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來圍觀!國家級金融機構最青睞這些高校、這些專業

速来围观!国家级金融机构最青睐这些高校、这些专业

本月初開始,2019年校園招聘拉開序幕,無數應屆畢業生滿懷憧憬地開始充滿挑戰的求職之旅。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中投、中國證登……這些掌握國家金融命脈和對外金融投資的權威部門是很多高校畢業生心中最嚮往的殿堂。從以往經驗來看,哪些高校哪些專業的畢業生更容易獲得這些部門的青睞呢?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等部門2018年發佈的擬錄用人才公示信息,擬被錄用的應屆畢業生本科學歷的非常少,以碩士研究生為主,清華、北大、人大等幾所名校的學子佔比明顯,畢業生的專業不侷限金融類,有多元化趨勢,海歸人才也大有機會。

在統計的203人中,北大人大的畢業生各有29人,清華有19人,這三所著名高校的畢業生遠超其他高校。

01

央行總行機關今年只錄用一名本科生

9月17日,央行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要求,將所屬在京單位2018年接收高校畢業生情況發佈在官網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時間截至2018年9月27日。

公示信息顯示,央行總行機關2018年擬錄用13名應屆畢業生,其中有3名女生,10名男生。13人中僅1人為本科學歷,1人為博士研究生,其餘11人均為碩士研究生學歷。

從畢業學校來看,中國人民大學最多,有4人;清華其次,有3人;北大2人,復旦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和天津大學均有1人。這7所學校全部為985院校。13人中8人學的是金融專業,其他專業還有基礎數學、西方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

同時,央行金融研究所今年擬錄用3名應屆畢業生,分別來自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對外經貿大學,專業為金融和理論經濟學。央行清算總中心錄用4人,分別來自清華、人大、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他們的專業都與金融無關,分別是信息與通信工程、人力資源管理、計算機科學和技術和軟件工程。

02

原銀監會機關青睞海歸人才

銀保監會官網暫時沒有發佈2018年擬錄用應屆畢業生的公示信息。但在其他公務員考試網站查詢到原銀監會機關2018年度公務員錄用考試進入體檢考察環節人員名單。雖然不是最終人選,但也可以看出銀監會青睞哪些學校的畢業生。

這份名單一共有42人,其中8人有工作經歷,剩餘34人可視為應屆畢業生,男女比例相當,來自19所高校。其中中國人民大學6人,北大5人,對外經貿大學和社科院研究生院都有3人,清華和中央財經大學均有2人,中國科學院大學、南開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外交學院等高校各有1人。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名單中出現了牛津大學、華威大學、德保羅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等海外名校的學子。相比其他機構,銀監會對海外人才顯然更加青睞。

03

證監會機關30名應屆畢業生中25名是碩士

5月31日,中國證監會官網發佈公示信息稱,根據2018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有關要求,經過筆試、面試、體檢和考察等程序,確定42人為中國證監會機關擬錄用參公單位工作人員。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42人中有12人有工作經歷,其餘30人應為應屆畢業生,其中只有一位來自山東財經大學的男生是本科畢業生,另有4名是博士研究生學歷,其餘25人均為碩士研究生。

30人分別來自15所高校,其中北大最多,有6人;清華和人大各有4人;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山東大學均有2人;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南京師範大學和山東財經大學均為1人。

04

中國結算青睞法律和IT專業學生

9月17日,證監會官網也公示了其管理的部分在京單位2018年度擬接收應屆畢業生有關信息。根據公示,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期貨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擬接收70名應屆畢業生。70人中只有4名是本科學歷,1名是博士學歷,其餘都是碩士研究生。

這其中,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招人最多,擬接收39人。中國結算是中國資本市場最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分別持有公司50%的股份。2001年10月1日起,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承擔的全部證券登記結算業務劃歸中國結算承擔,《證券法》規定的全國集中統一運營的證券登記結算體制由此形成。

39人來自16所高校,其中人大7人,中央財經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各5人,北大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各4人,清華3人,其餘高校還有復旦、南開、中國科技大學、北師大、華中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因為公司業務性質的關係,這些學子中只有4人學的是金融專業,法律、電子信息、計算機等專業的畢業生佔較大比例。

05

原保監會機關今年錄取女生多

今年5月,中國銀保監會對確定為原中國保監會機關擬錄用參公單位工作人員的崔松濤等9人予以公示。9人中只有一人有工作經驗,其餘8人應為應屆畢業生。8人中,只有一名本科學歷,一名博士學歷,其餘都是碩士研究生。從畢業院校看,中國政法大學2人,北大、人大、北師大、中財、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各1名,還有一人畢業於英國杜倫大學。值得注意的是,8人中有7人都是女生。

9月21日,銀保監會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高校畢業生接收工作相關要求,將直屬單位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錄2018年接收高校畢業生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8年9月21日至30日。北青報記者看到,名單中共15人,僅三人為本科學歷,其餘均是碩士研究生,金融、保險等經濟類專業與計算機、通信、軟件工程等專業的人數基本相當。

這15人分別來自9個高校,其中中財人數最多,有4人;首都經貿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各2人;人大、北郵、內蒙古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河北金融學院各1人。

06

中投公司校招11人中9人是碩士

中國外匯儲備超3萬億美元,國家外匯資金的投資一直備受關注。而肩負操盤重任的中投和國家外匯局的中央外匯業務中心自然擁有最豪華的投資團隊,頂尖投資高手雲集。這兩家機構究竟喜歡什麼學校畢業的學生呢?

9月2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示了旗下中央外匯業務中心2018年高校畢業生接收情況。名單中的15人有兩位博士,13位碩士;7名女生,8名男生。他們分別來自7所高校,其中北大和人大各4名,清華和對外經貿大學各2名;中國科學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各1名。從專業方面看,7人學的是金融類專業,其餘專業還有軟件工程、行政管理、企業管理、會計學、電子商務、應用統計,甚至還有航天工程。

實現國家外匯資金多元化投資的中投有限責任公司日前公示了2018年擬接收境內院校應屆畢業生情況。從畢業院校看,相比其他金融部門,中投總部此次所招的這11名畢業生學歷最耀眼。

11人中有兩名博士,1名本科,其餘都是碩士研究生;女生僅2名,男生有9人。11人中有6人來自北大,3名來自清華,1名來自人大,還有一個行政文秘崗招來的是普通院校——紹興文理學院英國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的一名女生。因為該女生的學歷與其餘10人差距甚大,外界一度對中投招聘工作的公正性產生質疑。

中投公司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指出,該名女生被錄用的崗位為行政文秘崗,行政崗位不從事任何專業工作的,主要負責安排會議室、預訂出差機票、複印文件然後運轉文件,在招聘時對於學歷的要求是大專或本科以上均可報考。每年應聘中投公司的應屆生很多,通過筆試、面試等多輪篩選,最終被技術崗位錄取的新員工多畢業於清華、北大,但招聘中並不會限制只招聘某些學校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