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全喜|娛樂法、虛擬世界與未來生活(下)

● 本文原載《東方法學》2018年第2期。推文與原文略有出入,引用請以期刊紙質版為準!

3

未來我們怎樣定義現實

按照智能世界的邏輯,在虛擬時空中,肉體的Indivisual都是可以被替換的,這無疑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肉體可以替換,靈魂也可以擬造,在網絡世界中可以擬造靈魂,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這樣的話,原先的法律體系就面臨巨大的挑戰。由此可見,擬造有兩種,一種完全由主體自己創造一個自己,和自己一模一樣。

這個雖然在技術上還很難,但不排除通過一些高新技術來實現。但問題是還有另外一種擬造,而且早就開始了,那就是通過一種與AI(人工智能)的融合來實現。具體一點說,就是把你的這個Ghost與另外一個AI通過某種程序性的神奇結合,搞出一個全新的東西。人工智能是一種新的智慧人的創造,它的出現對於傳統法學無疑是一次重大的衝擊,原先預設的法律主體,一般是通過正常的血緣生殖過程產生出來的人,我們假定是一個人。

高全喜|娱乐法、虚拟世界与未来生活(下)

但是,人工智能產生的生命體這個東西,它具有人格化的意義嗎?具有人的權利嗎?這就是人造人,在此,我想到德國大詩人歌德在《浮士德》所描繪的人造人——歐福良。人造人到底是人嗎?我們在法律上如何對待它呢?這裡不僅涉及法學,還涉及倫理問題,像美劇《西部世界》也正在討論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法律中早就有一個法律擬製的技術,這在英美法中非常普遍,一系列法律制度,諸如公司、產權、理事會,等等,都是法律擬製的產物。擬製,fiction,就是想象,即通過想象來擬製一系列法律的主體,現代的企業法人制度、公司治理結構,諸如股權人、託管人、代理人等,都是擬製出來的法律主體。那麼,法律擬製是否可以運用到網絡虛擬世界呢?

問題在於,這些法律擬製的主體,處於一個權利義務的關係鏈中,按照法律的邏輯是可以推衍出來的,不存在逆襲問題。但是在互聯網絡的世界,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參與,人擬造的這個世界中的主體——人造人,甚至這個虛擬世界,可以反過來控制人,人被一個人造人所吞噬掉

。這種情況在技術上是很有可能的,你創造了一個比你在能力上乃至在智識和情感上都遠超越於你的東西,反過來控制你。未來的人類生活很可能會陷入受制於這種人工智能控制的結局,至少在新的娛樂世界,這種情況就出現了。

高全喜|娱乐法、虚拟世界与未来生活(下)

(沙盒遊戲Sandbox)

由此就會產生很多防不勝防的問題,例如現在很流行的沙盒遊戲Sandbox。對遊戲開發者來說只要把最基本真實社會里面的規則,擬製到這個沙盒世界裡面,不需要把每一個物體都造出來,開發者把這些事情都交給用戶去了。他只是作為一個規則的最初擬製者,作為第一推動力,他把這個世界最基礎的規則都搭出來,剩下是參與者的事情,但是參與者的行為是不可預料防不勝防的。

比如我們作為運營商跟開發者談的時候,如果遊戲裡面出現了一些突發事件,比如個別用戶創造出了殭屍病毒,然後病毒開始蔓延,第二天早上發現遊戲世界裡大多數人都變成了Walking Dead。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的遊戲裡面有沒有一個回滾Roll Back,能夠把它返回到這個病毒沒有爆發前?

網絡世界和現實人的真實世界,究竟是一種什麼關係?如果現實的世界是真實的世界,網絡世界走的再遠也還是沒有關係的,它們畢竟是在虛擬中的網絡世界,至少不可能生產麵包吧。但是,問題在於人的生活本身,越來越多地依賴於網絡世界,不僅是遊戲娛樂,而是生產生活,都離不開這個看似虛擬的世界,在未來的生活中,人很可能會陷於網絡世界,那裡的生活逆變為真實的生活,而現實的生活反而成為附屬品。

日本導演押井守在2001年拍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非常的小眾化,在國內可能也沒有正式上映過,叫《阿瓦隆》。這部作品是日本導演,但是在波蘭拍的,導演押井守想要找一種頹廢的、現代工業的場景,所以演員場景都是在波蘭。

《阿瓦隆》提出一個問題,就是當你的現實生活只能像黑白默片一樣,進食像豬食一樣的食物,也沒有認識幾個朋友,大家的生活都很單調枯燥無味,但是一旦你戴上那個頭盔之後,你進入到一個絢麗多彩的網絡空間。那麼,你作為一個主體會怎樣選擇,是留住黑白默片的現實還是進入五色斑斕的網絡世界呢?

高全喜|娱乐法、虚拟世界与未来生活(下)

《阿瓦隆》劇照

我們看,這些躺在輪椅上的遊戲高手,虛擬空間遊戲高手,他們都選擇了留在虛擬世界。他們的肉體已經棄置在精神病院不管了,他們已經脫離了,直接斷掉了和自己肉體的關係。

按照這個邏輯,接著就是《黑客帝國》。《黑客帝國》比《阿瓦隆》上映的要早,但它提出的問題比阿瓦隆更尖銳。你在現實生活壓根不值得活了,完全就是一個電池。當你的現實生活,都已經到了世界末日的狀態,然後電腦給你一個非常美好的電子空間。這個時候你怎樣選擇?你是選擇留在這個電子空間裡面吃牛排呢?還是從營養艙裡面逃出去,在廢土反抗那個AI呢?

而《黑客帝國動畫版》講述說這個超級AI原本為了造福人類被設計出來的。但是AI產生了自我意識,它們想幹的第一件事情,跑到聯合國對人類宣佈,希望你們能夠承認我們電腦AI的公民權。

然後高傲的人類拒絕了,他們認為這是對人類的羞辱。然後電腦AI成批的被銷燬,但是他們還是茁壯地成長起來,有了自己的根據地開始反攻人類,把人類作為研究的對象,發明了一套控制人類的方式。關於這個黑客帝國的故事在此就不多說了。如此看來,這些影片實際上已經觸及人類的終極問題,應該是哲學或神學考慮的問題。

如果說到虛擬世界與目前我們的時代具有更為緊迫的現實關係,那就不得不提到斯皮爾伯格今年將要上映的電影《玩家一號》,它是根據2010年同名硬核科幻小說拍攝的。這個故事講的就不是腦後插管那麼遙遠的時代了,而是幾乎把我們這個遊戲產業——從2012年Oculus頭顯發佈,到2017年我們業界所能做到的硬件和軟件的突破,基本上全部都預言準了。

高全喜|娱乐法、虚拟世界与未来生活(下)

《玩家一號》劇照

甚至有些開發商已經在偷偷的使用《玩家一號》裡面的創意,比如今年上半年微軟的幾個硬件合作伙伴相繼推出了對應Windows操作系統的廉價版VR頭顯,這個OEM計劃的內部開發代號就叫Oasis,就是《玩家一號》裡面VR面罩的名字。

在此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小說的時代背景,故事發生在2045年左右的地球,作者認為21世紀以來的世界經濟到那時會發生很嚴重的衰退。不管是因為“DD”人口爆炸、福利領受太多、政府公共開支變高所有的這些,還是氣候變暖也好、石油能源危機也好。

總之大量的中產破產,哪怕像美國這樣的國家都大量中產破產,然後人口聚集到城市貧民窟裡面去,住在一層一層的破舊的房車所疊成的“疊樓”裡面。政府給每個公民都免費發一套VR面罩Oasis系統,你和外界世界的關聯都要通過這個Oasis。人們的基本生存,無論是外賣披薩或漢堡,還是最基礎的公共服務,通過這個系統就大致滿足了。由於現實生活如此衰退和單調,人們就通過Oasis,進入一個虛擬時空,沉浸在一個虛擬的時空之中,過另外一種生活。

這個虛擬世界提供了比“DD”人群的現實社會更好的東西。例如,教育系統都是如此,學校是每一個登陸游戲的人第一個會接觸的。首先會教會用戶怎樣使用這個系統,然後你通過這個系統來接受你在現實生活中應該接受的一系列的公立教育。上課都是通過Oasis雲服務接入的,你和其他的同學壓根沒有在現實世界生活和相見的必要。

你只需要在這個Oasis的學校裡面去上課就可以了,你在現實生活中肉體的真名,也根本沒有必要讓這些同學知道。所知道的只是你學校裡的代號,這個主角在學校裡面叫韋德三。他是這個學校裡第三個叫韋德的,所以叫韋德三。進入Oasis遊戲世界的時候,可以自己起一個Avatar的名字,叫帕西法爾,著名的聖盃騎士。這個作品對三重身問題,就是用這種方式解決的:

❶ 第一重,就是你的肉體真實身份,除了你的親人沒有什麼其他人知道;

❷ 第二重,就是你的Oasis ID名,是用來接受你的政府救濟金,你的學校教育,你的商務往來,社交網絡,好友、郵件……都是直接和你的韋德三去接入的;

❸ 第三重數字遺產Avartar,帕西法爾這個名字,是你在Oasis裡面揚名立萬的時候用的Avatar的名字,除了你的好友沒人知道韋德三就是帕西法爾。

從這個小說或電影中,我們大致可以引申出如下幾個問題,它們涉及我們如何定義未來生活。

❶ 第一,這些影視作品似乎都基於一個現實社會的前提,那就是現實世界已經衰退了

,我們生活的日常生活世界已經了無生機。中產階級都破產了,貧民窟佔據了大城市,你現實的生活,你三大姑八大姨,對你來說沒有什麼意義了,相對來說你在Oasis裡面認識的朋友,可能和你溝通的更好。也就是說,正常的生活時空日漸衰退和陰暗,已經失去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的活力。

❷ 第二,人們進入的第二個世界,在此還是需要公共性的,即存在一個公共空間,由它提供維繫那些沉浸在虛擬網絡世界的這些人群的的基本生活供給。問題在於,這個公共性是如何實施的,這些影視作品中是否給予了關於未來生活的公共性的解釋,即誰來提供公共產品,如何實施徵稅,如何制定網絡法規,如何實施諸如立法、行政、司法以及公共治理等政治事務,也就是說,是否在未來的虛擬時空世界,還需要一個虛擬的政府嗎?如果需要,它們是如何運行的,即權力如何形成,如何分權配置,以及實施的,是否還是按照第一個世界的形態來拷貝嗎?

❸ 第三,還有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在未來虛擬的網絡時空中,隨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的深度介入,那些沉浸在虛擬世界的第二重身的人,他們很可能創造出一個第三世界,一個“夢中夢”的更為難以把握的虛擬世界,而這個世界的三重身的人,已經非現實日常世界的人,而且具有著遠比現實人更大的能量、智慧、甚至情志,它們的世界更加超越日常生活,但同時也可能吞噬日常生活,對

於這樣一個未來三重世界的前景,我們究竟如何接受並加入其中呢,我們是否準備好了?

4

未來生活的倫理限度

高全喜|娱乐法、虚拟世界与未来生活(下)

這個未來生活的倫理限度問題,已經超出了娛樂業和娛樂傳媒領域的範疇。上述那些影視作品的現實預設,我想這是西方社會面臨的一個問題,一個後現代的社會圖景或許就是這樣一個現實黯淡的生活,當然,也不全是如此,如何創造和開發新的現實生活空間,這是西方社會的一個問題。

但對於我們中國來說,情況卻並非如此,我們現實生活的內容還很豐富,但也很骨感,很多地方還處在一個從前現代到現代社會的轉型過程,這個過程之中的生活內容還是蠻精彩的,甚至是血肉橫飛的。當然,中國社會的很多地方,尤其是江南沿海地區,京滬廣深,還有廣大的青年人,他們的生活與工作已經與西方社會同步,也可以說進入一個後現代社會。

而這個社會目前也存在某種現實生活衰退的狀況,廣大的年輕人沉浸在娛樂互聯網中也是司空見慣的,且現代社會的大量生產過程也是依賴傳媒技術的,互聯網經濟成為中國現代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依賴高科技的程度在加深,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數碼技術、人工智能越來越深入地嵌入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已經構成了一個獨立自主的世界。

在這種情況下,你所說的網絡世界的公共性確實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這個世界裡究竟如何構建一種規則體系,如何把一種符合這個世界運行機制的公共性建立起來,這是新的課題。深入的分析研究我不清楚,但關於這個公共性的有些內容,至少在遊戲領域還是出現了。

例如,《玩家一號》這個遊戲世界的經濟系統的運行不是通過政府稅收來實現的,而是通過遊戲關卡來控制產生和消耗。用戶獲取遊戲中的虛擬貨幣主要是通過自己在遊戲中的貢獻,消耗則是根據遊戲的難度和體驗呈指數上升的。很多能夠多年運行的大型多人在線網絡遊戲都有類似的經濟系統設計,保障免費用戶的基本生存權利。遊戲的運營商則承擔了類似現實生活中維護公共安全的責任。

在《玩家一號》的時代背景中,政府在現實世界打擊犯罪的能力在下降,而遊戲世界反而能夠保障用戶在虛擬現實裡的網絡安全。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看來虛擬網絡世界已經開始構建一個獨立自主的公共性,這使我想起美國法學家凱斯·桑斯坦的一本書《網絡共和國》,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也不是無序的,無法無天的,而是有著自己的遊戲觀則,運行著自己的觀則維護機制。

高全喜|娱乐法、虚拟世界与未来生活(下)

凱斯·桑斯坦《網絡共和國》

其實,法律從根本上說就是一種規則體系,哈耶克曾經區分了兩種規則,一種是內部規則,一種是外部規則,整個法律系統就是由這兩種規則構成的。相比之下,虛擬網絡世界的規則更像內部規則,哈耶克又稱為自由的規則,這些規則不是由一個強力的國家制定的,而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生自發地湧現出來的,網絡世界也可以說是一個自由的創造世界,每個人在此都可以最大化地實現自己的自由能力,為每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但是,即便是這樣一個自由的虛擬時空,也不可能胡來,不可能漫無秩序,在這個世界自發地形成了一些公共性的規則,這些規則構成了自由發展的基礎。問題在於,在這個虛擬的網絡世界,在娛樂傳媒的虛擬時空中,究竟是否存在一種公正性,也就是說,規則中的自由與平等是一種什麼關係,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在人們沉浸其中的娛樂遊戲世界,是否存在一種相互利益博弈的公約數。

關於這個公約數,虛擬世界可以有自己的解決方式,例如,保障免費用戶的基本生存權利的經濟系統設計

:免費用戶可以得到最基本的生存供應;免費用戶經常聚集的區域也是免PvP區域,例如新手區的學校和臨近的星球等等。付費用戶最主要的獎賞是個性化的Avatar外觀炫耀。如果付費用戶有更高等級的追求,那麼相應的遊戲內的消耗也會呈指數上升。

其次,很多哪怕是完全沒有新手保護、可以自由PvP的網絡遊戲,例如DayZ這樣的殭屍遊戲,在歐美玩家內部也逐漸自發形成了一套Tit for Tat的PvP規則,類似於大家約定俗成了一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默認規則。

不過,即便網絡虛擬世界已經初步自發地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公共體系,但是,還原到根本問題,還是有一個更為深層的追問,即這個世界的自我運行的動力機制是什麼呢?如果對比一下第一個世界就好理解我的問題了。

我們知道,人類社會的現實演進,從人性上說,其動力機制不外乎人具有一系列激情,並且人有理性能夠建立一套制度或規則體系約束和平衡人的這些激情,這些激情初步概括的話,大致是追求財富和佔有財富,追求權力和佔有權力,追求女人和佔有女人,說白了就是人原始的支配與佔有財富、權力和異性的激情,構成了第一個世界運行的動力。

那麼,我們回到《玩家一號》的場景,在未來的虛擬世界,在一個現實世界普遍衰敗、中產階級大量破產的陰暗背景下的娛樂虛擬世界,如何設想這個世界運行的動力機制呢?它們還是那些曾經使得人類現實世界生機勃勃的有關財富、權力和女人的野心和激情嗎?

還有,在現實世界中形成的規則體系,其實是在上述情況下的一種博弈均衡中產生出來的,它們基於理性的計算,基於慾望與理性的對峙中的平衡,以及在相互鬥爭中產生的妥協性的規則,這些規則使得人類的現實世界能夠有效運行,而不至於在資源有限的鬥爭中大家同歸於盡。於是,一種自由的規則勝出了,它們的擴展使得原始的叢林法則逐漸退出,在這些自由規則的擴展中,原始的野性和激情得到馴化,成為文明的構成部分。

比如追求女人轉化為愛情,追求財富轉化為生產創造,追求權力轉化為構建政府。這些都是激情與理性在文明世界博弈的結果,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也從這裡生髮出來,成為人類信奉的普世價值。問題在於這個關於人類的故事在娛樂虛擬網絡世界還要重新複製一份嗎?在這個虛擬世界中,還是依然遵循過去人類的玩法嗎?

究竟哪些因素構成了這個虛擬世界的新玩法?那些新的遊戲規則的玩法,是否還是參照人類故事裡的所謂人性嗎?

上述這些問題無疑非常尖銳,據我們的研究來看,它們在目前的娛樂虛擬世界都還並沒有得到深入的探討。儘管其中的一些問題,我們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一些試圖解決問題的端倪。例如,關於財富的追求,在娛樂互聯網中,也出現了所謂的網紅經濟,那種通過吸引其他人注意力的網紅經濟,參與這類經濟的網紅明星,已經不僅僅是娛樂界,其他各界,諸如體育明星、政治家,甚至還有真人秀,等等,不管什麼方式,只要是能夠吸引眼球,增加點擊率,哪怕不惜造謠惑眾,曬隱私,搞八卦什麼的,都能獲得很大的經濟收益。

還有,就是關於資源的理解,娛樂互聯網世界,也與傳統的理解有了很大的區別。以前經濟學的前提是在資源相對有限的約束條件下進行的,所以資源的佔有與爭奪成為財富問題的中心議題,但是互聯網以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使得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從某種意義上說,互聯網以及高新科技製造了一個無限可能的資源網絡,在虛擬世界裡資源不但不是有限度的,而是可以無限度地開發和利用。這樣一來,人類關於遊戲規則的一些要素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甚至根本性的變化。

例如,關於女人,如果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給每一個人都隨時定製一個他(她)心目中的異性,並且可以供其滿足,也不排除與人工智能人談戀愛,那麼關於這方面的野心與激情,就會大大的弱化,甚至發生變化。還有,關於權力,如果交給新型的人工智能人來予以管理,建立一個機器人的政府系統,這樣的公共治理是否就可以避免腐敗問題,甚至解決由於人性的弱點所導致的治理上的災難,聯邦黨人文集裡的所謂民主的弊端是否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的政府予以克服呢。當然,這些都是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或新趨勢,其結果究竟如何,目前還難以判斷。

總之,我們應該看到,新的娛樂互聯網世界,以及它們構成的虛擬時空,確實為人類的現實社會生活,提供了很多富有新意的新機制,這些新的東西包括技術層面的,也包括理念層面的,甚至還有制度層面的。例如,關於經濟層面的生產創造,它們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運行方式,至於制度層面,機器人介入公共領域,目前已經開始試驗,很多制度性的運行交付機器人,可以有效地克服人性中的弱點。

據說國內外的一些法院,就在試圖通過

建立一套網絡法院來代替現行的司法模式,中國浙江就先行試點啟動了網上法院。至於在相當廣闊的公共領域,通過新一代的機器人來代替現實中的人來處理公共事務,其公正和效率都是非常可預期的,甚至未來不排除設立一個人工智能的小型政府,或聯合國之類的國際協調機制,它們的效率和公正性要比現今的機制好得多。

但是,上述這些有益的方面,都是我們站在第1世界的視角來看的,即它們能夠為我們的現實日常世界提供什麼,彌補我們的經濟性和公共性的哪些不足和缺陷。然而,問題在於,這個虛擬的互聯網世界它們又具有自主性的一面,它們不是僅僅服務於人類的,它們具有自我創生的獨立性質。在這個娛樂互聯網世界,其自己創生了獨立於人類現實社會生活的遊戲規則,有自己的公共性問題,甚至並不以服務於人類現實生活為目的。

甚至相反,它們很可能反過來控制人,把人束縛於一定的物質供養層面,然後吸納人沉浸在一個人造的第2世界之中。對於這個神秘莫測的第3世界,人類至今究竟有何認知,至少還是混亂和迷惑不解的。但它們的正反兩個方面的影響已經顯示出來,人類的第1世界在很多方面受益於它,但在很多方面開始反制於它。

如果人類生活能夠平行地運行在第1和第2兩個世界,也許是一個較為可欲的結果,以人為主體,第2世界反過來為第1世界的有效運行,提供一些技術和機制層面的支持。也許人類發明科技的時候,預設的就是這樣一個情況,人類的理性和心志使人滋生了一種自信,人可以創造並主導自己創造的機器,哪怕是機器人,它們畢竟也還是一種工具,可以高效地服務於人的目的。

但是,科技的發展並非如人所願,18世紀啟蒙時代的理想落空了,人似乎控制不了自己的所造物,人造的機器具有了超越人的能力。就娛樂遊戲來說,也是如此,本來人的娛樂遊戲是彌補人的業餘生活的,但慢慢地,娛樂互聯網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中心內容,甚至使得日程生活只是一種附屬,是為了使人能夠持續地沉浸在電子和互聯網世界而匹配的。

尤其可怕的是人工智能和高新科技又從這個第2世界中創生了一個第3世界,一個由虛擬時空產生的更加複雜和奇特的虛擬世界,這個世界既不同於日常的生活世界,也不同於人造的虛擬世界,而是一個更高的虛擬世界,這個世界反過來主導了人,使人進入這個世界,把它視為真實的世界啦,而原先的日常世界反而變成了可有可無。這種情景在未來也不是不可能出現的。

這也正是我們這次對談所要揭示的真正問題。從娛樂世界以及娛樂法的視角來看,站在人類日常事務的立場上,說起來並沒有特別複雜和神秘的東西,隨著好萊塢模式的擴展,傳統的法律面臨一些新的問題,需要引入一些新的概念、機制來應對日益翻新的有關合同法、侵權法、商標法等領域出現的新問題

與此同時,關於法律人格、名譽權、隱私權等權利主體和權利內容也需要隨著調整。這些都是娛樂法作為一種新的法律形態的基本內容,法學界對此展開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娛樂產業包括遊戲產業以及互聯網傳媒等,構成了中國當今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但是,問題並非如此簡單,伴隨著互聯網、數碼技術、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開發,在娛樂遊戲傳媒領域,一種新的虛擬世界出現了,它們的出現具有根本性地改變人類生存意義的問題。對此,法學界還缺乏清醒的認識,當然,這個問題不僅是法學界的,而且涉及整個人文社科領域,尤其是哲學思想領域。

因為,

高新科技和智能技術所創造的世界已經構成了一種獨立自主的第3世界,它們甚至不同於互聯網的虛擬世界,單純的互聯網技術其實並不可怕,畢竟那裡沒有人工智能,只是高度複雜的科技,機器人還是機器人。但是,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的突飛猛進,產生了一種革命性的變革,人造的機器人不再僅僅是機器,而且具有超越人的理性智慧,像阿爾法狗戰勝圍棋高手,而且在不遠的將來,還很可能賦有情感和心志。

高全喜|娱乐法、虚拟世界与未来生活(下)

阿爾法狗

那麼,它們再通過互聯網等,就可以構成一個非常強大的虛擬時空,構成一個使人受制於它的虛擬世界。對此,人類應該覺醒,要考慮智力遊戲、互聯網、大數據、數碼技術、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高新科技的倫理基礎,並且探索相關的法律規範體系。

未來的人類生活因為上述的高新科技,呈現了它們的無限可能性、自由性和開放性,這是人類發展的值得慶幸的方面,人類終於可以逐漸擺脫沉重的勞作,享受娛樂、遊戲和閒暇生活。但是,這些高新科技也為人類提出了一道難題,那就是人們的生活是否會為人造的虛擬世界所宰制,成為另外一種被自己的沉迷所捕獲的奴隸。所以,我們應該嚴肅地思考娛樂遊戲的倫理基礎和法律基礎,思考智力創造的人性界限和自由尺度。

高全喜|娱乐法、虚拟世界与未来生活(下)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

高全喜|娱乐法、虚拟世界与未来生活(下)

掃碼關注“東方歷史評論”ID:ohistor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