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遗珍:宋代“高古瓷”一直被国际拍卖追捧?

中国古陶瓷孕育的文化深厚,每个时代具有不同时代的历史特征和文化艺术水平。但是随着收藏市场的起伏变化,以及人们的收藏喜好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导致于不同时期,受热捧的藏品有所不同。比如,在国外高古瓷的拍卖时有天价拍出,尤其是唐宋以前的名窑高古瓷(或官窑高古瓷)在欧美市场行情十分看好。美国、英国苏富比、佳士得近年来高古瓷器拍卖都比较红火,行内公认的,保持稳定上升的局面。特别是近几年,长势迅猛,拍卖价格更是可圈可点。但是在国内,和明清瓷器相比,高古瓷不但数量少,而且拍品价格也不尽如人意,所以种种原因,导致高古瓷和明清瓷器在某种程度上划出了明显的界限。

皇朝遗珍:宋代“高古瓷”一直被国际拍卖追捧?

南宋官窑旋纹瓶

艺术的最高境界以简单、质朴、厚重取胜,而唐宋高古瓷正是符合这一审美的最高标准。尤其是当您把玩过清三代的奢华,元明瓷的壮观秀美后,更会感到宋瓷的典雅端庄,沁人心脾!特别是宋瓷——五大名窑,达到了有瓷史以来最顶峰的地步。五大名窑颜色均很简单:白,青,紫,蓝;器形也不复杂,除了定窑有划花、刻花、印花诸多工艺外,其余四窑均无纹饰或少有纹饰,显得十分素雅。

皇朝遗珍:宋代“高古瓷”一直被国际拍卖追捧?

北宋 定窑划花八棱大碗 成交价:1.16亿RMB

据不完全统计,在近十年中,由主要拍卖行拍出、成交价格排进前十的陶瓷拍品中只有一件是古陶瓷拍品,即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盌”,RMB116,003,600,由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出。该拍品瓶八方,圆盘口,长颈往下渐宽,间饰弦纹成双。下接垂肩,棱角分明,硕腹丰盈,器形端庄,刚中见柔。底承八方圈足,胎呈黑褐铁色。通体罩施青釉,微偏灰,若水映晴空之色,澄澈莹润,隐透丹霞,不失温煦。片纹自然泛金,浓淡不一。釉质丰厚,抚如琼玉。口沿釉稍流敞,色呈绛紫,圈足釉略蓄聚,质若凝脂。

皇朝遗珍:宋代“高古瓷”一直被国际拍卖追捧?

北宋定窑 黑釉鹧鸪斑碗 成交价:2667万

“一件制作精美的宋代湖田窑精品瓷器可谓凤毛麟角,但其价格不过几万元、几十万元,远远低于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清代官窑瓷器、珐琅彩瓷和斗彩。一件民俗性强、历史信息丰富的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也不过区区几万元,甚至卖不过当代景德镇一个年轻工艺师的作品。”这是当下高古瓷收藏市场的一个真实写照,也是让不少藏家所不能理解的地方。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内各大拍卖中,高古瓷总体不如明清瓷器受热捧,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相对于明清瓷器来说,高古瓷年代早,存世少,所以属于稀缺品种,但是器物的价值固然与年代的远近有关,但这不是唯一的收藏条件和估值的评价标准。另外一方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前面提到的,我国的高古瓷流通政策。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当下国内高古瓷价格偏低的现象。

皇朝遗珍:宋代“高古瓷”一直被国际拍卖追捧?

汝窑

有人认为,高古瓷虽然属于稀缺品种,但是工艺水平、精美程度,都比不过清三代的精品!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宋官窑、民窑精品,以及元青花,其他一般瓷器不可能有大幅增长可能性;除以上看法外,也有部分收藏家认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高古瓷当下正处于价格洼地,未来升值空间较大,前景可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鉴赏能力的提高,对高古瓷的认识将会发生大的改变,高古瓷价格的回归将是大势所趋。随着收藏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以及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变,尤其是国家对民间收藏文物政策的放宽,在五年以内高古瓷将可能成为市场追捧的重点。

皇朝遗珍:宋代“高古瓷”一直被国际拍卖追捧?

钧窑

高古瓷和明清瓷是古陶瓷收藏的两个部分,两者本不应该被分开的,形成这种现象有历史的原因。中国古陶瓷收藏从明代开始,主要收藏宋瓷,明代中晚期开始出现仿古的玉器和瓷器,证明其收藏之风颇盛。到了晚清才形成两个板块,是因为当时古陶瓷的经营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个是北京,一个是上海。北京的藏家主要是达官贵人,他们在皇城根下,喜欢的是明清瓷器,市场主要经营的当然也是明清瓷器。但是在上海,市场主要针对外国人和身处东南亚的中国文化人,更喜欢中国的唐瓷、宋瓷,所以市场主要经营这些品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