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力帆电动汽车自燃完全烧毁,刚上市2个多月,又是电池

8月31日下午,一辆悬挂着绿色新能源牌照的纯电动汽车当街自燃爆炸,现场滚滚浓烟,车辆底部有爆燃的的现象。由于大火没有得到及时扑灭,这台纯电动汽车最终被完全烧毁。事故发生地位于广州市增城区,自燃车辆系力帆650EV车型,视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车辆底部不断有火光闪现,并伴随着间断的爆炸。着火时车内无人员,未造成人员伤亡。

刚刚!力帆电动汽车自燃完全烧毁,刚上市2个多月,又是电池

刚刚!力帆电动汽车自燃完全烧毁,刚上市2个多月,又是电池

力帆股份回应称,在着火前,该公司已提前在监控平台监控到车辆电池异常,并第一时间通知用户就近寻找安全的地方停车等待检修,上述车辆电池着火正是发生于车主等待我司服务人员前去检修期间。此外,着火后,力帆股份第一时间派技术和质量工程师到达现场,经实地勘察,及对车辆的检测,初步判定车辆电池着火的原因为:广州连日暴雨,此车辆被雨水浸泡超过2小时,导致电池微渗漏。浸泡后,客户未主动与服务站联系检测,此后在客户用车时,因电芯短路,引发电池着火。

据了解,这台起火烧毁的电动车力帆650EV上市至今仅2个多月,补贴前售价为16.89-17.58万元,扣除补贴售价为7.99-8.68万元,官方称综合续航里程为305km。力帆650EV在上市不久后,曾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被迫召回过,原因为专用单速变速器、电机控制器程序等出现问题。召回307辆330EV1纯电动汽车;4719辆330EV2纯电动汽车;1405辆650EV1纯电动汽车,共6431辆。这召回的车辆跟上半年生产的车辆数量差不多,令大家对力帆新能源车的质量产生了怀疑。

刚刚!力帆电动汽车自燃完全烧毁,刚上市2个多月,又是电池

根据力帆股份8月17日晚披露中报显示,在主营业务方面,力帆股份上半年新能源板块数据亮眼。2018年上半年,力帆股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3495辆和3195辆,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2.41%和96.74%。力帆如今大部分的盈利依靠着新能源业务。但事实上,力帆的新能源产品质量着实让消费者担心。此外,力帆还曾陷入“骗补”风波。2016年,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确认,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收到财政部下发的处理决定,不符合新能源汽车补贴申报条件车辆共计2395辆,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达1.14亿元,对上述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看到视频后,大多数网友因此对力帆电动车的质量表示了担忧。按力帆的回应来分析,难道是防水测试或者电池包密封性不过关?有网友在评论中表示力帆的电池组件由苏州安靠公司提供的锂电池。而事实上,关于力帆650EV相关公告,第311批公示中有三款关于该车型的公告,且均为三元锂离子电池,电池单体供应商为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总成生产企业为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次事故车型配套供应商就是这两家。从2018年力帆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来看,其动力电池供应商有多个“组合”,包括珠海光宇、德朗能-伊卡、深圳比克、东莞创明、力神电池、北京国能、猛狮科技等,且搭载均为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到152.9kwh/kg,这些数据无意透露着力帆在电池供应选择的不确定性。在官方正式公布事故信息之前,我们难以确认事故车型的具体配套信息。期待力帆官方尽快披露相关信息。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4万辆和49.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5%和97.1%,产销量远超业内预期。按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能源车市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车企都能在这个细分市场站稳脚跟。只有踏踏实实造车的车企,最后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电动知家希望每次事故都能给车企及相关配套企业敲响警钟,督促车企生产出迎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电动汽车自燃事故频频发生,技术不成熟、质量不合格、电池不过关的产品,就好比如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会爆发,对快速发展的新能源行业是一种打击。

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区留言。

最后,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麻烦关注一下,您的关注,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