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森效应”是什么?丨舆论知识点

今天为大家科普“詹森效应”

“詹森效应”是什么?丨舆论知识点

曾经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因为压力过大、过度紧张,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詹森效应在心理学上有另外一个专门性的称呼:“目的性颤抖”。在关键时刻发挥失常,是因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过分关注结果。这种心理表现多发生在考场或赛场上,应试者或参赛者过分放大了失利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不能从容有效地做事影响了正常的发挥。

比如中国男子体操世界冠军李小鹏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都获得了双杠金牌得主,但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被寄予夺金厚望的李小鹏在男子单项比赛中发挥失常,仅获得一枚双杠铜牌。他有夺金的实力,但在赛后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这次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特殊情况给自己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心情紧张。

詹森效应告诉我们,竞技场或考场上考验的不仅是选手或考生的实力,更是考验选手或考生的心理素质。如果懂得淡化结果,注重具体过程,不去多考虑结果如何,减少影响自己发挥出正常水平的不利因素,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解决问题或比赛过程中,就能较好地进入状态,这样就能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平静与放松,较好地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