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精神引领 兰州市西固区四季青街道杏胡台村打造农村新风新貌

杏胡台村是兰州市西固区的城郊村。近两年来,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强党建,优环境,建花海,拓收入,抓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发展之路越发宽广,农民收入日见增长,文明新风日益昌盛,打造了农村的新风新貌。

扮靓人居环境让群众硬了腰杆子。一是下猛药出实招治理环境,让农村旧貌换新颜。针对过去农村脏乱差的现状,先后投资22万元清除了村内所有露天厕所、灰棚、柴堆40处左右,拆除乱搭乱建26处、改旱厕198个,新建分类垃圾池10个。二是改善基础条件,让群众出行不成问题。多方争取资金540万元,新修水泥村道3.5公里,对3000多米长的旧村道铺设渗水砖路面23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08盏,使农村道路整齐平坦。三是实施村道增绿,让村道更加靓丽。在路边栽种花卉和绿植3万余株,新建景观垃圾小木屋2个,制作特色木栅栏花架,打造出一条长800米的“幸福花街”。四是自管自治,让脏乱不反弹。成立10人农村保洁队和6人公益设施自管小组,负责垃圾分类处理和设施维护,使村容长治长新。先后被授予省级美丽乡村和市级示范小康村。

移风易俗让村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一是让文化活动有阵地。筹资新建两处4000余平方米文化广场,既开展积极向上的社火、武术、广场舞等文化活动,持续开展道德模范和兰州好人宣讲,读好书学好人做好事蔚然成风。二是让志愿服务走进群众。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先后成立3支志愿者服务队,有255人加入其中,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残困帮扶、爱心救助、送医送药、村容整治活动,受到群众欢迎。三是让群众办事有规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言行,成立红白理事会,规定彩礼限高和宴请桌数及份子钱,并制作民俗婚礼文化墙,党员和村干部带头执行。全村评选出区级以上“美丽家庭”“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60多户。

发展集体经济让群众鼓了钱袋子。一是做实产业基础。成立乾景种养殖农民合作社,盘活村集体、个人的实物资源(土地、闲置房屋、设备等)入股合作社参与项目建设,农民已通过入股分红收益40余万元。二是做强乡村旅游。建设花田200亩,种植鼠尾草、鸢尾花、大莉花等30万株,吸引游客上万人。依托花田发展农家乐50家、民宿8家。三是做好绿色文章。按照田园增色添绿,三季有花,四季呈绿原则,兴修高效节水灌溉1500亩,正在种植经济林700亩,并鼓励农民发展林下养殖业,真正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注重价值引领让群众过上了好日子。一是建强党支部。以五化五强标准化支部建设为主线,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走进群众,疏导群众情绪,解决邻里纠纷,建设文体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站、图书室、微型网咖等,使支部成为党员群众之家。二是抓价值观宣传。利用文化活动阵地,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多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人人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三是培育乡风文明。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18年9月23日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西固区四季青街道杏胡台村组织开展了1000多人参与的农产品展示农家乐厨王争霸赛以及村民文艺汇演活动,共庆丰收,共话美好明天。

下一步,西固区四季青街道杏胡台村将以兰州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为契机,借鉴先进村的好经验、好做法,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大做强杏胡台的集体经济、乡村旅游等,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八个一”示范工程落地开花,使杏胡台的广大村民过上文明幸福的好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