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重阳节里论乡村振兴

「原创」重阳节里论乡村振兴

今天又是重阳,一个关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节日。以前在这样的日子,人们总是会有登高祈福、赏菊、佩茱萸、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或许我们没有时间去登附近的高山,没有了赏菊和佩茱萸的习惯;或许我们再也不需要站在山顶望着家乡的方向,诉说浓浓的乡愁,也不再需要把厚厚的思念告诉轻风让它捎到远方。飞机、火车、汽车和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让家和远方的距离不再遥远,我们可以日行千里回到家人亲人身边。网络信息化、移动端设备、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出现,让人与人的距离不再遥远,我们可以通过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听到对方的声音和看到对方的图像,我们再也没有那种一别就是永远的时空距离。

重阳节当下更多是一个的老年人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我们除了发扬尊老敬老,回归传统文化的美德。乡村从自给自足的耕种时代迈向了工业化时代,大多数人洗脚上田离开了土地走向了城市,乡村里面只剩下大量的老人和少数小孩在留守,有的老人是被儿女遗忘在乡村,也有的老人是自愿留守在故土家园。不管怎么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年迈的父母,也有自己成为老人的那一天,老年都是乡村里面不可以忽视的群体,也当下乡村振兴无法回避的问题。

「原创」重阳节里论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要解决乡村老人的问题,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和老有所安,让他们的老年生活活得更有尊严,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孟子》中有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老,不仅是孝敬自家的老人,也包括身边的老者。这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大力发扬。

乡村振兴要构建一个健全的乡村养老体系,首先要做思想上认识到关爱和善待老人,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底线,关爱与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的明天。其次养老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但并不是由哪一方面来独立承担,需要从国家、政府和家庭多个方面一起来寻找解决方案,单把问题抛给任何一方都不是最佳的选择。所以乡村振兴一方面要继续发扬家庭养老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要去探索健全乡村养老体系和创新运营模。

「原创」重阳节里论乡村振兴

在中华优秀传统里面“百善孝为先”,刚刚刚好看到微信上一篇文章,江西赣州几个县的不赡养老人典型案例进行了执法,不仅仅从道德上去谴责那些对父母不孝的子女,也从法律的层面对这种违法的行为进行了处罚。这个在当下社会非常重要,老年人养老的问题也成为了很多乡村最棘手的问题。

现实中为了生活,或许已经做不到“父母在,不远游”,但我们可以做的是时时念亲恩,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晚年生活,就像小时候父母尽可能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一样,除了做网络线上尽孝道,更多在线下现实生活中,我们尽可能多一些时间陪伴在他们身边,为他们做饭,陪他们聊天,哪怕听他们唠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