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大概三年前,三菱宣布,停止轿车的研发,今后的战略重心转向SUV和皮卡领域。随后一代神车Evo后继无车,但是SUV的产品线,似乎也一直没有大的更新,直到2017年的日内瓦车展上,三菱终于带来了一款全新的SUV——Eclipse Cross。一年后,这款车国产并即将在11月6日正式上市,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广汽三菱奕歌。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作为三菱未来百年首款全球战略车型,它身上承载着三菱对未来所有的期望,在它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三菱变革的勇气和决心。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Eclipse在美国一直是一款跑车的名字,对三菱性能控而言,日蚀的名字也不陌生。轿车产品线全面停产之后,Eclipse的名字过继给SUV,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另外一种传承。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广汽三菱奕歌的定位在劲炫ASX和欧蓝德之间,从尺寸上看,可以归属于入门紧凑SUV。其竞争对手为丰田奕泽、大众探歌一类,而2670mm在一票对手里优势明显。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奕歌共将推出5个版本, 分别为青春版、无畏版、梦想版、信念版、真我版,其预售价格为14-19万元,这种错位的定价上可打合资紧凑SUV,下可压合资小型SUV。

直线勾勒,阳刚之气

看过了丰田奕泽再看三菱奕歌,其实第一眼不会有太惊艳的感觉,不过在三菱最新的Dynamic Shield "X"设计语言之下,奕歌的前脸依旧可以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影响。全车都是直线勾勒,相比奕泽、探歌,更具阳刚之气。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而在前脸配置上,LED日行灯和LED尾灯为全系标配,和对手对比,也算厚道。当然,到高配车型上就是全LED大灯了。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贯穿式的尾灯,外加尾门上双窗的设计,细节上,三菱奕歌还能给大家一点惊喜。

跨界≠压抑,空间也真的不是问题

身为一台Cross车型,大家免不了对空间担心,众所周知的原因,要做溜背,C柱必然快速下斜向尾部过度,从而影响后排的头部空间和尾箱装载空间。坦而言之,奕歌的跨界元素并不夸张,这个C柱的倾斜其实比较接近普通SUV的设计。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只有当你将目光完全聚焦在分体式尾灯和后窗的时候,才会发现,诶?这台SUV确实有点闷骚的小心思。尾门双窗的设计也让这台车的后方视野远远超过其它跨界SUV,甚至包括大部分的普通SUV车型。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而且不光是尾门上有两扇窗,头顶,同样有两扇天窗。刚刚体验过奕泽的后排的我,简直感动到要哭。奕泽是全系无天窗(兄弟车型C-HR顶配可选装),我正好拿到全黑内饰,再配上超小的后窗,后排只要坐进去就有种说不出的压抑,谁坐后排谁头晕。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在奕歌车厢内,则完全不会有这种担心,后窗的面积跟一般SUV车型无异,头顶两块天窗,身后再加两块窗,视野异常开阔。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车内空间,奕歌的轴距除了比探歌略短,跟其它同级车型对比也要大半圈,还是以丰田奕泽为例,以我的坐姿调好,后排空间腿部空间奕泽大概一拳半,而奕歌则有两拳有余。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另外,奕歌的后排还给我一个小小的惊喜,后座可以实现前后200mm的移动范围,而且靠背角度提供16°-21°之间多达9个档位可调,这个无敌了。

配置越级:“十位一体”安全系统

三菱的内饰一向稳重,这次奕歌的车内采用一套名为"Horizontal Axis"的设计语言,非常平直的T型中控结构,给人平稳的观感。中控台大量采用搪塑的软性材质,提升触感,外加上一些银色的装饰条,也不会让车内显得太素。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中间悬浮的屏幕为7英寸,该有的也都有了,多媒体系统支持按键操作、触控、语音控制,另外还有CarLife手机互联功能。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我们这次体验的为顶配车型,在科技配置上装备了ACC自适应巡航,可以在30-180km/h的范围内实现自动跟车,适用范围比同级别其它品牌的ACC大太多。而且,前后车距也提供了4个档位可调,也要比一般车型多一个。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新车还配备抬头显示,从基本的车速信息到巡航状态、多媒体系统均可显示,满足大部分适用场景,这个也算是这价位里的越级配置了。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实际上,奕歌有一个“十位一体”综合智能安全系统。除了ACC之外,还有斜坡起步辅助系统HSA、前方防撞辅助系统FCM、胎压监测系统TPMS、盲点警告BSW+倒车侧后方盲点警告RCTA等十项安全配置。

核心科技:扬名世界的双喷技术

发动机一直是三菱的核心科技,时间只需倒退十年,当年沈阳航天产的三菱4G63可是如日中天,不知道救活了多少自主厂商。

而今,奕歌搭载的这台1.5T发动机依旧是三菱的绝对核心科技,它是三菱的首款1.5T双喷射涡轮增压发动机。双喷射技术,也是三菱首创,1996年10月,全世界第一款双喷射发动机就是三菱造出来的。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参数上看,这台代号为4B40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25kW(160PS),最大扭矩250Nm。在产品讲解会上,日方的专家表示,其实这台车扭矩潜能其实有280Nm,250Nm只是受CVT变速箱所限。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这台1.5T发动机采用的是小惯量涡轮,电控旁通阀,介入非常快,在1500rpm时,即可爆发90%的最大扭矩。2000-4500rpm为最大扭矩爆发区间,实际开起来涡轮的介入几乎察觉不到,而动力响应对于这台车而言,配上一台CVT变速箱(可模拟8速),谈不上推背感,但日常使用要比够用多一点点。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另外,这台车不像其它小排量涡轮车型,把油门初段调得特别灵敏。从油门到刹车,奕歌的表现都非常线性,保持了三菱的一贯优良传统。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转向手感同样也是适中的调教,跟车型本身的定位匹配。不会太过轻飘飘,也不会让路感台清晰的传递过来。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但是底盘对小震动的过滤非常好,之前体验三菱欧蓝德的时候就有如此感受,而奕歌的表现跟比它大半圈的欧蓝德相差无几。即使是过大的减速带,悬挂依旧非常有韧性,不会感觉到松散,如果你还带着日系车底盘不如德系扎实的有色眼镜去看这台车,结果恐怕会让你失望。

场地体验:下赛道,它也可以

除了体验常规道路的试驾,三菱还安排了场地和赛道体验,全面考验通过性和操控性。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这套S-AWC超级全轮控制系统采用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在过交叉轴的时候,电脑会对失去附着力的轮胎快速制动,将扭矩分配到有附着力的轮上。最多可实现前后50:50的扭矩分配,而且,左右两侧车轮也可以单独制动。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S-AWC四驱提供自动、雪地、砂石共3种驾驶模式,赛道上,我们选择沙地模式。这套四驱包含了三菱当家的主动后桥控制系统(AYC),由电脑分配四轮输出。此次体验的赛道上刚下过雨,积水不少,本来还心怯,但后来也只记得教练让我过弯时快一点,再快一点。

没错,大猪蹄子是我

有帕杰罗打下的口碑,三菱在专业SUV领域的地位毋庸置疑,而在集团的整体战略向SUV转变之后,三菱将在SUV领域的造诣再次精进。有1.5T双喷射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加持、有十位一体的安全配置保障,有三菱引以为傲的S-AWC四驱,奕歌作为三菱百年的首款战略车型凝聚了三菱所有心血。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距离“一哥”还有一个后尾箱的距离!试驾:三菱奕歌

好了,说人话。有一个足够扎实的底盘,还有比同级跨界SUV都大的空间,外加上面的种种优,反正,刚刚对丰田奕歌有些动心的我,现在开始纠结了。嗯,仿佛听到背后有谁在说:“男人果然都是大猪蹄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