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战争中,南方人是否打不过北方人?

首先明确一下,并非所有战争都是北方优势,南方(尤其是中原)的整个经济体表现出的实力(资源、武器、人口、文化)足以抗衡北方游牧民族,因此当中原内部稳定时,北方民族大多只能骚扰或是老老实实互市,而内部一旦出问题,北方民族就会顺势南下了,如果北方也出现前大的极权国家,那就得硬碰了,宋就是这样被契丹、西夏、金、蒙古依次虐死的(燕云十六州呀),而匈奴、突厥却是被中原政权虐死的,因此不存在南北绝对的实力优劣。

中国历史战争中,南方人是否打不过北方人?

但不可否认,从战争角度来看,北方比南方有一些先天优势:

地理:中国地势总体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居高临下,而反之则关隘重重。江南虽然水网密布,水运便利,但是修路反而不方便,总不能主要交通都依赖于水运吧,何况全线守卫一个水系的难度远远大于守住几个关隘。巴蜀虽然易守难攻但是本身也难以出山。

中国历史战争中,南方人是否打不过北方人?

民风:北方多为游牧或渔猎民族,气候寒冷,生活生产资源相对贫乏,自然条件恶劣,一场大雪就有灭族危险,因此北方人多彪悍(不抢活不下去呀),而且不仅是对南方的抢掠,北方各部族之间也是征伐不断,南方农耕为主,生活稳定,有吃有喝闲暇时宁肯赋诗作画,谁去玩命呀(看看大清的八旗军,从入关时的劲旅蜕变到纨绔子弟何其容易),因此不少时期重文轻武,个人战斗力不如北方民族。

中国历史战争中,南方人是否打不过北方人?

兵员和习俗:前文说了,北方环境相对恶劣,兵员强壮坚韧(体力稍差的估计活不下来),而且善骑射,冷兵器时代骑兵对步兵的优势不可忽略(不做讨论了),南方基本没有像样的马场,需要靠人员、武器、关隘来弥补,政治上北方的政权组织更多考虑为战争服务,可以快速动员,更易快速形成战斗力,游牧民族做战所需给养远少于中原社会,如蒙古人做战,每人协马数十匹,马奶、马血、马肉即可提供大军给养,因此可以一日转战数百里(有资料说可达昼夜200余里),这是步兵无法比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