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迎来新高管吴向东,大帅空降的幕后推手是平安马明哲?

在媒体前消失了许久后,吴向东近期又重新回归了大家的视野,此番他的动作,对于中国两家头部房企来说,意味重大——吴向东或将告别工作了20余年的华润,来到华夏幸福担任高管。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吴向东的履新,和平安的马哲明不无关系,是他力邀其加盟华夏幸福的,据说华润置地CFO俞建也一同前往,以及其他一拨高管。

吴向东是华润置地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界领军力量的主力推动者,他曾经也提出了华润冲击1000亿的豪言,带着过往的光环和锋芒,他又将给华夏幸福带来哪些改变?对于华夏幸福的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01、吴向东挥别华润加盟华夏幸福?


华夏幸福迎来新高管吴向东,大帅空降的幕后推手是平安马明哲?

(吴向东今年8月出现在华润未来之星训练营现场)




今年8月,许久未出现在众人视野的华润集团助理总经理、华润置地执行董事吴向东,身穿白色的polo衫,在华润未来之星的训练营上发言致辞。

当时的吴向东,内心戏是怎样的,我们无法得知。但是在两个月后,他将要和他工作了25年的华润作告别。而他的新去向,则是华夏幸福。

上一次吴向东成为媒体的焦点,则要追溯到2014年。当年,吴向东离开华润的消息曾经在地产界引起轩然大波,这位华润的激进派及“万象城”的缔造者,在辞职后一度消失在大众的视线。

然而一年后的2015年,在华润置地的年报显示,虽然吴向东已于2014年辞任董事会主席职务,但仍留任提名委员会主席,而从华润置地的实际运营来看,吴向东至今仍担任华润置地执行董事。

从吴向东初入华润的那刻开始,就注定了他和华润的不解之缘。1993年加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加入华润置地。

2002年,吴向东操刀的深圳万象城开工,当时是华润第一次做商业地产,是华润在内地最大的一笔投资,也是深圳最大的商业综合体项目。身兼重任的吴向东将万象城打造成深圳地标,该模式也在全国推广,成为华润置地的招牌和重要资产,吴向东一战成名。


华夏幸福迎来新高管吴向东,大帅空降的幕后推手是平安马明哲?

(吴向东一手缔造的华润万象城,成为华润置地的招牌和重要资产)




2013年6月,吴向东决定重返一线城市,开启“返城”计划:一线城市高价拿下地王项目,随后大手笔融资,进入快周期开发,成了华润置地吴向东时代的缩影。

相比过去,吴向东时代的华润置地发展速度较快,吴向东也被普遍看作是“激进派”。吴向东曾提出的“1000亿”目标也常为人所提起。在业界,吴向东被认为不仅是华润置地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界领军力量的主力推动者。

02华夏幸福开启自救模式

而对于华夏幸福的王文学来说,这也是他第一次面临人事任命不是自己说了算的情况,而且空降大帅的实力,非常之强悍。

据知情人士透露,吴向东是受平安马明哲力邀加盟华夏幸福的,随他而来的可能还有置地CFO俞建,以及其他一拨高管。换句话说,吴向东在华夏幸福的地位,类似于在华润集团:在集团任职,并分管集团的地产业务。

华夏幸福迎来新高管吴向东,大帅空降的幕后推手是平安马明哲?

(马明哲)




其实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环京多地颁布限购限贷政策,楼市遇冷,华夏幸福的资金回笼压力增大。

幸运的是,华夏幸福遇到了平安。今年7月10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华夏控股与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华夏控股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后者转让约5.82亿股公司股份,占华夏幸福总股本的19.7%。

股份转让完成后,平安资管持股19.88%,华夏控股的持股比例降至42.67%。至此,平安资管一跃成为华夏幸福的第二大股东。王文学成了前十大开发商中,第一个放弃了绝对控股地位的民营房企。

平安的入股给华夏带来了幸福的及时雨,但是这场雨并不是白下,华夏幸福同平安签订了严苛的对赌协议。

内容简单来说:利润补偿承诺;优先购买权;平安分四期交付资金;平安在董事会谋得两个席位;限制转让价格:集中转让不得低于本次价格。

上述种种也意味着以王文学为代表的高层对公司掌控权的下降。此次华润吴向东的加盟,对于华夏幸福的企业发展也会有正面意义

第一,意味着华夏幸福内部开始出现制衡的力量,如果成功,或将避免大股东关联交易、转移上市公司资产,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二,这也将是一轮华夏幸福的股权之争。制约大股东权力,避免大股东利用上市公司中饱私囊,职业经理人控制和大股东控制一样有害,这也可以使得公司朝着更正面的方向发展。第三,吴向东最终会不会出现在华夏幸福的高管名单中,可能短时间内并不能确定,但倘若吴向东真的加入华夏幸福,凭借吴向东的能力和资源,一定会给华夏幸福带来不一样的牌面。


03、华夏幸福的“两个不变”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华夏幸福有两样东西不会改变。

华夏幸福总裁孟惊曾表示,在华夏幸福的判断中,有这样两个确定的东西:一个是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发展模式,这个一定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压舱石;

另一个就是城镇化,他认为还有20%以上的增量提升空间,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会。二者的结合,就是华夏幸福的聚焦深耕以都市圈为核心、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

从华夏幸福的2018年的中报可以看到其产业新城这一模式持续性异地复制的可行性:

今年上半年,华夏幸福新签PPP项目合作协议共计10宗,其中8个位产业新城项目,2个是产业小镇项目,全部位于大本营之外的非京津冀区域。

截至中报,公司投资运营的园区新增签约入园企业445家,新增签约投资额约为 965.6 亿元。其中,非京津冀区域新增入园企业288家,占总数的64.72%;新增签约投资额则达到745亿元,占总数的77.15%。

在中国金融去杠杆的宏观背景下,产业经济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波折。作为行驶在这一趋势汪洋中的巨轮,相信华夏幸福一定能再开创一片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