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詩」10月17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每日一诗」10月17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日一诗」10月17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日一诗」10月17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重陽節。

山東:華山以東。

茱萸:一種植物。

「每日一诗」10月17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日一诗」10月17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維寫這首詩時才十七歲,他正漂泊在長安洛陽之間謀取功名。詩人用淺白的話語,道出的卻是一種千古不變的情緒,想念故鄉、想念親人,是人性當中永恆的情感。

這裡的山東不是指山東省,而是指華山的東邊,代指自己家鄉。因為詩人家鄉是在蒲州,正好在華山的東邊。遊子思家是一種很自然的情緒,自古以來無數的遊子都在吟詠這個主題,而少年王維在這個主題的寫作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用一個節日的情緒,濃縮道盡了所有節日的情緒,這種提煉的精準度是無人能企及的。他的這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最為精煉且高度濃縮的警句,好像每個人在節日裡最大的痛點被王維一下子戳中了,所以能夠成為後世在節日裡引用最多的一句。

詩人獨自一人漂泊在異鄉,用兩個“異”字來強化此時詩人內心的孤獨。每每到了這樣美好的節日就會倍加地思念親人。這真的是一句隨口脫出、毫無停頓的話,就像隨著情緒和話音流出來的一樣。前面兩句已經把思親的情緒說透了,似乎已經抒情完了。但三四句詩人的思緒一下子飛走了,飛到了故鄉,飛到了親人身邊,他彷彿看到了在家中的兄弟們正在登高望遠,一起團聚共度佳節,他們在頭上插茱萸時會遺憾少了我一人。這種從被思念者的角度來寫對自己的想念,能進一步強化自己對家人的思念之情,如此才能承接前兩句所達到的情緒高度。

(鳴謝:上海江東書院)

「每日一诗」10月17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書法:德陽廣播電視臺臺長 遊光輝

本文轉載自:央視重大主題宣傳新媒體“1號線上”【央視薦詩】,10月17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上海江東書院供稿。

審稿:楊文麗

「每日一诗」10月17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日一诗」10月17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日一诗」10月17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