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蜀国有利的北伐,究竟是越来越富还是越来越穷?

刘备在白帝城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之后,然后诸葛亮领益州牧,当时蜀汉基本上就剩下益州了,所以说在朝政上的大小事务基本上都是诸葛亮说了算,皇帝刘禅认诸葛亮为父,啥事都由诸葛亮来决定。南中因为刘备去世,乘机叛乱,诸葛亮遂派使臣去东吴求和,自己亲自率军出征南中,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七郡,获得大量资源,这才有了北伐的基础。

使蜀国有利的北伐,究竟是越来越富还是越来越穷?

那么诸葛亮北伐到底是对还是错呢?自从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蜀汉因为军力严重削弱,而曹魏在曹叡登基之后,基本上没有内乱,奈何蜀地险峻,不好攻伐,只能遣一员大将守住险关,对蜀汉基本上不怎么重视了,重要防线都转移到了东吴,而魏国自己休养生息,慢慢壮大自己。

这样一来,蜀国就危险了,唯一的方法就是出蜀北伐,配合东吴攻伐曹魏,从而使魏国无法尽快的强大起来,就从这一点来说,诸葛亮做法完全没有错,再加上自己曾经提出过的“隆中对”,第二也可以缓解国内矛盾,在依据法正的“三利之论”,有理论了,就差实践了,无论从当时的哪国来看,蜀国北伐绝对没有问题,而是一个好的策略。

使蜀国有利的北伐,究竟是越来越富还是越来越穷?

问题就来了,打仗得花钱呀!魏蜀差距太大,魏国在人口上就是蜀国的四倍多,《蜀记》中就有记载蜀国军队就得10万,而诸葛亮考虑出这一点,提出战时政策,边北伐边修养,毕竟得承认诸葛亮在治蜀很有天赋,这在陈寿《三国志》中有记载。但在诸葛亮死后蜀国就没有坚持多久就灭亡了,原因就在于,姜维是真的穷兵黩武,北伐11次,几乎年年都打仗,这就使诸葛亮的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

使蜀国有利的北伐,究竟是越来越富还是越来越穷?

从蜀国开始北伐之后,各方面得不到增长,人口、军事实力、国家财富等几乎负增长,尤其是人才方面,蜀国四相都是荆州人就可以看出,益州就算有人才也在朝堂上发言权比较低,比如说谯周这种益州派与荆州派和东州派矛盾太大,因为征兵的原因,益州几乎没有办法给蜀国提供精进的人才,这也就导致了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典故。

使蜀国有利的北伐,究竟是越来越富还是越来越穷?

在蜀国后期都出现了“民有菜色”,可见蜀国有多穷。主动出兵也就是自保的一种手段而已,自我安慰而已,即使有诸葛亮的战时政策,魏吴两国远远比蜀国发展的话,蜀国免不了灭亡,因为有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