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从中国的古代文献来看,扇的问世首先是出于社会政治的需要,这就注定了扇承载社会职责的使命。在很长的时期,扇都是宫廷礼仪的组成部分。同时,它还被赋予超自然的能力,成为法术的用器。扇还因与古代女性的亲密关系而受到艺术家的格外关注。

一、等级与权威的象征:“仪仗扇”

扇子从很早的时候就出现在显示贵族帝王威仪的仪仗中,并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成为中国礼制性政治的组成部分。

长柄扇不仅为出行的帝王障尘蔽日,也具有保证九五之尊的皇帝不轻易露其颜面,修饰其威严的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仪仗扇在使用数量、规格以及质地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等级区别,成为统治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成为朝廷的卤簿要器。

(1)仪仗扇的使用制度

南朝江夏王刘义恭为宋孝武帝所忌,于是下诏规定:王侯障扇不许用雉尾扇,改用红色“朱团扇”。

此后,仪仗扇的使用日趋规范:“天之夏设羽扇,冬则设增扇”;“皇太子初拜,供漆要扇,青竹扇、黄竹扇各一,太子纳妃同心扇三十,单竹扇二十”;皇帝上朝时“双龙扇红黄共二十在殿内左右第一重,花扇二十在殿内左右第二重,素扇二十在殿内第三重。”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宫廷御用掌扇


这些无不显示出统治者威仪崇高的地位。所以,仪仗扇成为古代贵族身份、权威的一种象征,它成了扇文化萌芽产生时期的表现形式之一。

(2)隋与初唐的伞扇仪仗

隋与初唐时期,伞扇仪仗与南北朝后朝相比形式上变化不大,只是等级限制有所放宽。更多的人可以使用雉尾扇与团扇。

(3)盛唐时期的扇仪仗制度

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唐玄宗时大臣萧嵩又订立制度,在正殿上置扇,皇帝升殿受朝时,御座之前用六柄掌扇相合遮住,待皇帝登前坐定后再开扇受拜,左右各留三柄立侍;退朝时也要先合扇座前,等皇帝离座后再撤扇,以后相沿成制。

盛唐时期,皇帝出行时不再使用圆形华盖,代之以伞与雉尾扇相组合,雉尾扇仅为皇帝至亲王使用,品官均用团扇。从唐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可以看到,唐太宗端坐辇上接见吐蕃使者,左右各有宫女持扇侍立,愈显太宗雍容华贵。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步辇图》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望贤迎驾图轴》


二、超自然的力量:神话与宗教中的扇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信仰中,扇子不仅被赋予驱邪逐妖的功能,也被视为力量的象征。扇的这种性质成为中国扇文化重要的内容,出现在口传艺术和文学作品中。

(1)手执魔扇的钟离汉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八仙之一的钟离汉,常手执一柄具有魔力的扇子。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钟离汉


(2)摇着破扇的济公和尚

和尚济公的这柄破蒲扇帮助了许多善良的人们。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济公和尚



(3)杨任的“五火神焰扇”

《封神榜》中的杨任用一把“五火神焰扇”把人和神煽为灰烬。

(4)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西游记》描写的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神奇无比,险些使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送了命。

三、美人遮面:扇与中国古代女性

在古代中国,扇与女性具有一种独特的情缘。中国古代女子赋予了扇子更多让人遐想和创作的空间,扇子也成全了中国古代女子生活世界的缤纷。

扇之所以成为女性所喜爱,并因此而演化成一种心灵的寄托和依赖,除了团扇本身所特有的轻柔、飘逸外,隐秘在其中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重要的。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美人手持扇


它是一种包容在古代中国多元文化中属于才子佳人式的忧怨文化,在后代诗词中,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势的象征。古往今来的画家和诗人们借助扇子来表达女性的喜怒哀乐,诠释女性的命运,不断丰富扇文化的内涵。

(1)秋天的扇

扇子进入秋天之后就会弃之不用,所以扇子也带有了中国古代女子遭遇不幸时的悲愁情绪,融入了她们抑郁和伤感的情怀。班婕妤曾做《怨诗》,就是这种情绪的代表。

《怨诗》

班婕妤(西汉)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班婕妤


她在被赵飞燕诬告之后,失宠于汉成帝,只落得在长信宫中清冷度日。她把自己的不幸遭遇比附为由夏入秋的团扇,纵然扇子的质地再精良,纵然它曾经在酷暑带给人丝丝凉意,但一到秋季,它还是摆脱不了被丢进筐笥的命运。

从那时起,团扇与失势的佳人结下了解不开的缠绵情结。在后世的女性文学作品中,被离弃的爱情常常被比喻为秋天的扇。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牡丹仕女图



(2)遮掩的矜持

在古代中国“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性通常只是男子的私人财产,抛头露面是一种很不得体的举止。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她们形成了含蓄内敛,柔情似水的行为特征,而扇子的遮掩恰好能够表现出女性的矜持。杨师道就曾作诗——《初宵看婚》,描述了这种遮掩的矜持。

《初宵看婚》

杨师道(由隋入唐)

洛城花烛动,戚里画新蛾。

隐扇羞应惯,含情愁已多。

轻啼湿红粉,微睇转横波。

更笑巫山曲,空传暮雨过。

从中国古代扇子对于女子的种种作用来看,扇子归根结底表现的是一种非常适合女子的遮掩功用。这是以扇遮面最直接的体现。

(3)爱情的信物

扇常常被作为爱情的信物。东晋时的桃叶,对不计名位,深情爱恋她的书法家王献之,写下《团扇歌》,成为对爱人朴素而深情的盟约。

《团扇歌》

桃叶(东晋)

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

与郎却耽暑,相忆莫相忘。

秦淮河边的李香君,她的斑斑血迹在候方域相赠的扇子上染就朵朵桃花。这把扇子,映射出个人的际遇和历史的沧桑。

“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桃花扇》以此诗揭示了侯方域、李香君二人的悲剧结局。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桃花扇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紈扇仕女图



(4)清官后院的女人

在清朝,贵妇们最流行、最时尚的搭配是这样的:

身穿大摆宽袖旗装,手执轻盈玲珑的团扇,搭配浓妆淡抹之下的粉面桃花和纤纤玉手上的翠镯。

四、人生道具:扇与社会身份

不同的扇及其不同的使用方式,通常反映出主人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特征:团扇为大家闺秀所用;宫扇用作仪仗,显示帝王、王妃至高无上的地位;蒲扇为农妇、仆妇、媒婆、轿夫所用;英俊小生拿把书画折扇,显得文雅潇洒;大花脸李逵摇动大折扇,威武中又有几分斯文;而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则是沉着,机智,智慧的象征。

(1)“领袖群伦”的“麈(zhǔ)尾扇”

相传梁简文帝萧纲创始了“麈(zhǔ)尾扇”,其形近于麈尾的简化,固定式样似在纨扇上加鹿尾毛两小撮。魏晋以来尚清淡,“麈(zhǔ)”是领队的大鹿,手持麈(zhǔ)尾有“领袖群伦”之含义。“比翼扇”又出于麈(zhǔ)尾扇,上端改成鸟羽,为帝子天神、仙真玉女升天下凡翅膀的象征。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领袖群伦”的“麈(zhǔ)尾扇”


(2)“羽扇纶巾”的周瑜

(3)手持葵扇的媒婆

粤地风俗称替人做媒叫“楂葵扇”,就因为葵扇风大,效果好,扇起来一定能够成功。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秋风纨扇图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陈洪绶陶渊明故事图(部分)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韩熙载夜宴图



“夏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一把扇子,把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可增面目,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