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哭訴:「代溝」千丈深……如何和孩子和平甚至有趣的相處?

前幾天和一個媽媽聊天,她向我訴說她的心事。

之前她在一家連鎖酒店當管理,一個很好的工作,可為了孩子中考,她辭去工作,專門陪著孩子,輔導孩子功課,陪孩子上補習班,可以說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可孩子的成績卻總是提高不上去,心思也總是放不到學習上來。每次和孩子多說幾句話,她就會顯得煩躁的樣子。

其實,這就涉及到家長和孩子溝通矛盾的問題。


母親哭訴:“代溝”千丈深……如何和孩子和平甚至有趣的相處?


PART

01

大部分家長的陪讀歷程

上初中以後,就會發現學生的成績開始下降,(其實是名次下降),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不夠,和家長衝突開始增加。

進入初中後,會有一個摸底測試,半期考試後,會有一個家長會。在這樣的家長會上,老師會舉出一些好學生的例子,大部分家長開始鬱悶。

初一下學期開始,學生的成績還會滑落,家長會要求家長配合,督促學生學習。比較嚴重的還會訓斥,責備家長。大概初一下學期,大部分家長會進入臨戰狀態,開始全力配合學生學習。

到了初二以後,學生的成績名次基本就保持不變了。那些感覺名次不理想的,就會心中憂慮,言語之間會流露出來,引起學生更大的反感。

有的家長會把家裡的電腦收了,不讓子女用。好一點的,會只把網絡斷掉,引發更大的對立。家長會花更多的時間陪伴,有錢的家長會把子女送到老師那裡補習。

到了初三,大部分子女就和家長形成對陣的架勢,關係相當緊張,家長形同任勞任怨的奴隸。這個時候,家長對於子女的學習已經起不到任何實質的作用,但是老師仍然會喋喋不休地要求學生家長做這做那。直到中考結束,噩夢終於告一段落。

如何破解這樣的困局,與孩子良好溝通,促進他學習的目的呢?


母親哭訴:“代溝”千丈深……如何和孩子和平甚至有趣的相處?


PART

02

孩子程度不同,家長方法要變

01

1.如果你的子女是中游,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

那麼你就要重點培養子女的學習作風,培養學習的認真程度。“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一個學習中等,但是學習穩健的學生,往往在最後關頭,能夠衝出去,成為一匹黑馬。

這樣的學生,最忌諱家長一直讓他趕超別人。同時這樣的學生,往往還有些特長,也要積極鼓勵。一個有突出優勢,其他方面都能達到中等的人,是最有競爭力,最有前途的人才。

經驗分享:

小河:我原來在初中時候成績中等,當時我給自己定位的是一般高中,或者是錄取分數比較低的職校。可是老師有一天竟然很肯定地對我說:“我相信你一定能進重點中學的。”

我當時一下子傻了:按照我這個成績,怎麼可能進重點中學呢?但是班主任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和我一起分析了現在的學習狀況,告訴我不足在哪裡,優勢在哪裡,他對我說:“這段時間,你只要努努力,把薄弱環節補上來,上重點中學肯定沒問題。”

從那天起我信心倍增,覺得每天覆習起來都充滿了動力,我主動找到各個科目的老師,請教不懂的問題,多做多練,多看多聽,模擬考我就進步了不少,結果中考的時候,我發揮正常,以470分的總分考入了一所很不錯的區重點高中。

02

2.如果你的子女是中游,和老師關係一般,不是老師喜歡的學生。

那你要認清這個殘酷的現實,你的子女可能很有才,但卻不是當前教育體制的寵兒。在這個環境下面,他不可能名列前茅了。一味地逼迫,會讓他越來越差。和子女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僵,會把自己弄成了子女的對立面。

對於這樣的學生,家長要找出他適應的那些方面,加以鼓勵,冷處理那些不適應的地方。不能用批評的方法,不能讓孩子有放棄心理。處在鼓勵下的學生,往往會逐漸往上走。

經驗分享:

小政:我的英語成績一直提高不了,當時我作了個決定,放棄英語複習,把精力都放在還比較在行的語文和數學上,以為能以這兩門成績來拉動“總產量”。但是後來被班主任注意到了,他告訴我,放棄其中的一門其實就等於放棄了整場考試。因為有可能你放棄的那一門科目,多多用心的話,就會提高很多。後來我抓緊了英語複習,把基礎知識一一補上。結果中考成績一出來,考得還不錯,進入了高中。

學習成績中等的同學,中考複習中放棄任何一門都是不應該的。要知道,中考畢竟不是選拔性考試,題目基本上都是基礎性的。畢竟“弱項”上升空間很大,而且一旦這門課補上來了,對其它學科同樣有促進作用,“最差的一門課都能有進步,其它的也一定行了”。如果輕易放棄某一門科目,損失和代價一定會很大。

03

3.如果你的子女是下游,或者成績名次像過山車一般不穩定。


這樣的學生肯定不是學習努力的學生了。這樣的學生千萬不要給他樹立標杆,跟他說,誰誰誰怎麼樣, 他是不可能一下子追上什麼人的。要求他追,反而會加大他的挫折感。

要把重點放在培養他平和的心態上面,化解他的偏激觀點,儘量找出他的特長,爭取在一個地方取得超過其他同學的突破。

不要牢騷,不要埋怨,學習部分重點、掌握基礎知識,穩定住成績。如果請家教,也不要做難題,能夠把基礎知識和作業題做好,就可以大加鼓勵。

04

4.如果你的子女在學校的學習已經名列前茅。

那麼你一定不要在子女的學習上過多的下功夫,子女已經是坐上了順風船。再用力,結果往往會欲速則不達,你需要做的是培養學生經受挫折的能力。

很多學習相當優秀的學生,經不起一場考試的失敗。 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學習再怎麼好,也不見得場場必贏。我有一個大學的同學,學習成績也不錯,但是一到考試的時候,右胳膊就不能動彈。神經出現問題。究其原因,是一次考試考不好的後遺症。 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是,應該鼓勵和學習中等的同學交流。

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和學習比自己好的同學來往,其實這是個誤區,那些學習中等的同學,往往在其他方面有長處。我們國家已經處在一個轉型期了。單純靠學習成績在社會上無法立足。也不能保證她或他將來的人生幸福。重點培養穩定隨和的心態,避免高分低能,是最重要的。

經驗分享:

小志:初中時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年級前5名,考上市重點是沒什麼大問題的。但是我在中考之前特別忙,一方面要準備複習迎考,另一方面又進入了學校“推優生”的行列,而且那段時間我幾乎是“馬不停蹄”地參加了區裡、市裡的各種競賽,包括作文、英語、物理競賽,每天的計劃表都排得滿滿的。

為了準備競賽,我得在複習時抽出很多時間,每天都要溫習到深夜,那真叫“連軸轉”。漸漸地我感覺有些力不從心了,壓力很大,身體也很疲倦,模擬考臨近的時候,我已經沒有精力甚至一度出現了“厭考情緒”!


母親哭訴:“代溝”千丈深……如何和孩子和平甚至有趣的相處?


PART

03

把握住初中生3個顯著特點

01

1.容易受到壞的影響


13歲至16歲的孩子思維敏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尤其是壞的影響。所以父母要經常關注孩子的各種情況,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單純的、積極的成長空間。

事實上,我們努力使孩子考入重點中學的實驗班,以致將來考入名牌大學,不僅為使孩子接受最優秀老師的指導,也為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競爭環境。

02

2.極強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把雙刃劍。父母如果還像小學那樣,出了問題對孩子一味訓斥,尤其是當著其他人的面,不允許孩子申辯,這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作用,反而會引起他的排斥和反感。孩子聽到披頭蓋臉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沒面子,今後怎麼在同學面前抬頭,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錯了或錯在哪裡。

此外,孩子為了維護自尊心,勢必要好好努力,通過學習成績說話。所以,父母要好好引導,將孩子對自尊心的維護轉化為上進心、自信心。

03

3.強烈的獨立意識

到了初中後,很多孩子不再願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單獨去做。這時,父母要自願充當孩子的參謀,爭當綠葉。雖然孩子年齡還小,缺乏處理問題的經驗,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要儘可能給孩子創造自我展現的平臺。很多父母總怕孩子做不好,處處代勞。這樣,一方面會使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對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長也極為不利。

曾有過一則報道,一個13歲的天才兒童考入一所名牌大學,可是他無法自己料理日常生活,無法與其他同學相處,入學不久就被退學了。原來,他過去的日常生活都是媽媽打理,就連學習也是媽媽跟著一起學、學完後再教給他的。

母親哭訴:“代溝”千丈深……如何和孩子和平甚至有趣的相處?

PART

04

如何與初中孩子溝通?

04

1.對孩子表達你無條件的愛


自孩子小時,即讓孩子很清楚地瞭解到你是關心他的,是願意接納他的。

05

2.溝通的問題不要太空洞,最好是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譬如“今天如何?”“學校好嗎?”也別常用,“為什麼?”因為孩子會不自覺地想保護自己。學著用一些日常生活來勾引出話題。比如,孩子有興趣的電視節目或作業即是一個好開頭。

06

3.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

當然,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擔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擔憂的心理負擔,但有時不妨主動地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對事情的看法,孩子當然也就比較容易向你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了。

07

4.身體語言的重要

目光的接觸、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將上身略為前傾地聽孩子講話等,這些小動作,皆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當然,也別心急,指望一坐下來,孩子就會滔滔不絕地開講,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體語言,讓孩子知道,你已準備和他“聊”了。

08

5.不要取笑孩子的任何問題

不管孩子跟你說什麼,千萬別笑他。孩子的世界與想法是和大人們不同的,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則別去笑他。尤其當孩子很認真地告訴你什麼時,你輕蔑或不相信的態度,只會傷害孩子,而且以後也不再跟你談了。交談中的幽默是好的,是溝通中的最好潤滑劑,但要小心使用幽默,要看孩子能否瞭解幽默與取笑的不同。

09

6.真正地去“聽”你的孩子講話

有時當媽媽一邊炒菜一邊盛飯時,女兒在想跟媽媽說些什麼時,媽媽有時是不經心地聽著,有時會打斷她,反而請她幫忙擺桌吃飯,但從未停下來,專心去“聽”她想說的話,除非她說的話,真是什麼天大的好消息(不過,這種機率低於百分之一)。

專家也不是叫我們一定要停下手邊所做的,但你可給孩子一個“確定”的時間,比如:“好,等我把飯菜擺好。”或是“再給我十分鐘。”

當然,最好是立即去“聽”孩子要說的。因為,你一次、二次、三次地忽略了他們後,他們便會慢慢地失去了“告訴你”的興趣。另外,在“聽”時,最好做目光接觸,要孩子曉得你是真的願意聽。

很多時候,孩子只不過想說你覺得不太要緊的事,但對他們而言,卻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去拒絕他們,當他們真遇到困難時,就會自然地來找你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