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國產劇拍不出有錢人的生活?

為什麼國產劇拍不出有錢人的生活?

新《流星花園》是一部讓我收穫很大的片子,每次不經意地打開,都能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畫面。

為什麼西門和美作兩個富家公子,喝的是農夫山泉,用的是七千塊的蘋果筆記本?天,我的生活竟然能跟有錢人無縫銜接,一時讓我有點茫然,這樣不好吧?說好的有錢人讓人高攀不起呢?

不過國內的有錢人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

還真是個謎。

好多年前的國產劇,是可以拍出有錢人和普通人的區別的,《孽債》裡幾個雲南小孩一路跑來上海找爸爸,這些當年的知青,回城後有的做了普通工人,一家三口住20幾平米的老公房,多來一個小孩,只能打地鋪。為了凸顯這種窘迫,半夜這對中年夫妻商量來場性生活,女的拒絕說,小孩聽到了不好,男的說沒關係的都睡了。十幾歲的小男孩睡在地上忍耐著不出聲。

為什麼國產劇拍不出有錢人的生活?

因為對同樣十幾歲的我恐嚇太深刻了,現在還清楚記得,這家人真的太難過了。另一組情況好太多,回城下海變成暴發戶的爸爸,對兒子二話沒有,好吃好喝好住,印象中暴發戶爸爸整天都梳著大背頭,夾一個小包,手提大哥大走來走去,家裡住兩層大別墅,裝修雖然沒有半點高雅的意思,但完全體現出了暴發戶不差錢的特徵。

現在國內的有錢人,特點實在太不鮮明瞭。

上海的有錢人都聚集在哪個區?十年前大家還能娓娓道來,世貿濱江花園,湯臣一品。當時有個女朋友為了認識這些高級小區的業主,專門去辦了張小區會所游泳卡。還聽說很多女孩為了認識有錢人,三五成群去這些小區合租房子。現在我已經很少聽到這種八卦了,好看的女生上網做直播,開淘寶,當網紅,誰還稀罕傍大款呢?

這三個字撲面而來一陣過氣感,畢竟煤老闆都窮了,連電影都投不起了。

有個外國朋友住在世貿濱江,說好開心啊,小區經常有蘭博基尼出入,久而久之,他感覺這車彷彿是他的一樣。於是我查了查房價,原來世茂濱江也就月租兩萬,跟上海版杉菜在淮海中路的房子,差不多價錢……

上海的有錢人和普通人,沒有涇渭分明的界限,倒是經常水乳交融在一起。最近我在小區發現了兩輛特斯拉model x,搞什麼啊,住在這種最多600萬一套的房子,為什麼要買一百多萬的車?

是有錢,任性嗎?是普通人紛紛富裕起來了,於是有錢人的標準要變得水漲船高。但每每又有很多人告訴我,其實有錢人過著很普通的生活。

這些人最喜歡說,“我鄰居家產上億,還不是每天穿著優衣庫出門,有錢人只要自己舒服就得了。”“我朋友每天穿著十塊錢的地攤拖鞋,後來才知道他家每月光收租就800萬。”“我公司老闆,手裡好幾塊地,出門也就開輛三十多萬的suv”。“我同學每次出國都是頭等艙,但是最喜歡跟我一起吃路邊攤燒烤。”

可見國內有錢人參差多態,完全沒什麼標準。《歡樂頌》裡住上海的有錢大佬,為了防止見網友被仙人跳,還要專門坐地鐵去見客,免得尊貴的身份被人一下識破。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民群眾見的世面越來越廣,誰都已經不太好騙了。

那些出門老是頭等艙,住都在頂級酒店的,沒準是生活類公關,旅遊kol,住酒店當晚就要寫一篇,《我替你們今天住了一夜八萬塊的xx酒店總統套房,感受如下》,或者佯裝常客樣子,發一篇微博說,x航的頭等艙這次換了夏日經典套餐……辨別這些人是否有錢的辦法很簡單,他發家裡的圖片嗎?不發?沒錢。

出門哪哪都拍照,為啥回家把相機收起來?因為家裡上不了檯面。

那些經常拿著愛馬仕包包,動不動說這是爸爸送給我的25歲禮物,這種大路貨白富美現在就跟馬路上的保時捷一樣多。一般來說,能送得起愛馬仕的爸爸,應該是有頭有臉的中年人,這位尊貴的女兒,有跟爸爸的合影嗎?沒有?那包應該是別的爸爸送的。

《流星花園》翻拍,其中最不可思議的一點就是,現在還有哪個有錢人家的小孩,會在國內接受大學教育?高考是窮人上升的唯一通道,但對富豪來說,培養國際化人才,比豪宅名車要重要多了。

不如看看日本人是怎麼拍攝上流階級的吧,在日本,階層和階層之間,幾乎是不可跨越的鴻溝,上了電視後,更加鮮明。

2015年竹內結子出演《上流階級:富久丸百貨外商部》,飾演女主角,是高級百貨公司外商部唯一一名女性職員。外商部的工作是,直接拜訪富豪名流家庭,向他們推銷符合心意的高價商品,女主角需要完成每個月1500萬日元的銷售要求,也就是人民幣90萬左右。

一開始就在穿著和服的太太家,售賣出omega名錶兩塊,共計190萬日元。

為什麼國產劇拍不出有錢人的生活?

但生意難做,因為上流階級並不單單是有錢這麼簡單。

首先她需要是個品味高雅的人,這些上流階層一眼就能打量出來,你是什麼貨色。她的同事,京都有錢人家的少爺,瞟一眼直接說出她穿的衣服是什麼系列。

為什麼國產劇拍不出有錢人的生活?

black fleece,又稱黑羊,美國老牌布克兄弟的黑標系列,大衣,套裝,基本兩千美金起。

其次,說話要小心謹慎,一不小心就會得罪客人。當著出身士族家庭太太說,能來大富之家很高興,立刻得罪了客人。而且客人還是當面微笑不說話,背後打電話要求換人的套路。因為富在他們聽來,是暴發戶的意思,太失禮了,請立刻換一位負責人吧。

為什麼國產劇拍不出有錢人的生活?

再次,最好能住進有錢人的街區,體驗一下上流人士的生活。

為什麼國產劇拍不出有錢人的生活?

在神戶地區,女主脫口而出,是去蘆屋或者御影嗎?

不像上海,幾乎找不出哪個街區,只屬於有錢人,上圖鑑裡說只有梧桐樹下才是真正的上海,可她後來又被有錢人從梧桐樹下的老上海房子接走了。不怪編劇,怪上海的有錢人,真的很難令人辨別。

為什麼國產劇拍不出有錢人的生活?

女主拎著行李去住豪宅,街頭背景都完全不一樣,一派低調奢華幽靜氣息。

為什麼國產劇拍不出有錢人的生活?

請注意在這部片子裡,女主作為一個有品位的外商員,和上流人士依然有著明顯區別,她經常身穿黑色套裝,擺明自己是個工作人員的身份。

而真正的富太太,只有淺色才能穿出優雅貴氣的感覺。

為什麼國產劇拍不出有錢人的生活?

看完這部片,深感有錢人是高攀不起的階層。

回頭看看國產劇,有錢人的生活,或許就真的跟現實中的有錢人一樣,以扯淡為主吧。

作者 毛利

十年時尚情感專欄作家。長篇小說《我在三十歲的第一年》正在熱銷,京東、噹噹、亞馬遜有售。

公眾號:和毛利午餐,分享女性觀點,揭秘育兒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