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犯了三大「禁忌」,不如不去,去了也白搭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風水大師兄”,這樣您每天就可以優先看到最新的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清明節到了,作為農村人,我們做城市裡打拼,一般都要回到鄉村,給先人們掃墓,來寄託哀思,同時給家人祈福。清明節算是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了,很多人過年沒時間回家的,也都會在清明節的時候回家,掃墓的同時,也是一種團聚,當然國家也法定來清明節的假期。

清明犯了三大“禁忌”,不如不去,去了也白搭

清明犯了三大“禁忌”,不如不去,去了也白搭

做農村,掃墓也是有不少講究的,很多年輕人也許遠離家鄉,或者對於家鄉的一些禮俗不太留意,或者早已淡忘,但對於一些傳統習俗來講,我們還是需要知道的,甚至還是需要遵守的,一是表示對祖先的敬重,二是表示對家族的尊重,同時很多家庭也藉此機會組織個大大小小的家長會,由家族的族長或者家長來對家族的大事小事做下規劃,來提高家族的凝聚力。

清明犯了三大“禁忌”,不如不去,去了也白搭

一般很講究以下的三條禁忌,一起來看看吧!

一、忌穿鮮豔的衣服。

清明節在掃墓的時候,不宜穿得過於鮮豔,因為掃墓本來就是一件比較嚴肅的事情,所以著裝儘量淡雅一些,大紅大紫的顏色,在中國具有喜慶的意味,所以不適合在這樣的場合出現,當然,清明節除了掃墓以外的時間,比如和親人一起踏青什麼的,衣著倒是沒有太多的講究,主要是看具體的場合吧。這和農村過喪事的時候禁忌穿大紅大紫的衣服,奇裝異服如出一轍。

二、忌嬉笑打鬧。

除了衣著上的講究,言行舉止也要有所講究,做掃墓的時候,儘量要恭敬和嚴謹些,以表達對先人的尊敬,不要在掃墓的時候嬉笑打鬧,或者做一些不嚴謹的舉止,因為按照老人的說法,這會驚擾了先人,也是對先人的不尊重的行為。想想信教徒們對神的虔誠,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這樣那樣的講究拉。

三、忌先食用貢品。

貢品是用來祭獻祖先的,在沒有給先人祭獻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上供之後,先分給先人們,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對先人的一種不尊重。沒有先人,就沒有後人,沒有先人辛苦的付出,也就沒有後人幸福的現在。所以我們對於先人的尊重,也是需要在上墳的時候體現出來的。農村一般過春節前也會有上墳的習俗。

清明犯了三大“禁忌”,不如不去,去了也白搭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國人類歷史也有好幾十萬年,無數的先人為了中國文明及後代的發展,他們付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才形成了我們現在泱泱大國,華夏的炎黃子孫。所以對於我們的祖先,不得不尊重不是嗎?

清明犯了三大“禁忌”,不如不去,去了也白搭

過清明的時候,相信很多農民朋友的家鄉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甚至聽說有些地方清明節不掃墓,而是在重陽節或三月三來掃墓的,大家可以分享一下家鄉的風俗習慣。您的家鄉還有什麼習俗,在評論區分享讓大家多瞭解下中國的清明文化,祭祀文化。相信您的分享會給很多人帶來不一樣的文化。這個東西是挺玄妙的,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