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辣評|石油公司數位化轉型,看上去很美

全文1862字,閱讀大約需要

3分鐘

南方能源觀察

微信號:energyobserver

[email protected]

江一鱘

前一陣,中海油董事長楊華提出了石油公司傳統業務數字化轉型並向綜合能源服務提供商發展的三個判斷,演講很提氣、文風也很清新,在行業內頗多轉發和評論。迴歸到傳統油氣公司的轉型問題上來,筆者認為,轉型形勢很複雜,現實挑戰也很艱鉅,若干判斷簡述如下。

關於第一個判斷:“在未來十年之內,油氣仍然會是這個星球上的主要能源產品,中海油仍將主要依靠這個業務立足於世界。”

——立足現實的考量很務實,但須考慮高油價下的轉型動力,謹防2008重演。

1、伴隨能源轉型進程,石油在能源供需中的佔比逐步下降,這個過程正在加速。傳統石油業務對石油公司的現金流及財務貢獻日益下降,多元轉型需要像2030願景下的沙特那樣未雨綢繆時不我待地開始轉型(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2、儘管2030年前石油供需依然堅挺,新能源發展不會對石油公司在成傷筋動骨威脅,但石油消費達峰後再開始轉型,石油公司在數字化及針對終端的綜合能源服務方面將與先行者差距將更大。數字化先行者們(如電力領域等)對終端用戶有著極強的粘性,且現在已經處於競爭激烈階段,後來者贏得市場的機會不大。

3、數字化生產的僅是數字化的一部分,雖然對降成本有所貢獻,但由於同質性的存在,極容易被同行複製;通過數字化的綜合能源服務鎖定用戶,方可實現傳統能源企業向服務型企業的轉型,基於數字化及網絡化的業務也更加牢靠。

關於第二個判斷:“新一輪成本競爭的支點,大概率的可能是數字技術。各競爭主體對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速度與水平將會決定未來的能源版圖。”

——數字化技術及數字化支持下的轉型很重要,但數字化並不能直接提供能量。

1、傳統能源企業轉型升級不僅僅是數字化,還需要互聯化,或者說“互聯網+”包含了數字化和智能化,互聯化可以更針對用戶,滿足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數字化侷限於上中游(石油公司的傳統業務)其實與自動生產差異並不大。

2、處於數字化對競爭力的影響考慮,目前就要開始研究:數字化尤其是上游(勘探開發)及中游(煉化管輸)的數字化,對於降成本的費效比及貢獻率如何?石油公司數字化轉型的成本收益風險及應對。

3、若考慮以2050年為時間節點,中國能源消費電氣化高限將達到48%(強力控碳情景)以上,也就是說約一半消費市場被電力系統鎖定。所以,若僅僅在油氣上中游考慮數字化轉型的應用速度與水平,將難以撼動能源版圖的改變趨勢,尤其是消費側。PS,其中將伴隨更高滲透率的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

關於第三個判斷:“十年後,中海油可能會轉型為一個以服務屬性為主的公司。十年內對數字技術的應用水平將直接決定十年後轉型的質量。”

——基於數字化與互聯化的平臺經濟將成為寵兒,其玩家將率先實現高質量轉型。

1、數字化轉型對提升企業技術效率十分關鍵;但數字化轉型的初期並不能為財務平衡帶來直接貢獻,甚至增加成本。因此,關鍵在於提效降本需要成本分擔,但眾籌成本分擔風險一直是傳統能源企業尤其是石油公司傳統上游業務的弱項。

2、若數字化仍僅僅限於應用在傳統領域(油氣開發與儲運),石油公司將有很大概率被“鎖定”在上中游傳統業務上,而不可能成為以服務屬性為主的平臺企業或者提供綜合能源解決方案的企業。

3、無論傳統企業轉型質量如何,綜合能源提供商必須接近下游消費側,“鎖定”用戶並可影響用戶消費,侷限於上中游很難成為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

總結:奇點臨近,傳統能源企業(尤其是上中游)仍需努力求索

——數字化及綜合能源服務提供商的關係及石油公司的轉型起點與條件差距。

1、基因上的差異:電力系統(含風光核水電源業務、輸配業務、儲能調峰業務等)距離數字化一張紙,油氣煤等傳統能源企業距離數字化一本書。電力領域及參與者的基於信息的實時互聯性及精確統計提供了這一基礎,目前大量的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多數集中於電力領域,而業務及資產集中於上中游的傳統石油公司則缺乏上述基礎。

2、數字化不是一切:傳統能源企業數字化(生產)≠(接近用戶的)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其中的區別在用戶粘度及對消費的影響上,這是非技術因素。不能忽略非技術因素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尤其是在能源市場化改革初期。

3、仍需大量基礎工作:為用戶服務的數字化和互聯化需要打破能源“豎井”,需要各環節幾乎所有節點的精確統計並可轉換,這需要標準化及大量基礎工作,包括數據信息平臺及有效管控機制。

不自我顛覆就等待被顛覆——石油公司尤其是傳統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只爭朝夕,但數字化轉型與綜合能源服務並非相同目標。石油公司不能拘泥一時得失,需要高遠視野、制定長期戰略,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創造條件。

eo辣评|石油公司数字化转型,看上去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