶穩寶寶。媽媽一邊唱著兒歌一邊上下運動腿部讓寶寶的身體隨之起伏,腳部動作配合兒歌有節奏的發出“咯噔咯噔”的聲音,讓寶寶感受到開心的氛圍。

目的:培養孩子的韻律感與節奏感。

2.躲貓貓

玩法:父母與寶寶面對面後,用絲巾遮住自己的臉,假裝躲起來,接著突然打開手露出臉,併發出平時可以逗笑寶寶的聲音讓寶寶開心(音量與動作適當即可,勿造成驚嚇反應)。再把絲巾放在寶寶臉上,看寶寶是否會自己拉下來笑。

目的:發展寶寶的“物體恆存概念”,也就是讓寶寶形成「暫時看不到的人物或物品其實並沒有消失,它還是存在的,只是暫時看不到而已」的概念,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錯過就是耽誤!美國研究發現:3歲前帶孩子這麼玩,讓孩子更優秀

3.照鏡子

玩法:父母抱著寶寶照鏡子後,帶著寶寶的手探索、觸摸、認識自己的五官和身體,並且給予聲音的連結,比如摸鼻子時,告訴寶寶:“這是鼻子!”;舉起寶寶的手時,然後說:“舉舉手!”。

目的:增加寶寶對身體部位和動作的語音聯結與畫面感應,探索自己身上的各個部位:眼睛、鼻子、手部等,是寶寶日後自我認同發展的基礎。

錯過就是耽誤!美國研究發現:3歲前帶孩子這麼玩,讓孩子更優秀

4.抓玩具

玩法:把發聲玩具放在寶寶面前引起寶寶注意,然後再把玩具挪動到寶寶伸手可以拿得到的地方,鼓勵寶寶抓取玩具,拿到後記得要鼓勵寶寶哦。

目的:鍛鍊寶寶的手部肌肉與手眼協調能力。

兒童是天生的遊戲玩家!父母們只需提供遊戲的環境與氛圍並給予引導,不必去購買很多玩具,因為在0-1歲這個時期,身體就是最好的遊戲道具!

錯過就是耽誤!美國研究發現:3歲前帶孩子這麼玩,讓孩子更優秀

在後臺評論私聊我“輔食”免費獲得最全母嬰乾貨輔食大全,寶寶們都是脆弱的,多瞭解一點都會讓寶寶更健康的成長,所以行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